逢玉昭(65)
“令昭,这到底怎么一回事?事情发展太过于突然……”
大婚
林玉瑶着实疑惑,不知怎么宋令昭就将事情全部弄清楚,还抓到了当日在醉仙楼卖她之人,又寻到县令的罪证。
宋令昭勾唇一笑,回忆道:“一切说来,还真是巧合,天助我成事。我出去后,欲寻知府相助,因时间紧迫,我急切行路,却没想到,于路途之中遇到了一个男子,口出狂言为县令亲信,我见其行恶事便抓了起来,吓唬一下子便说出来实情,至于那罪行折书是我到知府后恰遇冀州县令,他道出实情,便将此委托与我。”
原来如此,还真是犹如天助!
众人听此皆恍然大悟。
“头儿,这还真是老天看不惯那个恶人,帮助我们解决了他!”矮子笑嘻嘻说道。
林玉瑶望着众人开心的模样,内心有所感叹,终于一切已了。
突然宋令昭回过头,牵起林玉瑶的手,深情而凝视,“玉瑶,你可还记得你答应过我,如若我们能平安度过此难关,你便嫁与我为妻,此话可还算数?”
众人听此,以矮子为首起着哄,“呦,哎呦,看来我们头儿要因祸得福了!哈哈哈!”
林玉瑶点了点头,明媚一笑道:“自然记得,我林玉瑶说话,从不儿戏。”
宋令昭得到回应后,眼底里满是欢喜,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玉瑶……在没遇到你之时,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如此爱一个人,和一个人相守一生,是你让我懂得何为爱,何为被爱。与卿相遇,我生之幸,与卿相识,我生无憾,与卿相知,执手白头,唯卿入心,无所匹敌。”
话音落,宋令昭后退一步,躬身拱手行礼道:“吾心慕卿已久,此生唯卿一人,此生此世,不离不弃,卿可愿嫁否?”
林玉瑶听着宋令昭的话,他如此煽情,在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她嘴角挂着笑,泪水从眼眶不自觉而流下。
耳畔传来身旁一声声,“快嫂子!答应我们头儿!”
林玉瑶稳住了情绪,凝望着宋令昭,庄重而言:“我,林玉瑶愿意与君共白头。”
宋令昭听到林玉瑶的回答,欣喜若狂,愣了片刻,反应过来后,立刻上前将林玉瑶拦腰抱起。
“你答应我了,娘子,我此生不会放过你了!”
林玉瑶被突如其来的抱吓得惊呼一声,“快放我下来!”
众人也跟着起哄,“哈哈哈哈!”
“这下是我们名正言顺的嫂子喽!”
笑声起此彼浮,回荡在整个衙门。
*
五日后,
幽州城整个都陷入欢喜的气氛之中,家家都在大门处挂上了红灯笼。
路过行人见此疑惑不解,随意问了路上的一个妇人道:“大娘,这城内是有何事?为何认人的脸上都挂着笑!”
大娘的嘴都要咧到耳根子,“哎呦公子,你有所不知,今日可是我们幽州县令宋大人娶妻的大喜日子!”
“县令大人娶妻?”
“是啊,我不和你多说了,我要去观礼嘞!这可是我们整个幽州城的喜事!”
*
衙门遍布红绸绵色,宾客盈门,络绎不绝,宋令昭身着大红色婚服,笑逐颜开,站在门外迎接府客。
随后,只听一声,
“新娘子到!”
街道两侧百姓皆聚集伸头望去,观赏这一花烛之喜。
林玉瑶一袭红衣,头戴鲜红盖头,身后跟着一众侍女,空中扬洒着花瓣,缓步而行来。
宋令昭见此,嘴角挂着笑,立刻上前迎接,伸出手牵过连接两人的红绸。
林玉瑶透过红盖头,望着眼前的宋令昭与往日不同,身着红袍,束发加冠,眸光流转间,透露着温柔与深情,内心竟有些害羞与激动。
两人同步跨入内室,
两侧观礼者众多,矮子维持场面道:“诸位安静些,新娘子已到,我们即刻拜堂成亲!”
矮子一声后,人群喧哗声渐息。
林玉瑶和宋令昭在等待吉时,紧紧牵着手中的红绸。
片刻后,矮子高声喊道:“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示宗庙,下以继后世,故君子重之!吉时已到!一拜天地——敬苍天,佳偶天成,地久天长!”
林玉瑶和宋令昭跟着矮子的话,对着身后苍天行了一礼。
“二拜高堂——谢爹娘养育之恩!”
林玉瑶和宋令昭皆未有亲人在世,高堂上放着宋令昭爹娘的牌位,林玉瑶跟随着宋令昭的动作,行了礼,她透过两人相牵的红绸,能感觉到,在矮子说高堂二字时,宋令昭明显攥紧了红绸。
她知道,他爹娘的去世对于他是无法抹去的伤痛。
林玉瑶在心中暗语,爹娘你们放心,宋令昭以后便交给我,一生不离不弃。
“夫妻对拜——喜结连理,白头偕老!”
矮子的一声唤回林玉瑶的思绪,她才发觉宋令昭已面对她,准备行礼,这时她才转过身,对着宋令昭,两人府身行礼。
“礼成!送入洞房——”
一声礼成,整个大堂的人群雀跃起来,人声鼎沸,恭喜之声充斥满堂。
“真是恭喜宋大人!”
“恭祝宋大人花烛之喜!”
林玉瑶在一群妇人的陪同下,被搀扶着回到了喜房,而宋令昭则被宾客拦下饮酒。
林玉瑶被他们扶着,只听耳畔传来一声,“夫人小心脚下!”她这才瞧见自己脚下的门槛处有一马鞍,跟着妇人指引,才顺利跨步而过。
“新人跨马鞍!平安长久永相伴!”
妇人们一个个喜笑颜开的随着林玉瑶进了喜房,坐在了喜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