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玉昭(8)
“是,头儿!”矮子亦是不敢耽误,立刻跑了出去。
*
待一切结束,已是晚间。
“终于结束了,宋大人,没事那我就先回去了,明日再来!”林玉瑶缓缓起身,打了个哈欠,抻了个懒腰。
“今日真是辛苦林姑娘了!”
“那无事我便走了!”
林玉瑶转身就要离开,还未前行几步,回头见宋令昭紧跟在自己身后。
“嗯?宋大人可是还有什么事情吗?为何跟着我?”林玉瑶疑惑问道。
这宋令昭怎么跟着她走呢?
“我……我送你。”宋令昭吞吞吐吐说着。
林玉瑶见身后扭扭捏捏说出“我送你”三个字的宋令昭,内心甚是欣喜,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道:“哦?宋大人送我?”
“你也是姑娘家的,人贩子,不安全,所以,我去送你回客栈。”宋令昭支支吾吾的。
“那便多谢宋大人了!”林玉瑶对着宋令昭道谢。
明月悬挂于半空,月光引路,林玉瑶与宋令昭并排走在已无人的街道上。
黑夜静谧,耳畔唯余脚步声阵阵。
“宋大人,我内心有一疑惑,你……何做了捕快?”林玉瑶轻语询问。
她仍记得店小二曾同自己说过,宋令昭本是科举出身,已考取功名,却转头做了捕快这件事,心里一直是好奇,今日终于契机去询问。
“护一方百姓安宁,保护他们,此生足矣。”宋令昭听到此话,毅然回答。
“可我却听说,你是科举出身,已在科举上考取功名,为何放弃功名利禄,转头做了捕快呢?”林玉瑶欲意刨根问题。
实在是好奇!
宋令昭听闻此言,眸色暗淡下来,周遭又恢复了静谧。
“可是不方便告知?还请宋大人恕我言语冒昧。”林玉瑶捕捉到宋令昭脸上神情的变化,她便知道此事不简单,立刻出言解释道。
“无妨,那已是陈年旧事,在下心中早已忘却,告诉姑娘又如何呢。”
而后宋令昭便开始徐徐道来:“我本是冀州人士,小门小户,心中一直立志入朝为官,便去参加了科举,天遂人愿,成功考取了功名,可世事难料,就在同年……”
宋令昭说到此处,突言语一顿,眉头紧锁,好似话语卡在喉咙处,无法言出。
往事
夜阑入静。
宋令昭神情黯然片刻后,又娓娓道来:“可……就在同年,我全府上下十二人口,一夜之间,全被土匪所杀,家财亦洗劫而空,我因外出受学而幸免于难。此事发生后,冀州衙门却无所作为,因不敢招惹土匪。”宋令昭说到此处,满眼皆是怒火,“衙门无法给我,无法给百姓们一个交代,我便以功名为由,上告知府,才为我全家报了仇,剿灭了那伙儿土匪,为我全家申冤,而后我便弃了功名,决心去做一捕快,护一方百姓安宁!”
林玉瑶听了宋令昭的话,心下疑惑终得以解答,原来啊,他经历了这么多。
心中同情,更是苦涩。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一夜无家。
“宋大人,心志坚定,历经如此遭遇竟还是能如此大义凌然,小女子我佩服。”林玉瑶正色道。
“生而为人,不经世事多变,不经千锤百炼,怎会成有为之士。”宋令昭言罢,眸色一转,眼里的黯然失色转为目光炯炯。
他眼中的坚定不移,让林玉瑶打心底里佩服,眼前的人在她心里泛着异样光彩。
入心底。
月色朦胧,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眼底皆是少年郎。
宋令昭本望着明月的眼神飘回,又望着林玉瑶。
林玉瑶此刻也恰巧抬眼,两个目光交错,忽脸色一红,风吹动,月影摇曳。
不是风动,是心动。
不觉间,已行至目的地。
“我已到客栈,宋大人……快回去吧!”
林玉瑶红着脸说着,心想着:幸好,夜色沉沉,眼前人瞧不见自己脸上的红。
“既已送到,那在下便先回去了,林姑娘以后夜晚若是无人相护,尽量不要出门为好。”
“多谢宋大人相告,也多谢相送!”
林玉瑶转过身行去,身后的宋令昭一直望着林玉瑶的背影,眼前姑娘款步而行,裙摆微动,轻妙悠婉……
次日晨起,
林玉瑶因昨夜彻夜难眠而神情恍惚,也确定自己要去“攻略”宋令昭的心思。
喜欢了便喜欢了。
只是她瞧着宋令昭一脸无关情爱呢?
像个和尚一样!
这几日因林玉瑶的画像,衙门也忙了起来,哪一处有风吹草动,便集体出动。最终也是破获了几起案件,百姓们心里也得以稳定。
只是今日幽州城怎会如此热闹?
“小二,今日幽州是有什么大事吗?怎么都喜气洋洋的?”林玉瑶面露疑惑问道。
“哎呦,姑娘,这你都不知晓,今日可是乞巧佳节。”
“乞巧佳节?”
接着,小二便开始对着林玉瑶展开一番叙述。
……
原来啊,幽州之地有一民俗,乞巧节之夜,若将香囊赠与自己心悦之人,便可与此人一生相守。
信男信女们,在这一天,都会出门去觅得姻缘,求得倚玉之荣。
加之近来,幽州衙门抓到了几个人贩子,百姓们也都安稳准备幽州城的乞巧节,自是更热闹些。
香囊?
姻缘?
那今夜便是吐露自己心声的最佳时机!林玉瑶大喜,快步回了房间,为晚间的乞巧节做准备。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均。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