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夏日(94)
日复一日、教学楼食堂家三点一线,倒计时牌每天换上卡贴,数字逐渐减少,考试越来越多,教室垃圾桶的咖啡条也变多,球场上的高三生慢慢不见踪影……
学校的桃花又开放的时候,“百日誓师”来临,荀舟毫无悬念地被评为学生代表发言。
寒假剪短的头发变长,勉强低扎成马尾束在脑后,黑色细框眼镜,蓝白相间的校服,身形挺拔清瘦,一身书卷气,清脆有力的嗓音传遍学校的每个角落。
相反于老师嘴里天天念叨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一篮球场”“高考决定你人生”“力做人上人”……
荀舟脱稿淡定地看着操场乌泱泱的人群:
“高考会影响我们的后半程,但是不会决定我们的命运,命运在我们自己手上,不是一场考试说能决定就能决定的。”
“只是在这十七八岁的年龄,在青春洋溢又活力四射的阶段,在周围一群人陪伴支持的时期,我想尝试一次全力以赴,成绩好或不好,最终结果怎样都与我无关,只要问心无愧、不留遗憾就好。”
“高考80%都是中等上下难度的题目。只有10%的难度偏高,所以最后阶段的我们,主要任务就是回归基础,一切以高考题为中心,每天掌握一个知识点或一道题型,那么到高考那一天也能掌握一百个知识点。”
……
或许是霸占年级第一将近三年的学神发言,亦或是荀舟身上的那股自信与沉稳,让台下的同学莫名也自信心安起来,就这样,最后一百天的冲刺阶段吹响了号角。
教室过道逐渐被书箱堆满,晚自习的办公室不管何时都有学生弯着腰在一旁问题,下课打水路过各个班级都有不少人埋头趴在桌上补觉……
天气渐暖,大课间三三俩俩的学生靠在走廊栏杆旁晒太阳。为了缓解学生压力,梧城一中高三依然保留了体育课,班里男生被周茗警告不准再打篮球踢足球,“伤筋动骨一百天”,最后阶段每个人承担不了一丝一毫的风险。
于是男生勾肩搭背地坐在操场上看学弟们打篮球。
“这技术不行啊,比我们差多了。”
“真想给他们露一手,刚刚要是个三分就完美了。”
……
班里女生也都坐在附近,靠在一起聊天,荀舟看着操场上奔跑飞扬的身影,觉得身影好像重迭,记忆驶过隧道,去年自己就躺在这儿,然后他还给自己挡太阳来着。
躺倒在草坪上,缓缓闭上双眼,也不知是谁率先开口:
“燕大!我上定你了!”
“水木建筑!你给我等着!我一定会考上的!”
“人大法学,我来了!”
……
就这样,高考声势浩大地到来了。
6月4号,梧城一中放假封校,班里学生都在认真地给彼此的校服上写下签名和留言,最后大家离开的时候身上的校服都被黑色马克笔糊住。
胸口处的名字、紧张心动的拥抱、勇敢的合照,可能是某个少年费劲青春所有勇气踏出的一步,最后认真地祝福:“高考加油!祝你前程似锦!”
邓鹿璐帮荀舟抱书一起下楼,俩人开心地讨论高考后的晚上和许筱诗一起去哪吃饭,上上下下的人群里冲上一黑影。
在一众穿着校服的学生堆里很明显,荀舟视线落在那人身上
——乍一看很白,眉眼浓黑清冷,刚好和荀舟对视上。
荀舟以为是哪个同级没穿校服的同学,心想过几天要高考了,朝他礼貌地点头笑了笑然后移开视线,注意阶梯下楼。
旁边的邓鹿璐和那人擦肩而过转头看了一眼才回头,“诶舟舟,我发现时熠可能喜欢你诶。”
声音太小荀舟没听清,“什么?”
“哦,没事。”邓鹿璐犹豫了几秒笑回。
高考在即,还是别打扰她了。
高考前一天,陈彧有课回不来,直接打视频通话给荀舟,照例还是喜欢在通话前把录频打开。
男生靠在树边,微弱的月光落在他身上,笑着问:“紧张吗?”
“现在不紧张,上考场就不知道了。”荀舟把书移到一边,隔壁撑在书桌上看他,”你现在还没回宿舍吗?。
“没呢,等会儿还得回实验室和导师聊会儿。”
注意到他脸上的疲色,“怎么感觉比高中还累啊?”
“主要是这儿见不到你啊。”陈彧顺口回道,随即反应过来自己嘴门没把住,有些慌张地撇开视线,轻咳一声,抓了抓后脑的头发,俩人的视线相碰又错开。
荀舟抿抿唇,不知道该回什么。
“嗯……那个,我导师叫我了,你放平心态,就和平常考试一样应对就行了。”
最后又盯着荀舟说:“相信自己,你没问题的,高考加油!”
“好。”
窗外蝉鸣肆意,晚风穿过窗棂卷起书页。
很快,为期两天的高考结束。
笔停下的那一刻,荀舟心里并没有想象的激动与兴奋,周围的考生也都和平常一样,收拾东西离开考场。
阳光洒下,投在少年乌黑的发旋上,学生三三俩俩地往校门口走去。
明明道路拥挤、人头攒动,可是荀舟还是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陈彧,他抱着一大捧向日葵,笑着朝自己挥手,和旁边举着相机的人说了句什么然后逆人群走来。
“考得怎么样?”
“还行,正常发挥吧。”
“那就行,毕业快乐!”陈彧伸手把怀里的向日葵塞给荀舟。
记者相机里最后的画面是——女生捧着向日葵,男生单肩背着一绿色书包,低头笑着和女生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