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同人)云歌行(133)
许宁和紫华被闹得心烦,也被许娇容盯得发毛,便整日在外出游玩,隔三差五的才回去一次。
许宁和紫华都是喜静的,比起游者甚多的西湖,还是人烟稀少的山林更得他们的心意。
山中也不是全然没有人烟,偶尔,他们也会遇上打柴的樵夫,健壮的猎户,以及风尘仆仆的远行之人。这一回,他们遇上了一个老和尚。这和尚修为不错,与那白素贞不相上下,在这尘世中,已是十分难得了。
那和尚行色匆匆,见到了紫华和许宁,停住了脚步。他皱紧眉头,盯着紫华看了好久。就在许宁心生不悦,想要将这人驱赶的时候,那和尚舒展了眉头,双手合十,口呼佛号,道:“贫僧失礼了。”
“大师看了我许久,可瞧出什么了?”紫华挑眉问道。
和尚也不隐瞒,道,“贫僧见施主在此,以为施主要行那伤天害理之事。后见施主身无戾气,周身尽是祥和之态,方知错怪了施主。贫僧冒犯了施主,请恕罪。”
这和尚确是一片好心,也没做过分的事,不过是被看了两眼。这点儿气度,紫华和许宁还是有的。
“无碍。”许宁道。
“阿弥陀佛,贫僧告退。”和尚再次双手合十,行礼,走了两步,他又停住脚步,叫住两人,道:“人鬼殊途,前事已逝,纠缠无意,还望女施主早下决断。”
紫华闻言一笑,道:“多谢大师指点。敢问大师如何称呼?”
“贫僧法海。”和尚庄严宝相,好似宣读真理。
作者有话要说:(1)关于称呼,我记得原着中说的是“白家小姐”,但是,在宋代,“小姐”这个词,不是用来称呼正经人家的女子的,所以换成了“姑娘”。“娘子”这个称呼也是用来称呼女性的,不单单是夫妻之间用。但是,“官人”和“娘子”,在原着中太经典了,这两个还没成亲,就先不用这个了。另,最近晋江各种抽,暴躁~~
☆、笑看浮生
许仙的婚礼很热闹。宴席上,街坊邻居,大家伙儿齐上阵,把许仙灌得晕晕乎乎的。而之前承诺帮许仙挡酒的李公甫,早就钻到桌子底下去了。许宁不动声色地给别人灌酒,冷眼旁观许仙的狼狈。如果不是这位定下了姻缘,许娇容也不会用那种让人难受的目光盯了他好久。他不是大方的人,就让这“罪魁祸首”自己应付这些吧。许娇容看许仙被折腾得惨兮兮的,不由心疼,也担心新娘子不高兴。她几次给许宁使眼色。后者不为所动。许娇容一个妇道人家,总不能亲身上场与人拼酒,只能暗暗着急。
等那伙儿人终于放过许仙,让他去见他家新娘子的时候,后者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什么都做不得了。见了许仙的模样,白素贞无奈,没有抱怨,只小心照料了一夜。小青口出怨言,被她姐姐一瞪,老实了,安安分分地给白素贞打下手。许娇容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对这位弟妹很满意——大家闺秀,这么贤惠体贴的,可是很少见哩。许娇容见许仙有人照料,就专心处理李公甫去了。(李公甫:为什么汉文那里是“照料”,到了我这儿就成了“处理”?)白素贞嫁过来的时候,五个孤魂野鬼扮成的家丁也跟来了。许宁毫不客气地使唤他们,命其将满桌的残羹冷炙收拾了。他自己亲自动手,煮了醒酒汤,分别给李公甫和许仙送去。
“洗手作羹汤,琴儿可是许久不曾下厨了呢。”回到房中,许宁得到了这样一句调侃。
“紫华若是喜欢,长琴自是愿意做的。”许宁看着紫华虚幻的身影,笑道。
紫华闻言,轻笑道:“哦?那可多谢琴儿了。”
白素贞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无论什么事,她都能做到最好。面对这个弟妹,许娇容觉得拘束。她不是没见过杰出的人物,比如自家三弟,比如那位“鬼姑娘”,在许娇容眼里,他们都是令人仰望的存在——对于亲人,这样的形容,本事怪异的,许娇容却一直有着这样的认知。那两位不掩饰自身的与众不同,对亲人既不热络,也不忽视。这样的关系,在旁人看来,定然是难以接受的。许娇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她的这个弟妹,同样是高贵典雅,那本该是生活在琼楼玉宇,弹琴赏花的大家闺秀,如今却做着寻常妇人的活计,热情周到,好得不似真人。
白素贞不知道自己给了许娇容何等的压力。这几日的生活,她同样焦头烂额。白素贞曾努力学着做人,终究不曾真的像凡人那样生活,更不曾和凡人一起过日子。这不过几天功夫,她和小青,以及五鬼家丁,已经捅了不少娄子,全赖法术弥补,才没被发现破绽。
李公甫粗人一个,家里多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弟妹,一个俏皮可人的丫鬟,还有五个活泼过头的家丁,他也只是稍稍别扭一下,就习以为常了。至于许仙,恋爱中的少年,不要打扰他。
紫华和许宁围观着许娇容的纠结和白素贞几人的热闹。他们本是互不相干的陌生人,一下以要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磨合必不可少。
过了几日,白素贞将五鬼家丁打发走了。据说是怕白府荒芜,令他们几个回去照料。实际上呢,这几位活泼过头,闯祸不少,修为不够脑子也不灵活,没法子收拾自己惹下的麻烦。把他们打发走,白素贞清闲不少。说实话,如果可以,白素贞和小青也不想住在这里。不是这里不好,只是身处其中,总有心惊肉跳之感。
但凡大能居住修行之处,便是他们的道场。紫华和许宁在这里住了些时日,此地染了他们的气息,也算是半个道场了。还未成仙的妖类,住到了上古仙灵的道场,心有感应,可不是要神魂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