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疯批宿主甜诱撩,冷舔主神又撒娇(512)+番外

作者: 九溪霜月 阅读记录

“说到这个。”闻言,邹严知又立即正经起来,举止上跟刚才的流氓判若两人,言行上却……

“我还要谢谢你呢,要不是昨晚——”顿了顿,他俯身过去:“知道吗秣秣,你真的很诱人。”

长时间的压抑,有时候愉悦的性会格外刺激人的大脑神经。

昨晚邹晏知已经试验过了,他与司秣很契合,无论各个方面。

“别贫。”司秣竭力推开他,没敢回头,那样一定会让邹晏知发现他在脸红。

他指着电脑,“邹晏知,你说实话,除了这个是不是还有第二版本?”

既然这篇是特意写给他看的,邹晏知在书房待了那么长时间,不可能就写了这么点儿凰料。

“有吧。怎么,我这版写的不好吗?你不喜欢?”邹晏知耸肩,以一种疑问的语气不满道。

“你如果在某tang写,那里的读者一定很喜欢!”

司秣拖动鼠标把文档页面关闭了,似再多看一眼都是叫人脸红心跳的事:“我要看另一稿,正常的!”

可谁知,他又好巧不巧的扫到了邹晏知给这文档的命名,一个标着他自己名字的文档……

司狐狸更羞耻了。邹晏知竟然能把那时候发生的细节记得如此清楚,第二天还格外细致的用文字描绘出来,可真是难为他了!

……

第510章 再安排个作者给你

邹晏知撇撇嘴,最终还是老实的把另一个版本的稿子给调了出来,在司秣看的时候去厨房摸索着做早餐。

在做饭这方面,不知为何,邹晏知发现自己挺有天赋的。以前自己一个人住嫌麻烦,就一直请的阿姨。口腹之欲对他而言并不值得一提,即便是当胃病找上门,他也没有特意去医院看过。

可现在不同了,他不再是孤家寡人,直到这时候邹晏知才发现,他可爱的伴侣会因为一顿丰盛的晚餐、一块小蛋糕露出真挚的笑容,而快乐又是会传染的。

看着家里单人的东西一点一点变成双份,与此同时被填满的还有邹晏知早已荒芜的心。

他回过头盯着沙发旁那颗圆润的脑袋看了一会儿,嘴角不自觉上扬起来。

很显然,邹晏知正常的时候水平还是很在线的,这次初稿内容虽然不多,但不难看出题材是他擅长的微恐悬疑:故事背景发生在丹麦的一个繁华村庄,一位声名煊赫的神秘画家离奇死亡。

警方在他的画室发现了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幅画,上面是一个诡谲的黑影。似人,有明显的头颅轮廓与上半肢,似物,‘他’没有五官,腰腹以下很模糊。

唯一清晰的地方是在‘他’的双臂分别标有两个名字刺青。据说一个是‘他’的上一世爱人,一个是杀害‘他’的凶手。

……

稿件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是距离上一次邹晏知提供给慕云那版初稿完全不同的故事。

不出意外的话,邹晏知应该是不打算填上次那个草率的坑了。

虽然这种行为多少有些不负责任,但确实是慕云先斩后奏在先,而且邹晏知也愿意赔偿一切费用,最多损失一些声誉。

思及此,司秣一整颗心安定不少。手机铃声响起来,他接起,电话对面很快传来严文忠老油条的声音:

“司责编呀,最近好吗?诶呀我都好久没在公司看见你了,说实话还真有点想。”

“怎么样,最近你们家邹大作家写出来东西了没?”

电话那头,老严依旧顶着一头油亮的地中海,一手端着泡了枸杞的热水杯吹浮沫。

自从上次两人不欢而散后,责编曾扬言无论如何都只负责邹晏知一个,并且若是他没有按时交稿会自请离职。

严文忠只知道司秣在邹晏知身上是下了血本了,听说还在大作家房子附近租了一栋,为了离得近点好催更。

不过他根本不相信司秣能成功,以前又不是没有实例。结果怎么样?他们慕云几次三番换了那么多编辑上门,还不是被邹晏知一一拒绝了?

严文忠那句“你们家”挂满了讽刺的意味。

“其实上次你离开的时候我想挽留你来着,司责编,你看这又是何必呢?你带作者的实力慕云一直是认可的,真的没有必要因为邹晏知一个,放弃那么多有潜力的作家。”

“再说你离职以后,又能去哪呢?”

司秣冷嗤一声,反讥道:“那就不劳主编费心了,有这时间不如多管理一下你手底下的编辑部。”

“……”严文忠握紧了拳头,脸色难看极了,沉默一会儿才接着开口:“司责编,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你再考虑一下,不要一棵树上吊死嘛。”

“我也不愿意失去你这么一个得力手下呀。这样吧,我们各退一步。”

“我再安排个作者给你,你把他带好了一样的,他可是最近的黑马头目,看得见的前途甚至比当年的邹晏知还要亮。”

司秣第一反应就是,又是哪个倒霉作者没人愿意领被当成麻烦打包给他了,老严那老奸巨猾,怎么可能——

刚要开口拒绝,忽听他说:

“黎砚,这个名字你不会陌生吧?他可是现在网文界炙手可热的红人。”

“他?”听到这个名字,司秣下意识想起来笨笨给他的资料卡,这可是个不陌生的人:“他不是在山屿签了五年期么?怎么会来慕云。”

黎砚三年前在某站发布了第一部成名作,运气很好的是他不捧自红,在同年就一度拿下了新晋奖,在许久没有神作的悬疑类投注了一块掀起水花的巨石。

也不怪严文忠如此看好他,还拿他跟邹晏知作比较,他们两个擅长的类型差的不多,虽然曾经邹神的辉煌很难超越,但黎砚胜在质量与数量成正比,这几年一直稳定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