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听到小公主心声后暴君慌了(425)+番外
“更不用说你被给予厚望的的兄弟们,得到的资源有多丰厚。”
常汐一脸茫然,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的样子。
这不是很平常的事吗?
“殿下这是何意?没有丰厚的资源,如何能饱读诗书。”
贝婧初“啧”了一声。
想到晋惠帝司马衷在名声萧条、百姓饥荒时,大臣说百姓无粮可食,他却不明所以的问:“为什么不吃肉呢?”
常汐这般,就是个活脱脱的何不食肉糜。
贝婧初心累的叹了口气,给这位娇养在闺中、不识人间疾苦的小娘子一点震撼。
她说:“像一些耕读人家,家中书都没有几卷,只能抱着几本四书五经在那儿啃。”
“教书的先生迂腐死板,最多是个童子秀才,甚至更差些的,没有功名,只识了几个字都能做先生。”
“无人教导、无人引领,纯靠着自已的悟性考成举子。”
“而你的兄弟们有数不尽的名著简牍、想请就请的名仕大家。”
“就这样堆起来的人,最后竟还和寒门子弟相差不多的才能。”
贝婧初捏着团扇遮住鼻子,做出极尽矫揉造作的嫌弃姿态。
“这未免也太废物了......”
常汐被她的作态恼到,但是并不敢提出不满。
刚才她能义正言辞的质问,是真觉得自家受了不公的待遇,受了委屈。
听了这一番话,直接被震惊了。
甚至问了出来。
“无人引导,无书可读......竟能自学成才吗?”
当然不是每个寒门学子都这样,但是和世族的资源比起来真的不够看。
书简和先生都是极珍贵的,贵族还能挑灯夜读努力上进,普通人却连个蜡烛都买不起。
他们能达到差不多的高度,足能证明其天资。
贝婧初对她的吃惊不以为意。
“都说高门贵女见识广博,但见识并非了解世间繁华,礼仪规矩。”
“常娘子了解衣料宝石有多么华贵,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农家的采茶人了解茶叶的特性,土地时令对茶叶的影响。”
“耕田的农人懂得如何侍农桑,而常娘子或许连下锅前的菜叶都分不清什么是什么吧?”
看常汐有些羞惭的眼神,就知道她说对了。
至于贝婧初怎么知道的......因为她也分不清。
但是贝婧初是不会暴露自已的,一派高深莫测无所不知的样子,说道:“常娘子自小堆在富贵锦绣里,大门不出,自然不知民生之艰。”
常汐面露羞愧,“是妾误会殿下了,都是......”
都是阿兄在落榜后一直愤慨科举不公,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已。
常汐也知道寒门多是太子党的人,便信了阿兄所言的太子以权谋私说辞。
贝婧初没想到这一番公平论竟真的能说服她,脸上的表情都有些怪异。
原来真的是个讲道理、认死理的小傻子。
她不由对贝靖裕产生了一丝担心。
这一傻傻一窝的,以后日子怎么过哟~
估摸着时辰,贝婧初强行拉着贝嫣羽走了,不打扰人家两个未婚夫妻谈情说爱。
她希望小三......让贝嫣羽带偏了。
她希望老三能和常汐恩恩爱爱、长长久久,千万别让秦王妃换成一个聪明的娘子。
经过刚才那一出插曲,贝靖裕对常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佩服。
这是他头一次见到当面冒犯长姊之后还能全身而退的人,迫不及待的问常汐有什么技巧。
常汐被问得一脸茫然......原来她刚刚的行为这般危险吗?
常汐不由得起了一身冷汗,她以为身为未来秦王妃,就算冒犯了一下也没事,更何况秦王正受陛下宠爱。
结果秦王自已也怕得要死!
常汐又惊又疑惑:“殿下如今正受陛下看中,若是太子殿下因小错而惩戒您,不会被陛下训斥吗?”
贝靖裕咧出一个尴尬的笑,“就算被训斥,长姊也会选择先收拾我们一顿再说。”
其实一开始皇帝训斥长姊还能有用,后来可能是因为动辄训斥,长姊已经习惯了,大有一股“死猪不怕开水烫”、“有种你就弄死我”的架势。
第442章 好心机啊
贝靖裕守着礼节,在夜幕降临前送常汐回去。
毕竟世族的规矩比寻常人家严格许多,见面可以,但没有宵禁也不能在外过夜。
常汐回家后又听见自已阿兄在那儿唧唧歪歪说科举不公,当场就来了火气,兄妹二人吵了起来。
就是他一天天在家中念叨,才害她今日丢人现眼!
常汐将方才太子的说法复述了一遍,她阿兄只能被她怼得干瞪眼。
两人吵到母亲命人将他们拉开。
以往她不敬阿兄,免不了会被斥责一顿。
现在父母却不会偏袒,因为常汐是圣旨赐婚的未来秦王妃,父母不想在她即将出嫁这两年让她和家里产生嫌隙。
常汐切身体会到权势带来的好处,未来秦王妃的身份到底有多尊贵。
母亲带走她,问她:“汐儿今日怎么发这么大的脾气?是你阿兄哪里做得不对?”
常汐眼中划过一丝嘲讽,以前她和阿兄有矛盾的时候,他们的说辞可不是这样的。
常汐向往权势,却想起了另一件事。
“母亲说,嫁给秦王,我以后就能在世族的支持下做皇后,做世界上最尊贵的女子。”
“可是今日,太子的威严连秦王都惧怕,我却只能在嫁入王府后做小伏低,侍奉夫君。”
家中为官做宰的长辈都是男子,常汐的认知里,女人的地位全看自已的父兄丈夫是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