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爹爹已黑化(48)
“马车已经走了,今日傍晚才会过来接我们。”
林愫见她不动,也没有打算用强,只是和颜悦色地和她讲道理,“如果你想要回去,就没有马车坐了,我们都得走回去,从这里走回西宫门,唔……如果快一些,大概徬晚时能到。”
“……”
在整顿姜瑶这方面,林愫说第一,天底下没有人敢说第二。
上京城那么大,方才马车驶出宫门,约莫过来半个时辰才来到此地,如果用走的,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走回去。
姜瑶肯定是不愿意走的。
林愫又问:“现在还要不要回去了?”
“……不回去了。”
第27章 崇湖学宫
姜瑶最是识时务, 即便不情愿,还是认命地被牵着往前走。
她今天出来的时候换了一身装扮,穿的不是宫里用金线银线给她缝制的那些丝绸的裙装, 而是她在从前的家里带来的衣裳,一条淡青色的小裙子。
头发是临秋给她梳的,她年纪小, 头发太少,还不适合梳髻,只是用红绳绑着成了两股小辫,和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
近来天气转冷,姜瑶出门时还披了一件披风。
大抵是气恼林愫和她反着干,为了跟林愫赌气, 她戴上兜帽,把自己藏在帽檐下,似乎想要让自己表现得冷酷而不近人情,但很快她又意识到自己幼稚的想法,连忙帽子给摘了下来, 开始抬头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街边的店铺的以饭店驿馆居多, 此时正逢饭点,饭馆正忙得热火朝天。
这些店面里, 零星夹杂了几间勾栏,打扮得明艳夺目的女子正凭栏往下望, 她们看见林愫路过,兴许是见他长得俊俏, 纷纷朝他抛媚眼。
林愫面不改色, 却眼疾手快拉起姜瑶的兜帽把她的视线捂得严严实实,撑伞拦住那些目光, 拉着她绕了个弯,避开勾栏走。
姜瑶:“……”
等到了湖边,林愫终于把她的兜帽挪开,湖风夹杂着丝丝寒意,迎面吹来。
姜瑶朝前望去,看见一群穿着统一的灰色长衫的青年迎面走来。
他们或背着书箱子,或抱着竹简,成群结伴地从一个方向走了出来。
湖风吹拂起他们的广袖,姜瑶就这样看着这群年轻的郎君,心里头莫名浮现了八个大字:年少气盛,意气风发。
这个年纪的郎君,细皮嫩肉的,最是赏心悦目。
姜瑶忍不住多瞄了两眼。
林愫敲了敲姜瑶的脑袋:“前面不远处就是崇湖学宫,这些都是学宫里的学生们,按照时间算,他们刚刚下了早课。”
……
崇湖学宫?
居然来了这里。
……
姜瑶当然知道崇湖学宫。
肃宗平定天下之初,为教化百姓,从已经穷得不能再穷的国库里硬是挤出了些银子,在十二州首府及京畿之中各创办了一间书院,聘请各州郡鸿儒为教师,给学子传道受业。
若想入学宫学习之人,只需通过学宫考核即可进入,学费由学生自定,想给多少就多少,进入学宫后,学生的开支也一律由官府承担,还不时给穷苦学生发放“俸银”,等于给了穷苦学子一条晋升之路。
可见肃宗圣明,历年来,从这十三家学宫里出来的寒门士子不计其数,这几大书院,更是直接打通了世族门阀专制局面。
崇湖学宫,便是其中之一。
上京城西有一面湖泊,名为崇湖,学宫正是依湖而建,山水环绕,以“崇湖”为名。
学宫正靠近上京城的西市,这个学宫也属于是是闹市中的学宫。
学子们早课下学,熙熙攘攘,与闹市中的人流混在一起。
为什么带她来这种地方?
姜瑶看着身边走过的学子,他们走路带风,但几乎书不离手,姜瑶凑近都听他们谈话时,他们几乎连聊天都在谈论着文章的辩题。
林愫也在看着他们,目光中,似乎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向往?
姜瑶心中疑惑,林愫带她来这里干什么?
不会也想让她去崇湖学宫上课吧?
但崇湖学宫可不是她想上就能上的,且不论以她的能力是否考得上。她身为公主,理应由太傅单独教导,就算要去学宫学习,也应该去宫中为皇子公主已经宗亲子弟开设的国子监,而不是去外面的学宫。
她刚想要问,忽而闻到街边的饭香,肚子先她一步叫了出来。
咕咕声传来。
姜瑶:“……”
“阿昭饿了?”
林愫准确地捕捉到这个声音,立刻转过头来,笑道:“差点忘了,阿昭还没有吃午饭,时间还早,先去吃点东西吧。”
说着,就带着姜瑶走进旁边的一家饭馆。
他们上了二楼,随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他们两个坐的位置极为宽阔,几乎可以四五个人极为宽敞,姜瑶推开窗户,迎面就可以看到外面宽广的崇湖湖面。
微风徐来,湖面飘着几只巨大的画舫,画舫上飘着彩色的丝帛,随着湖风飘动。
姜瑶抬眼凝视窗外风景片刻,忽而听见林愫喊自己:“阿昭想要吃什么?”
“随便吧,”姜瑶搓了搓小手:“我都可以,我不挑食。”
“你还好意思说你不挑食?”
林愫笑了,姜瑶就是那种每次问她吃什么都说随意,真要端上来,不合她胃口她压根一口都不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