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你,朕只剩天下江山了(93)
黄枢密使脸色惨白,虞昉根本不给他考虑的时机,且她先前说让他回府等着安排,至于会安排到何处,还只是随口一说,他这时也辨别不出来。
千亩良田......
黄枢密使只一想就心痛不已,虞昉似乎等得不耐烦了,左右腿换了个姿势,手指敲着龙椅扶手。
咔哒,咔哒,一声声,像是在黄枢密使脑子里敲。
黄枢密使左思右想,田地还是留在手上为好,至于以后的粮食税,难说了。他横下心,道:“臣愿缴纳粮食税。”
虞昉道好,“去岁的粮食税,黄枢密使准备一下,先缴纳了。若没有粮食,按照市价,可用钱财抵消。我只收取一年,以前的,我不追究。”
黄枢密使心更痛了,顿时急了:“陛下可是要将我们这些读书人,朝臣都赶尽杀绝?”
其他人心中有自己的小算盘,不过都按耐住不动,看虞昉如何处置黄枢密使之事。
他们心中所思所想,虞昉压根不在乎。这些人随便拉出去砍头,绝不会冤枉了他们。
田地在谁手上无关紧要,但是赋税,她必须拿回来。她活着的一日,都会不顾后果,强势推行官民同交赋税。
哪怕战火再起,粉身碎骨,她也在所不惜!
否则,她违背祖宗规矩造反,得来的江山社稷,与楚氏并无不同。
虞昉一眼扫视过去,神色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威压,底下一众人都不敢抬头。
“黄枢密使府上的田地,在入主枢密院之后,飞速增长。这田地从何而来,我要是真查,黄枢密使,这才叫赶尽杀绝。”
黄枢密使头皮直发麻,耷拉下脑袋,大气都不敢出。
虞昉道:“黄枢密使问我可是要将你们这些读书人,朝臣都赶尽杀绝。黄枢密使,你是在教我做事?”
“臣不敢!”黄枢密使赶忙俯身下去,连声道不敢。
虞昉道:“既然黄枢密使不敢教我做事,我敢教黄枢密使做事。黄枢密使,你是读书人,书上都是圣人言,仁义礼智信,黄枢密使觉着,你做到了哪几点?”
她的眼神,缓缓看向其他几人,声音不高不低:“若做不到,我以为,还是别以读书人自居。”
底下众人冷汗直冒,虞昉再次问道:“你们呢,要如何处置府里的田产,是缴纳赋税,还是将田产还回来?”
第49章
究竟是还, 还是缴纳赋税,他们必须给出个答案。
只跪迎新君,高呼万岁的想法, 已经不合时宜。
在史书上,并无如虞昉这般的新君。
虞昉从西梁杀到大楚,世家大族已经被杀得七七八八。余下来的, 都是真正的清流。
张仲滕横下心,率先出列,做出了与黄枢密使相同的选择:“臣愿意缴纳赋税。”
其他人见状, 也纷纷做出了选择。吏部苏尚书沉吟了下,壮着胆子问道:“陛下,臣可能斗胆多问一句?”
虞昉点头, 很是好说话道:“你且说就是。”
苏尚书道:“臣可能交回一部分田地,自己留着一部分, 依照田亩数缴纳赋税?”
虞昉干脆利落应允了:“可。”
苏尚书忙稽首谢恩, 其他人愣住,暗自懊恼不已,骂苏尚书狡猾,果真是在户部浸淫多年, 算盘打得真是精。
虞昉岂能不知其他人心中所想,大方地道:“你们也可以更改,既然你们先到了这里,这是给你们的方便, 其他人就没这个待遇了。”
“谢陛下!”众人一喜,齐声谢恩。
虞昉摆摆手, 看向苏尚书,道:“你与张府尹一并去负责此事, 拿着户贴,田亩账册核对。张贴布告出去,五日之内必须前来重新登记造册,如不前来者,田亩充公,重新分配。”
苏尚书与张府尹神色一喜,不怕做事,就怕没事做,如黄枢密使这般,连枢密院都没了,只能回去不安等着召用。
虞昉问道:“你们可还有事?”
其他没得派差使的人便有些急了,不过眼下他们也不敢轻易提出来,只能称无事。
虞昉:“好。没事便回吧。”
陈御史终于忍不住,问道:“陛下,不知明朝可有朝会?”
要是有朝会,他们便可以顺风下坡来上朝,保住差使。
虞昉本想后面逐步公布,既然有人问起,她便道:“大朝会也要调整,朝会尽说废话,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无用。以后大朝会改成半年一次,若有实际需要,则小范围召集商讨。官员的三年一期考评,改为每年的述职。无法进京者,则提前修书进京。此事由吏部主使,御史台监督。朝臣官员做了那些差使,实事,虚报谎报者,一律革除差使,追究其责任。另,刑部与大理寺,礼部一并研究,将各条律法细化,做出统一的解释,以后官员审案时,照律审理,情不可大于法,也不可贪赃枉法!”
余下之人也得了差使,既高兴,茫然,又新奇。
走出大殿,黄枢密使神色灰败,低着头闷声不响往外走去,张仲滕则等着苏尚书。
苏尚书与刑部于侍郎在说话:“老于,真正变天了啊。”
“不是早就变了天?”于侍郎从刑部去翻腐尸的郎中出身,在刑部蹉跎了近三十年,对律法有深刻的见解。
律法归律法,断案归断案,审理归审理,卷宗归卷宗,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