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她决定做个好0(109)
“说起那个江家,我本不想帮她,但我觉得这个姑娘和她父亲很不一样,所以我想去救那些孩子,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姜仪听了这么多,忽然回忆起非烟似乎不经意间说过与这个江子然有个约定来着。
茅草屋前,江子然想起了那个约定,她忽然对非烟拱手作揖,行了一个文人的大礼:
“多谢。”
非烟摆手道:
“都是约定,不必言谢。”
江子然站直了身子:
“你想让我帮什么忙?”
“还要等半个月才能告诉你,到时候我去京城找你。”
“好,到时候拿着这块玉佩来我府上找我。”
说着,江子然从怀中掏出一个玉佩递给了非烟。
她又道:
“其实我一直都想跟你说声对不起。”
非烟一头雾水:
“怎么了?”
“我小时候跟着我哥抢你的秋千,这是我不对。”
闻言,非烟释然一笑:
“这都过去多久了,不必挂在心上,当时我不也让你和你哥摔了一跤吗?”
“要记的,对不起。”
说着,江子然再次对她行了一个揖礼。
非烟见她如此认真,便道:
“这也不能怪你,都怪你哥。”
闻言,江子然顿了顿,她再次直起了身子:
“我哥死了,我府上的那些孩子有一半都是他的孩子。”
说起她哥,非烟心里莫名有些慌张,她沉着心思,劝她说:
“别太难过。”
江子然摆了摆头,随即垂下了脑袋:
“我不难过,小时候,我觉得我爹和我哥做什么都是对的,所以我特别听他们的话,但自从读过书,尤其是在你家上了私学先生的课后,我才发觉从前的一切我错得有多么离谱。”
说着,江子然停了停,话锋一转又继续道:
“所以,我哥死也算罪有应得,若是他活着,那些孩子一定过得不好,每日只能躲在市井中,连学堂也上不了。”
闻言,非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笑着同江子然说:
“听完这些,我就觉得江大人一定是个好官,一定是个不会徇私枉法的监察御史。”
坟墓
听见非烟这句夸赞,江子然心中莫明有些羞愧难当,她将头转到了一遍,以蚊蝇般的声响嗯了一声。
“嗯,我会帮你的。”
闻言,非烟安心了不少,她冲江子然一笑,道:
“那我就姑且相信你。”
说着,鹤居带着两人背着药篓回来了,几人进山采药大概用了一个时辰的功夫,这会儿天已经黑了。
鹤居将几人采的草药放在了一起,便开始挑挑拣拣,为了救治那些孩子,她要挑出更为上乘的草药:
“草药已经找好了,但如今还得炼药,得等明日才能动身去京城。”
方才听江子然描述的那些症状,鹤居大概已经知晓那些孩子们中的是什么毒,想要对症下药对她来说也不是难事。
其实这病虽然算得上疑难杂症,但若想治也不是特别难,不至于满京城找不出一个能治病大夫,归根结底,那些大夫不能医治的根本缘由还是怕得罪江尚书。
江子然点了点头:
“无妨,我可以等。”
“那江大人今日先在此处住下,等明日我和江大人一同去京城。”
“好。”
鹤居转头看了看姜仪几人,指了指那两匹马,道:
“那你们三位就先回吧。”
于是,姜仪向她执剑行礼:
“师父,改日再来看你。”
说罢,便要同非烟和小云一起离去。
正当她们走到两匹马儿跟前时,鹤居忽然叫住了非烟:
“噢,对了,那个姑娘也是同江大人一起来的吧,那就留下明日一起进京城。”
非烟隔着几丈远的距离向她摆手:
“多谢鹤居仙师好意,但我去江南还有些事要做。”
“好,那就不留你了。”
鹤居说完,又嘱咐姜仪:
“姜仪,记得好好把人送回去。”
姜仪早已上马,她握着缰绳,回了鹤居的话:
“好。”
说着,便拉着非烟的胳膊将她拽上了马。
此时已经入夜,三人只能借着月光认路,马儿一直跑到了一个分叉路口,姜仪忽然拽紧了缰绳,马儿一声嘶鸣后便在原地停了下来。
听到动静后,小云也停了下来,转头望向姜仪。
姜仪道:
“小云,我要去看看我师妹,你先回工坊。”
小云一向沉默寡言,对于姜仪的吩咐也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道:
“嗯。”
说着,便骑着马跑向了路口的一端。
姜仪的马奔向了另一个岔路口,一直奔到一片竹林才停了下来。
在这片竹林内,鹤居为月禾修了一个墓,墓碑上的每一个字都是鹤居亲手刻上去的。
姜仪告诉非烟,在月禾还没有走火入魔的时候,鹤居很喜欢月禾。按照鹤居的话来说,她只收徒只收两种人,一是资质极高的人,二是勤奋苦学的人。
鹤居收月禾为徒时她还只有八岁,也是吃了年纪的亏,才要喊姜仪一声师姐。可想而知,她的资质是极其高的。只是后来练剑时喜欢剑走偏锋,这才会走火入魔。
闻言,非烟觉得有些可笑,她望着面前的墓碑,道:
“既然她资质极高,又比你先成为鹤居的徒弟,那为什么鹤居不教她白玉剑法?”
若不是鹤居不能一视同仁,月禾怎么会慢慢有了执念,最后在练剑时走火入魔
“我师父说月禾不适合练这个,月禾更适合练寒性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