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男友穿到七零(261)
来羊城待了将近一年,这一年被画稿、胖崽、赵平生、每日循环的琐碎小事充斥着,在弘安生产队半年的劳动,好像是一场很久远的梦。就连每天骑车从部队基地出发,穿过长长弯弯、坑洼不平的乡间泥路到弘安生产队知青小院、半年下来的清晨与黄昏,还有生产队小学朗朗的读书声,也变得很遥远。
日常想不起来,但每月收到朋友们的来信,又把自己拉回到了在弘安生产队的时候。
“咦,这有一封来自云省的信件,是农场寄过来的。”宋雨晴没拆开,直接给了赵平生,这封信,想来是“赵平生”那位去了农场的老师写来的。
赵平生看了信,脸上的笑意浓了些,又把信递给她看,道:“谷老师被农场分去了卫生所工作,师母去帮忙打下手配药。以后不用去劳动了,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甚至还能发挥自己专业所长,算是在不幸里熬出了头。
从68年到现在,四年多的时间,总算是熬得看到了曙光。
宋雨晴仔细地看完,能感受到写信人压抑着的欢喜,觉得最后的“感谢”两字写得力透纸背,显得格外郑重。
赵平生轻呼了一口气,道:“给回一封信,知道他们过得好,以后就不用常联系了。”
他们能伸手帮的,已经帮了。
“好。”
看完信,才把包裹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海城那寄来的东西大差不差,基本都是些吃的。这次没给宋雨晴寄药膏了,她已经回信提过,肚子上的淡纹已经没有了,也就不继续抹了。
把信件都给原原本本地放回信封里,然后拿到屋里的抽屉放下,这里头,已经摞起来好几沓的信件了,大多都是她的朋友们写的信。
轮到他们家开始准备饭菜,去年赵平生做过的沙琪玛重出江湖,炸丸子也做了不少,还有炸薯条......他们家舍得在吃的上面花钱,调料是最齐全的,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更香。
胖崽被妈妈抱着,见着爸爸捏一根刚炸出锅的薯条喂妈妈,自己吃一根,又再喂一根,再自己吃一根......
她大眼睛一直跟则爸爸的手转动,砸砸嘴巴,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见爸爸又再次拿过来,她就张了嘴......
宋雨晴和赵平生一顿,忽然都扑哧笑出声,把胖崽给馋到了。
“她能吃吗?咬一点点应该没关系吧?”宋雨晴觉得胖崽这个眼巴巴的样子实在可怜,就拿了一根,刚递过来,胖崽还先看看她,又看看赵平生,最后才是盯着眼前的薯条,想伸手,但宋雨晴没给她,最后凑了过去舔了下,砸砸,有点味道,又舔一下,觉得好吃,非要自己抓着。
最后,胖崽自己捏着一根薯条吃得高兴,小脚一翘一翘的。
像是从此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胖崽后面看到爸爸妈妈吃什么,自己都想凑过去吃一点。
今年的新年也很有意义,是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去年有个小朋友还在妈妈肚子里,那不算。
或许是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心情好,胖崽今天也很兴奋,平时早早就睡觉了,今天愣是睡着后又在十一点醒来玩一会儿,然后才睡觉。
平时都是把胖崽放小床里自己单独睡,今晚睡到了大床上,还是睡到了中间位置。然后,宋雨晴就挨了她几脚。第二天早上起来,大床床铺尿湿了一片,还是中间的位置......
得庆幸他们家还有多的被子......
宋雨晴心情复杂,最后道:“温馨是温馨了,但今晚你还是自己睡小床吧。”现在这个天气,衣服都不容易干,更别说被子了。
赵平生失笑,看宋雨晴和胖崽正在讲道理,手里忙着换下床单。
本以为新年是一家三口温情开局......氛围一整个破坏掉。
来拜年的小朋友多,和大家一样,都没有搞红包,而是给大家抓了瓜子花生。他们也没有要去拜年的人家,就在家里闲着,有现成的火盆,就在家里烤红薯。赵平生还去弄了些肉,左承串,俩人关着正屋的大门,在家烤肉吃。
可把胖崽急坏了,爸爸妈妈一口一口的,就是不喂给她,最后她只有喝奶的份。
“还好她人小,等明年就不能忽悠她了。”宋雨晴道。
“没事,明年她也能吃了。”赵平生回。
“也是。正好。”
又是香喷喷的一串。他们两个,真的太奢侈了。这种事,根本不敢让外面的人知道。
年初二,大家默认回娘家的日子,他们两个都没出门。
赵平生说,现在宋家里头氛围不对。
大哥大嫂知道了赵平生给宋红旗、宋长民推荐参加医专考核的事情,想把日化厂临时工的岗位给她弟弟,但家里不同意,说必须等到出结果了再说。大嫂弟弟在家拖了一年没下乡,街道和知青办的人都上门好几次了,再拖下去,就得强制送走了,所以现在就想着要一份工作应付过去。
可这份日化厂的工作,哪里能说给就给的,万一姐弟两个有人没考上,后头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大嫂说,让我们给找工作。”赵平生轻呵了一声,道:“我没理她。和红旗、长民说了,我们初二就不过去了。让他们这段时间好好准备,三月份考核没多久了。”
宋雨晴一听,就更不可能带着胖崽回去了。大过年的,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于是就一家人待家里。
下午听说大礼堂有人放电影,他们撑着伞,带着胖崽去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
前头的人回头看他们,听他们说是带孩子来看电影的。再一看赵平生怀里抱着的胖崽,睡得正香,不知道梦到了什么,还咧小嘴笑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