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主阴嫚(123)
我是梦游打架去了吗?她忍不住问自己。
“公主你不舒服吗?可要我找太医?”
我的耳朵终于报废了吗?为什么会听到韩信的声音?
阴嫚按着太阳穴的手听了下来,转过头看去,就看到了韩信那张英气的脸。
我错过什么剧情了吗?韩信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跟钟离眜抱头痛哭吗?刚醒来的阴嫚的脑子混沌,想的事也是天马行空。
韩信见她半晌也没有反应欲起身找太医,被回过神的她一把拉住。
“我没事。就是刚睡醒,没回过神。”
“公主没事就好。”韩信忍不住说道,“不过公主就算再着急,也应该以身体为重。”
阴嫚笑了笑,在看到韩信手里的书卷后,说道:“你看了?”
“嗯。”韩信把竹简放在了书案上,“这是修改后的秦律,墨迹未干应是新写,但与公主往日的字迹有所不同。”
阴嫚抚摸着竹简,用着怀念的语气说道:“这是我兄长的遗作。我的母亲和兄长留给我的遗物不多,除了腰间的软剑之外,其余的被烧毁的烧毁,遗落的遗落,侥幸留存的也变得陌生。”
“许是回到了故乡,午夜梦回的时候总是想到从前,也就更思念亲人了。所以在闲暇时就默写了兄长修改的秦律,以慰藉我的思乡之情吧。”
说到这,她笑了一下:“或许有一些私心,不希望兄长的辛苦之作就此埋没。萧丞相要编纂《汉律》但是他搜集的图书不全,我便毛遂自荐了。”
韩信:“信就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阴嫚眉眼弯弯,看起来心情不错:“楚王和钟离将军聊得如何?”
“和以前一样。”韩信看向阴嫚,“多谢公主。”
“也不算全是为了你。”阴嫚看向跃动的火苗,“我只是觉得他和我很像,明知道是必输的局面,却还是要做。”
韩信反应很快:“夺嫡之事本就充满了意外并不可预料——”
阴嫚冲韩信摇了摇头,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知道。我在很早之前就知道胡亥会是二世,也知道兄长会死在上郡,还知道刘邦会做皇帝。我知道的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韩信一愣。
屋子里变得格外安静,甚至能听到呼吸声。炭火爆裂声响起,阴嫚扑哧一乐:“好了,不逗你玩了。”
她把手边的糕点推给韩信说道:“说回正事,陛下下诏命诸侯觐见,绝不是为了商议如何处置临江王和颍川侯的。你觉得是什么?”
韩信稳了稳心态,说道:“在洛阳的时候,陛下就对诸侯现有的封国有微词,但碍于种种原因忍了下来。所以我觉得应该想借临江王的事情重新划分诸侯封国范围。”
阴嫚撑着头:“楚王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楚国是汉朝的楚国。”
听着韩信的回答,她感叹:“你可真是一个乖巧的好孩子啊。”
“公主——”韩信听到这样奇怪的形容后不满地喊了阴嫚一声。
阴嫚耸了耸肩,表示“我说了就说了收不回去了。”
韩信扶额嘀咕着:“还说陛下呢,公主你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时刘婠和刘盈姐弟俩带着蒙昭来找阴嫚学习,看到韩信后,眨了眨眼睛好奇道:“老师,楚王怎么在这?”
阴嫚随口答道:“来我这蹭饭的。”没等韩信反驳,她又道:“说起来太子和蒙昭不是因为秦军攻巴蜀之事争论起来了吗?正好楚王在,让他给你们两个断断官司。”
说完,就不容拒绝地把一大两小打包安在书案前,而她则带着刘婠去研究妇好守疆去了。
“老师这真的没事吗?”刘婠有些担忧地看着腰板笔直的三人。
阴嫚:“一会儿讲到兴头就好了。”
刘婠似懂非懂,又对她说道:“对了老师,我听母后说,父皇要派大舅父去巡查边疆。今年春天出发。”
这个时候出巡边疆?阴嫚狐疑,难道有事发生?
第 75 章
早春将至, 风也变得轻柔起来。
壶中的水慢慢沸腾,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深色的茶盏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阴嫚收起笔,取下手边的茶壶, 给自己倒了杯水。
“公主, ”阿桃走了过来,低声道, “鲁元公主和太子带着商山四皓来了。”
商山四皓是吕氏家族为刘氏姐弟请来的四位高人, 这四人不仅才华横溢, 还有很高的名望,由此四人辅佐刘盈对她来说有利无害。
思索间,刘氏姐弟已经带着四人来到了她的面前。看到这四张脸, 阴嫚不由得叹了口气。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躲是躲不开的。
“有失远迎, 还请四位贤士见谅。”
“公主客气了,”东园公顿了一下, 继续说, “是我四人唐突打扰了。”
“东园公客气了。能得四位临门,是我之幸事。”阴嫚又对阿桃道, “去把皇后赏赐的茶拿来。”
待阿桃离去后,夏黄公询问:“我听闻公主有大公子遗卷,不知可有幸观瞻?”
商山四皓曾为秦博士,与秦公子有故并不稀奇。所以夏黄公提出观瞻扶苏旧物也并不突兀。
“夏黄公来得巧,昨日丞相刚归还此物, 今日您就来了。”阴嫚打趣后, 看向刘氏姐弟, “不知可否劳烦公主和太子替我走一趟。”
刘盈没想那么多立马答应了。不过刘婠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或许发现了什么, 先是观察了她和商山四皓,没发现什么才答应。
两个孩子离开后,房间中就只剩下阴嫚和商山四皓了。
在长久的沉默中,不知是谁先悲泣出声:“公主您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