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主阴嫚(126)
噩耗是在事发地半个月后传回栎阳的。内侍将军情递上来的时候,阴嫚正和其他人一起在刘邦这里议事。
“你说什么!”刘邦一把抓起内侍的衣领,死死地盯着内侍。
内侍一边颤抖着一边回答:“陛下,韩王杀害了周吕侯后叛逃,现如今正带着胡人进攻太原郡!”
刘邦像是失去了全部的力气,手一松,捂着头踉跄了几步,直到握住了曹参的胳膊才站稳。
这下吓得众人连连上前宽慰刘邦
“陛下节哀,千万保重身体。”
“此刻正是紧要时刻,您千万保重身体——”
刘邦吐出一口浊气,哽咽道:“舅兄遭奸人陷害,我之过也。”说着,一行清泪顺着脸庞流了下来。
这下,所有人眼圈又都红了。
不知为何阴嫚非但没有被眼前之景触动,反而还非常抵触这种场景。
刘邦悲痛欲绝自然也就没办法主持大事,他们这些人也就散了。
秋风迎面吹来,让人的头脑清醒了点。
这个时候吕雉他们也该知道消息了,想来自己去的时候,也是能收获一个个泪人。阴嫚叹了口气。
但说实话,她还是庆幸自己能在吕泽死之前拔出了戚氏。否则,吕氏重要成员死去,指不定要给夺嫡带来多少麻烦。
想到这,她愣了愣,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怎么能这么想?
“公主留步。”
就在她思索的时候,有人叫住了她。
她转过头之际陈平已经在距离她的几步远的位置站定了,冲她作揖:“公主。”
阴嫚扬起眉头:“曲逆侯可是有事?”
陈平笑了笑:“倒也不是太重要的事情,只是想向公主请教一件事情。”还没等她回应,陈平又道:“我们边走边说吧。”
不重要的事情还要躲着人说?你看我像傻子吗?虽然是这么想着,但阴嫚还是答应了陈平。
秦汉时期的某些长廊都很有特色,它们会被垒在半空中,让行走在其上的人看到下面的景色。
此刻正是秋天,栽种在沃土下的树木已经换上了一套新衣。绯红色的叶片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红宝石。
“现在已经没人了,曲逆侯想说什么就说吧。”阴嫚淡淡地扫了陈平一眼,“希望是一个值得让我多走一段路的消息。”
“公主还是这个脾气。”陈平也不恼,说道,“公主以为陛下接下来会做什么?”
她看向陈平。
陈平的脸上还是那副得体的微笑。
做什么?
当然是以为吕泽报仇为理由出兵匈奴。
阴嫚心头咯噔一声,忽然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刘邦为什么要派吕泽去监视韩王信呢?
她一直以为刘邦之所以派吕泽监视韩王信,是因为他们两个在应对诸侯王这件事上是利益共同体,可以交托全部的信任。
但现在吕泽死了,尤其是发现他的死还能成为刘邦攻伐匈奴最恰当的借口后,阴嫚不得不重新思考吕泽的死到底是一场意外还是一个阴谋。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监视,为什么还要派吕泽深入虎穴?刘邦难道不知道吕泽可能会因为撞破韩王信的秘密而被杀害吗?
不,刘邦知道。但他还是派了吕泽去了。
“陛下不会一时兴起。”
“去岁冬天,陛下见到了戚夫人手上的冻疮。”
阴嫚从陈平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中明白了缘由。
谁能想到一次擅作主张地薄待竟会引起了帝王的忌惮,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又有谁能发现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帝王的一箭双雕?
她望向刘邦所在的宫殿,只见那宫殿矗立在一片火红的枫叶中。一阵秋风扫过,更似血海翻涌,森森寒意从中涌现,令人感到压抑。
她转过头打量着陈平:“曲逆侯跟我说这些也是有目的的吧。”
陈平滴水不漏:“公主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时间不早了,平就先离开了。”
她看着陈平的背影咋舌,还真是一个嗅觉灵敏的狐貍。在这个时候告诉我这些,不就是为了卖个好,将来也好多一条退路。
“狡兔三窟啊。”她一边感叹一边向吕雉的宫中走去。
几天后,刘邦召集所有人议事,看来是准备与匈奴决一死战,替吕泽报仇。
阴嫚先是让仆从把指南针分到了每个人的桌子上,之后说道:“我将司南缩小以便携带。”
她接着又让人抬进来一张非常大的地图平铺在地面上。
曹参等人隐隐有了答案:“这是——”
阴嫚承认:“没错,草原的地图。”
“等等,你怎么有这个地图?”樊哙疑惑,“还有既然有又为何不早拿出来?”
“这个地图是今年才完成的。”卢绾解释。
樊哙更疑惑了:“燕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这个地图是我在攻下燕国之后开始准备的。后来离开燕国,就由燕王代劳。此图根据东胡人和边陲黔首的口述,经过三年绘制而成。我认为可以利用此图袭击敌人后方。”
“胡人口述?这不准吧。”周勃并不信任,“若是我们迷路了怎么办?陛下不可随便用此图。”
阴嫚面无表情地挖苦:“又不是要你们去,那么激动做什么?”她看向刘邦:“请陛下准我点一千骑兵攻敌后方。”
第 77 章
连枝的宫灯一起点亮, 屋内如白昼般明亮。
阴嫚靠在凭几上,望着挂在墙壁上的地图。看似慵懒随意,实则那平静而又深邃的眼神却透露出她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