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主阴嫚(54)
公主骑在赤红色的马上,眉眼半垂,神情淡然。天然的尊贵让她即使身量纤纤,也不会被人忽视。公主算不得不平易近人却让每一个看到她的人感到心安,仿佛有她在,危险苦难就不会降临。
在公主回眸看向他的那一刻,他跌入一汪沉静的潭水中,心跳不由得快了几拍。
公主策马前来,最后在他面前站定,问道:“大将军今日怎么有空入城了?”
韩信回过神,咳了一下,回道:“来述职。”
“我看大将军可不像是来述职的。”公主总是洞察人心,一眼就看出来他在想什么。
韩信摸了摸鼻尖:“什么都瞒不过公主,信确实是来见公主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脑子忽然想起了陈贺的调侃,担心惹人误会,他又连忙补了一句:“信是有问题请教公主的。”
但说完后,韩信又后悔多嘴加这一句。此话一出反而显得欲盖弥彰,引人误会。
好在公主并未追究,她驱马向前:“边走边说吧。”
韩信跟上去,问道:“这一切都是公主计划好的?”
公主转过头看向他:“何以见得?”
他深吸一口气,简明扼要:“公主对此事的处理实在奇怪了些,既有对温氏子立刻行刑,又对断狱都尉一事引而不发。不知道的是以为您有所顾忌,但信与公主共事多日,自认为还算了解公主。您行事一向一击即中,这次看起来像是在等人掉入陷阱。”
公主意味深长道:“大将军难道不知道,知道得越多,后半生越不安稳吗?”
韩信知道自己猜对了,公主另有安排。他正欲追问具体内容,却被糖糕堵住了嘴。他不禁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公主。
而公主一派淡然:“孟氏送的糖糕,据说是将秋菊晒干磨成粉做的,吃起来会有秋菊的清香,大将军试试。”
韩信大脑空白,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什么。
“大将军莫不是想让我喂你吃?”公主挑起眉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他忙不迭地双手接过糖糕,解释:“不,不是。信并无此意!”
公主见状却是笑了:“我又没说不愿意,大将军你紧张什么?”
韩信无言以对,但他知道自己的脸肯定又红了。
公主实在是……太过分了!
“好了,这次算我的错。这些糖糕就归大将军了。”公主将糖糕丢到了他的怀中,骑着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正值晌午,阳光猛烈,衬得秋菊越发的绚烂明快。
“绚烂到极致,就是消亡的开始。”公主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韩信猛地看向公主,却见公主悠然自得地念起了一段话:“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1]。”
虽不明白公主个别词汇的意思,但他却能嗅到豪气冲天下的森森杀机。韩信抿着嘴心道,看来公主心意已决,地方豪族在她这里要么按规矩活,要么就去死,不会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韩信望着那纤细的背影,直觉告诉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
第 33 章
街道上商铺林立, 人群攒动。但人们在见到高大的马匹后都很自觉地让路,供其畅行。谨小慎微的模样让阴嫚叹了口气。
“拿好碗排队,一个一个来, 不要挤!”
“吃完饭以后就来拿一件寒衣, 听到了没……”
善堂前施粥的摊子很是热闹。
阴嫚看到小吏正在组织施粥,虽然言行粗鄙, 但没有暴行, 想来也是被她的雷霆手段震慑到了, 学会了能吵吵但绝不动手了。
“信记得公主当初就是在这里遇险。”韩信跟了上来。
阴嫚懒懒地应了一声。
韩信:“公主怎么想着把这老宅改成善堂?”
阴嫚看向焕然一新的建筑,说道:“说不定是这座宅子的旧主希望如此。”
“公主认识这宅子的旧主?”韩信诧异地看向阴嫚。但他在看到阴嫚眉眼间促狭的笑意后,才意识到自己又上当了。
见韩信露出懊恼的神情, 阴嫚脸上的弧度更大了。她想,自打醒来, 韩信是唯一能让我感到愉悦的人了。还真是神奇呢。
阴嫚正经解释:“因为地方够大,可以容纳很多人。不只是这里, 城中闲置的宅子, 都被我拿去安置流民了。”说罢,她撑着下颌反问韩信:“不然大将军以为我会把流民安排到哪里?”
韩信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尖, 错开了对视的目光。
阴嫚注意到了韩信的尴尬,好心地帮他转移话题:“但善堂也只能帮他们一时,要想长久生活还需要靠他们自己。”
“做工?当民夫或者当兵卒?”韩信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到其他出路,“他们没有田地,就算公主给他们编了户籍, 这些人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少。”
“那就让他们有地可种了。”阴嫚的语气就像是讨论今天吃什么一样。
韩信:“公主说得未免太容易了些。田地哪里是说有就有的?”
“官府组织开荒即可。”阴嫚笑了一下, “不过说到户籍, 我最近发现的一件跟户籍有关的稀罕事。”
“是什么?”
“莫名多出的土地上有一群不在册的人在耕种。大将军你说这邯郸城是不是有意思?”
韩信很快明白了阴嫚的意思,目露担忧:“公主确定要这样做?”
阴嫚心道, 看来韩信是猜到了。
不过想想也对,韩信生在民间,自然知道地方豪族为了少交税会故意隐瞒自己名下的田产。
我动了这些隐田,就是在动这些人的命根子。一旦分地开始,我会面对最激烈的反抗,稍有不慎就会被洪流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