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夫君BE后重生了(38)

作者: 意己 阅读记录

“今日李寻楹故意甩开溪茹,去和那冯侧妃的弟弟幽会。那关小姐毕竟没有嫁人,被冯侧妃弟弟的好皮囊和花言巧语迷惑,李寻楹都和你成婚了,却还如此不安分……”

屋内的桌面上放着两封信,皆是李寻楹的二叔寄来的。除了裴大夫人刚才口中的那封信,另一封信是李二叔今日寄来的。

信上写着李寻楹和冯曲川差点儿成婚了的事情……

裴以晏皱眉道:“母亲,此事我们应该问过寻楹……”

裴大夫人道:“你去问李寻楹,李寻楹怎么会承认?你别忘了,李寻楹又不是头一次了,她曾经为了讨好别人,还在别人的面前贬低你,她亲口承认她从一开始就是冲着裴府的权势……”

听见裴大夫人的话,裴以晏想到了什么,高大的身影散发着冷意。

裴大夫人哭泣道:“以晏,若是你父亲知道你娶了李寻楹,也不知道该如何难过,母亲没用,当初没能拦住你祖父给你定下这门婚事,多年后,还是让你娶了她,母亲都不知道该如何见你父亲……”

“世上的女子如此多,为何一定要是李寻楹是你的妻子……”

提到裴以晏死去的父亲,裴大夫人哭得更伤心,口中说着李寻楹的种种不是。

“以晏,你休了那李寻楹,日后她爱去哪儿,去哪儿……”

裴以晏轻拍着裴大夫人的背,久久未语。

……

从裴大夫人的屋子出来,裴以晏看向一旁的文蕊,道:“母亲这两日有没有发生什么?”

文蕊想了想,道:“大夫人昨晚梦到大老爷了,半夜惊醒,奴婢劝了许久,却都没有效果。”

裴以晏闭了闭眼睛,道:“我知道了。”

走到角门时,裴以晏看见骆宣年站在府外,和裴府的下人说着什么。

骆宣年见裴以晏突然走过来,讶异道:“母亲做了几个包子,裴少夫人曾经说喜欢吃,让我帮忙给裴少夫人送来。”

和清贵出尘,宛若谪仙的裴以晏,以及雌雄莫辨,甚至有些妖冶的冯曲川相比,骆宣年的长相不是很符合大燕人的审美,骆宣年太像武将了,裴以晏知道翼国那边的人更喜欢骆宣年这样的长相。

此时骆宣年的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身上的衣裳不太合身。

裴以晏的目光落在骆宣年身上的衣裳上,冷声道:“以后别什么东西都往裴府拿。”

他这话是对裴府的下人说的。

说完,裴以晏冷着脸离开了,也没有拿骆宣年手里的食盒。

骆宣年刚刚见裴以晏的视线看着他身上的衣裳,还以为裴以晏对这衣裳感兴趣。他今日去见骆大爷和骆大娘,身上的衣裳不小心弄脏了,他的衣裳又没放在骆大爷和骆大娘的宅子,便随手从骆大爷的柜子里拿了一件衣裳出来穿上了。他不知道这衣裳是骆大爷从何处买来的。

眼下见裴以晏突然如此态度,骆宣年一头雾水,他何时得罪他了吗?

……

李寻楹坐在窗前,看着手里绣好的香囊发呆。

她本来是不想再碰这香囊的,可是有始有终,虽然心境变了,但是她还是将这香囊绣完了。

即使她死心了奢望他的心,这香囊她曾经花费了许多心血。

见裴以晏还没有回屋,李寻楹看向屋内的下人,又问了一遍,“夫君还没有从母亲的院子里出来吗?”

“大公子从大夫人的院子出来,貌似出去了。”

李寻楹眸露讶异。

一个时辰后,裴以晏终于回来了。

他没有回屋,而是去了书房。

李寻楹的心里想着冯曲川的事情,想早些和裴以晏说。想了想,她拿着香囊去了书房。

一边走,李寻楹回忆之前被裴以晏拒之门外的经历,脚步顿了顿。

她是不是又会被他拒之门外?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李寻楹低头笑了笑。裴以晏若是这个时候没有时间,大不了她再寻个时间和他说此事。

之前她是心有顾忌,她也担心会影响她在裴以晏心里的形象,将裴以晏当成了她的全部,怕他会将她赶出裴府……

现在她只是单纯地和他谈论此事。

她在京城不熟悉别的官员,裴以晏是她最熟悉,也最有可能公正处理的人。

裴以晏既然阻拦冯曲川入仕,他应该看出冯曲川的人品不行了。只是裴以晏出身高门,身边大多也是裴以晏这样的高门公子,她觉得裴以晏可能无法想象冯曲川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她觉得还是有很大的可能说服裴以晏对付冯曲川。

事后裴以晏若是介意她身上发生的事情,大不了……

想到她和裴以晏分开的事情,李寻楹的心还是不由自主地紧了紧。

思考间,李寻楹看见站在亭子里的裴以晏,文蕊和元戈。

裴以晏与文蕊,元戈貌似在说着什么。随着李寻楹走近,几人的说话声也传入了耳朵。

文蕊:“大夫人让奴婢将李二叔寄来的信给大公子。”

李寻楹脚步顿住,二叔竟然给裴府寄信了,难道他是知道冯曲川现在在京城,想颠倒黑白?

文蕊道:“大公子,这信上写的内容是真的吗?少夫人看起来不是这样的人……”

元戈:“人不可貌相,这几年大公子和少夫人接触得又不多,而且我们问过从求陵来到京城的人,他们都说少夫人和冯公子的事情是真的,这还有假?”

听见这话,李寻楹便知道二叔肯定在信上将那些事情都说了,而且他肯定添油加醋,歪曲了一些事实……

李寻楹的眼睛看着裴以晏那边,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大家都说裴以晏明察秋毫,不会冤枉人,他一定不会像元戈般,就这样随意地相信二叔信上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