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救赎对象一起吃瓜(129)
四名官员听到“梦中仙境”“在世白泽”,都在心中嗤之以鼻,他们不信这些怪力乱神,只以为温清禾耍了花招用歪门邪道得了陛下的欢心。
女帝:“朕说过,凡事都要实事求是,已经命人喊她过来,到时候你们当面对质,就知道‘在世白泽’的分量之重。”
女帝说完,把四名官员晾在一旁,自己去处理政务了。
四名官员面面相觑,不再打扰陛下,注意力全放在门口。
·
温清禾走进勤政殿,一抬头就看到四位大臣盯着她,他们目光如炬,眼神和气势都充满压迫性,若是寻常的年轻人见状,怕是早就吓得心惊胆战了。
温清禾当过社畜、做过项目、有家人兜底、有女帝撑腰,一点也不怕,她掀起袍服,跨步迈入勤政殿中,先朝上首的女帝拱手一拜,“吾皇万岁万万岁。”
女帝从桌案后走下来,亲自将温清禾扶起,“爱卿平身。”
四位大臣将这一幕看在眼中,顿时被陛下的区别待遇刺痛了,陛下是多么爱重这位新臣啊。他们更想为难这位新晋的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和工部科技研究司副司长了。
女帝松开温清禾的手,回了自己的桌案后看戏。
俞词颂主动走过来,担起秘书的责任为老板的两方属下牵线,她向众人介绍了温清禾,随后向温清禾介绍四位官员的身份。
年长一些的女官是礼部尚书,年长一些的男官是工部尚书,年轻一些的女官是工部科技研究司严司长,年轻一些的男官是新闻出版署姜署长。
他们都是温清禾未来工作的上级,如果今日不能让他们信服,温清禾将来的仕途之路会非常坎坷。
温清禾不卑不亢镇定从容,“请各位大人指教。”
四位大臣欣赏她的沉着冷静,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没几个看到他们不胆战心惊的,如果只看心性一关,温清禾却是胜于常人。但是这一个优点,不足以让大家改观,她要指教,大家也就不吝赐教了。
新闻出版署署长率先出马,“小温大人既然要担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想来手头定是有过校对出版的得意之作,不知与本官新校勘的《四方诗集》孰高孰低?”
这是要拿校勘的作品进行PK了。
温清禾一听到“诗集”二字,就知道这把赢了,“姜署长谬赞了,下官近日才有缘入梦中仙境闻得仙音,只来得及将众多仙音记录在册,还未曾出版过一本诗集。”
礼部尚书和姜署长对视一眼,都觉得温清禾自递把柄,任职前连一本出版的书册都没有,还妄想当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姜署长有备而来,当即从袖中拿出一卷诗集的试印稿,单手递给温清禾。
温清禾拿过试印稿看了看,这是姜署长历经两年参加各种诗词宴收集整理后的作品集,开篇几首还算惊艳,但越到后面越有滥竽充数之嫌,这种作诗水平连乾隆都比不过,一看就是花钱写进去的。
姜署长还洋洋得意,“小温大人觉得如何?是不是字字珠玑、妙笔生花。”
温清禾将作品集关上,“前面几篇尚可,后续嘛,通篇败笔。”
姜署长听到她的评价,一下子就怒了,“小温大人可不要不懂装懂,你小小年纪就不读书了,会赏诗吗?懂什么叫平仄韵脚吗?”
系统772:【宿主,这部作品集姜署长耗费了不少心力,他是真的爱诗之人,你别把人气坏了。】
温清禾:【他鉴赏水平得多差啊,最后那几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文字垃圾。】
系统772:【咳咳,那是姜署长的诗。
创作者嘛,你懂得,难免会有亲妈眼,觉得自己的作品都是传世大作。等他看到你抄写的诗集,他吃过好的,就会知道自己曾经多么孤陋寡闻、敝帚自珍了。】
温清禾朝女帝所在的位置拱手,“蒙陛下圣恩,得俞大人相助,开春以后,下官有幸将一套《唐诗三百首》整理完毕,诸位大人胸藏锦绣,不如现场品鉴一二。”
姜署长听她暗戳戳阴阳人,非常不高兴,但听说她也整理了一本诗集,好奇心一下子来了,“《唐诗三百首?是唐姓家族所做的诗词吗?竟然有三百首之多!”
这得是怎样的传书世家才能积攒的文才底蕴啊。
温清禾:“非也,此处的‘唐’指的是梦中仙境里的大唐帝国,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①这一王朝在仙境中也被人称作盛世大唐,经济繁荣、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创作出了无数惊才绝艳的诗集篇章。”
大家听温清禾说得言之凿凿,连皇帝的数量和王朝的寿命都说得一清二楚,脸上出现了迟疑。
不会,真有这么一座梦中仙境,真有仙音被这小丫头听到吧?
姜署长半信半疑,“你的意思是,你把仙境里的三百首诗都抄下来编成了一部诗集?”
温清禾摇头,“此书的第一编着人不是我,而是仙境中的孙洙先生,他在继室徐兰英的协助下,完成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诗三百首》。
这本书一共选入75位唐代诗人及2位无名氏的诗作共310首,后又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所选作品体裁完备,风格各异,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②
我相信,出版之后一定会在大凌境内广为流传,是每一个文人必备的诗集经典!”
大家越听越觉得真有这么回事,连诗集的作者、摘录情况都说得一清二楚,那梦中仙境里的大唐帝国越听越真了。
姜署长是爱诗之人,被她说得心痒痒,赶紧催促她,“你不是说了让我们品鉴?诗集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