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放妻后经商挣得鱼粮满仓(199)

作者: 青红辣椒 阅读记录

第112章

夏倾音点点头, 确实。

如果只靠邵芳玲和她的女弟子们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供货量的,所以还得建立一个生产线。

本来她当时想,涉及自己生意的人, 除了有硬性的技术要求外, 人品必须端正,所以就只雇佣了邵芳玲。

现在她的思想成熟了,做生意嘛, 又不是和工人居家过日子, 只要雇佣的人在工作方面能够遵守她的基本准则, 下工后,他们的人品又与她何干?

夏倾音思考片刻便想出了主意, 于是对邵芳玲说:“邵姐,在不影响你开办制衣教学的前提下, 咱们再大量招收工人, 但她们只专注一道工序,不必学习全部工序,您看如何?”

邵芳玲一听, 眼睛亮了,这个可以。

“季大哥呢,就让他负责这一块吧,我交代他两句。”

“他现在日夜都盯在邵氏制衣局的建造上, 已经好几天没回帐篷这边了。”邵芳玲赶紧喊了一个学徒,“盼娣,你去工地那边吧你季叔叔叫过来, 就说夏娘子有急事找他, 让他快点过来。”

盼娣是其中一个小学徒工,听完邵芳玲的吩咐, 立刻跑出去了。

没一会儿季晁荣就来了。

“夏娘子,你唤我何事?”他满头大汗,身上还有不少泥灰。

“季大哥,为了建这个制衣局,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季晁荣羞赧看了邵芳玲一眼,又赶紧移开。

夏倾音可把他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看来有些人的春天就要来了。

季晁荣和邵芳玲都是面皮薄的人,她没有再开二人玩笑,于是说回正事。

“季大哥,我打算要扩大邵氏制衣局的规模,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极寒天灾,让老百姓都能穿上御寒的羽绒制品。”

“这是好事。”季晁荣听完,首先大力支持,“不过要扩大规模就需要大量的人工,夏娘子可是想让我去招工?”

这人不愧是当年爹爹看好的女婿,人善良又有才华,一点就通。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季晁荣:“现在林越州的男人大劳力,基本上都在咱们县城盖房子建造农田大棚,我想不如咱们就全面招收女工。现在一户人家中,赋闲在家的多数是女人,咱们招女工,这样也能快速招到人。”

夏倾音点点头:“对,那就招收女工,只要眼不花耳不聋,只要身体没有疾病,年龄可以放的宽一点,她们若想来上工,咱们都收。”

虽然这里是个架空的古代,但女人的地位就像历史上的封建社会一样低下。若她们能出来挣钱,自己掌握命运的主动性,家里的男人们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轻视她们了。

夏倾音又说道:“季大哥,招工的事就交给你了,我再让王里宰家两个哥哥帮你,你看怎么样?”

季晁荣当然高兴,这么大一个事他自己肯定忙不过来,有人帮忙最好不过了。

“招工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招完工以后,咱们的大本营还得放在稻花村。现在邵氏制衣局还没有建好,得大批量搭建帐篷,招工的时候得跟她们和家人说好了,咱们包食宿,要来上工,必须得在稻花村住着。”

季晁荣点点头:“咱们招工的主体差不多能够确定,多数为已婚妇人,包伙食大家都愿意,可要在稻花村住着,恐怕她们的家人不能轻易接受,这将是个大阻力。我看还得又夏娘子出面,让咱们县令大人写一份公函,公开明确表示不会有任何人骚扰女工人,方能打消一些疑虑。”

“这是个好主意,我等会就去办。”夏倾音点点头。

“虽然咱们要扩大规模,但是邵姐收徒弟一事咱们不能耽误。我们就像大树分枝那样,就由季大哥做制衣局的总管事,专管女工这一块。邵姐这个当家人只管教学,她那边的程序像现在一样,收徒弟仍然要以人品为先。这些女弟子们必须要每一个工序都能吃透,学徒的工钱也像之前一样。

现招的女工们咱们也实行计件工钱,要分三个工序,裁剪、缝制,充绒。每个工序分白班和夜班,夜班的工钱除了计件工钱以外,还要额外每人每天每件额外补贴2文钱。

这些人就不用邵姐单独去教,而是从手艺比较好的学徒工里找出12人,每两人负责教一个工序,夜班同理。这12个人,我们给一个较高的工钱,夜班的教学也多补贴一些,争取用最快的时间让女工们独立上手。

等咱们第一批工人都学会了,这12个人愿意回去找邵姐继续磨炼技艺,还是以后都留在这边教新进的工人,就由她们自己决定。”

“好,就这么办。”邵芳玲个季晁荣听了夏倾音这一番话,都觉得很好。

而池慎安静站在一旁,这些日子他都阿音在一起,她的能力,她的言谈举止都深深吸引着他,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她。

真如他绑定的系统那样,痛并快乐着。

这边商量好了以后,夏倾音、池慎、季晁荣又来到了王守业家的帐篷。

“叔,婶子,你们在家吗?”

“在。”宋桂兰撩开帐篷的门帘,“呀,怎么都来了,快里面坐。”

这个帐篷只有王守业夫妇两个人住,当时搭建的也挺宽敞,进来也不觉得气门,宋桂兰拿了三个小板凳招呼他们三人。

王守业倒了三杯茶水,“来尝尝,这可是前几天咱们桃溪县内14个村里宰开大会,评比几个村子震后重建进度,张县令嘉奖给我的。”

宋桂兰笑着打趣:“咱们村评了个第一名,你王叔现在尾巴可翘上天了,逢人就得夸夸自己,来都快尝尝,咱们县令赏的茶叶是不是好喝的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