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妻后经商挣得鱼粮满仓(40)
“我懂我懂,那我们外面去等,你赶紧做吧。”刘掌柜一拍脑门,竟忘了这是人家的独门秘方。
夏倾音进了灶房,赶紧称出冻菜,三个灶台同时开火。
幸亏有山岚风歌,要不还真忙不过来。
很快熬好了,夏倾音把汤过滤出来之后,用称称出八十斤,平均放入王婶子的桶里,等凝固后给她送去。
刘掌柜这里不愧是老字号的客栈,光一摞订单就八十六斤,刘掌柜直接订了一百斤。
她把刘掌柜的过滤好之后,也放进桶里,这时,灶房门响了。
“夏娘子,外面有人找你。”客栈伙计过来说。
夏倾音推门出去,就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她走上前来。
“你就是夏娘子吧?我是郑把头的弟媳妇,我姓孙,当家的让我来通知你进货。今天你送的凉粉太好卖了,我们全卖完了。”
“这么快?”夏倾音虽然知道码头人多,但这一个多时辰就卖完了,也太快了。
“这次你要进多少?”
“三百斤。”
三百斤?!
“是这样的,今天我的货没备够,还得再有两个时辰,所以你这三百斤下午恐怕卖不完。”
码头不同于临街铺子,铺子晚饭时还能再卖一波,但码头晚上就没人了。
“还得得两个时辰?”孙氏脸上有抹着急。
“孙婶子要不这样吧,今天你第一天开业,也算开门红了,不如下午就不卖了,让食客们也有个念想。
我认识一个通天文的老者,他说未来7天都没有雨,天气十分炎热,凉粉应该会很受欢迎。你回家和郑当家的商量一下,看明天进多少斤,而且你得趁今天下午有空准备好木桶,我这里不配木桶。
对了,你们还要自己把木桶称出重量,把粉拉回去后直接过称,减去桶的重量就是凉粉的重量。我这边也会称好后给你倒进桶里,这样大家心里都有个数。”
孙氏想了一会,点头说:“这样也好,我下午就去准备,晚饭前把桶给你送来。”
送走了孙氏,夏倾音收拾好厨房后,凉粉液也凝固了,这一次她们火候掌握的更好,凉粉q弹爽滑,晶莹剔透,卖相十分好。
“掌柜的,你的一百斤粉在桶里,我给你多了两斤,若不放心,您可以再称一下。”
“那有什么不放心的,这是三百文钱,你拿着。”
夏倾音接过钱从里面拿出8文还给刘掌柜,“掌柜的,这8文钱是我刚才用的柴火钱,我每日一结。”
“这……哪用那么多。你今天多给了我两斤粉,柴火钱算了。”
“刘掌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不过我用您灶房也不是一日两日。我出去找牙行打听过,最便宜的院子租金也得一年二两银子,还得交十两押金,所以您已经很照顾我了,不给柴火钱实在不合适。”
“好,那我就收下了。”刘掌柜推脱不了便只好收下,心里对她的印象更好了。
说完,夏倾音就领着妹妹给王婶子送货。
“王婶子,这是你要的八十斤,我称好了,你称一称。”
“你称好了就行,我就不废功夫了。”王婶子做买卖可是精明人,她每卖出去一斤就记一斤的账,等卖完了之后,有没有缺斤少两她一清二楚。
“这是240文钱,当面银子过手钱,你收好。”
“好嘞婶子,你明天还要货的话,今晚上就得统计一个数交给我,我住在福源客栈。”
“行,我今晚去找你。”
夏倾音也没有多聊,王婶子买凉粉的人都在排队,她说几句就走了。
路上她买了八个纯肉包子,就回客栈吃饭了。
可回到客栈夏倾音也没怎么安稳,陆陆续续有食肆老板来找她买凉粉,夏倾音怎么也没想到,不到一天的时间,凉粉就在桃溪县火了。
进货的来了十五六个人,夏倾音可没有全选,物以稀为贵,卖凉粉的铺子多了,可就不那么值钱了。一旦价钱降下来,利润低了,那么小贩们卖的激情也就低了。
她要的是良性经营,长远生意,可不想恶性竞争。
现在卖凉粉的只有南街王婶子、西街码头孙婶子,再就是她现在住的北街刘掌柜的福源客栈,三个地方相距很远,互不干扰。
来找她进货的十五六个老板,夏倾音没有立刻应下,而是记下了他们的店铺名称和位置,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考察。
最后决定只定下两个店铺,毕竟合作伙伴的人品也在夏倾音的考虑范围内。
一个是财来饭馆谢掌柜,一个是张记烧饼铺的张大娘。
……
日仄后还没到晚饭的点,福源客栈就陆陆续续来了订货的。
夏倾音怕他们拿货太猛,万一卖不出去会影响心情和后续生意,特意给这些老板们说了一番话。
“各位老板,你们每天晚饭前算好第二天的进货量来福源客栈告诉我,为避免凉粉变质,货物可以分上午下午两次拿。
但切记宁可缺一点不要多进货,只有买不到,第二天食客们有念想才会买得更积极。”这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
大家觉得有道理,一致点头答应。
南街馄饨面摊王婶子拿了三个桶,订了110斤,上午取45斤,下午取斤65斤。
福源客栈刘掌柜订了180斤,上午70斤,下午110斤。
财来饭馆谢掌柜拿了两个木桶,订了120斤,上午取50斤,下午取70斤。
烧饼铺张大娘要了100斤,上午取35斤,下午取65斤。
最夸张的是码头孙氏,直接推来三个又高又大的水桶,两个胳膊都抱不过来,夏倾音一看推车的是卖野菜饼子崔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