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云路(147)

作者:酥琉 阅读记录

因为这个皇帝是真的不错,对江祈安又多有维护,江祈安可不希望自己的这个保护符就这么没了。

当然,黎元肇也不错。

但是就目前来看,似乎赵王的赢面更大一些,如果是赵王上位的话,依江祈安与黎元肇的关系,他可不认为赵王会对自己毫无芥蒂。

密州这边虽说离京城不算太远,但有些消息这边依旧是打听不到的。

比如说这次皇帝的伤势,只能听到些零星的消息,多是皇帝性命垂危的事情。

但江祈安还是抱有一丝希望:万一皇帝没事呢。

与此同时,那些刺客的来处也都查出来了——是北地的异族人。

这消息一出来,震惊了朝野。

因为北地与本国都通商这么多年了,按理说对方有再大的不满也该消散了。

难道说,他们亡中原之心还没有打消?

有些激进些的大臣甚至联合上了几次奏折,要求攻打北地!

当然,赵王并没有同意,反而是一直在忧心皇帝的病情。

是的,皇帝重伤,昏迷前让赵王暂代朝政。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笃定了赵王是下一任皇帝。

除了黎元肇的人。

不管京城如何闹,常济和这边总算是顺利回来了,并且还带回来了一个惊天大消息。

“什么,你是说那些都是异族人?”江祈安有些瞠目。

常济和一脸凝重的点点头,“本官瞧得真切,那些人都服从于赵王。”

他们这一路都是乔装打扮,加上有皇上遇刺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不是,他图什么呢?”江祈安实在是费解。

按理说,现在的赵王是比黎元肇的赢面还要大的,怎么就这么沉不住呢?

更何况,还勾结异族人,这怕是担心自己死的太快了吧?

“本官倒是听说过一件宫廷秘闻......”常济和这一路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想起来一件几十年前的事情。

不等江祈安问,常济和就开始回忆起来了。

“那还是我刚上京赶考的时候,偶然间听说的一件事。”

黎元华的生母并不是中原人,而是草原上的大可汗的女儿,那个时候的草原野心勃勃,特意把自己的女儿派到中原来迷惑当今天子。

至于为什么会派她,也是因为黎元华的生母本身就是中原女奴生下来的,并且更多的会像中原女子。

即便是这样,江祈安还是不理解,因为现在的草原与中原两方互相通婚,早就融为一体了,更别说那所谓的可汗早就被打得臣服了。

这是好日子过久了?

这点,常济和倒是有些理解。

“那女子生下赵王之后,不知道怎么就被打入了冷宫,受尽磋磨,那赵王也因此没了母亲......”

他没有说完的是,曾经的皇后可不是个简单的,黎元华这个失去母亲的小可怜可不得备受磋磨呢么。

要不是后来被皇帝注意到了,恐怕那黎元华死在了宫里都不会有人在意。

这也就是为什么,黎元华会有这么大的恨意了。

常济和把刚写好的奏折放好,等着墨干,一边说道:“幸好有这些年的通商,那些追随赵王的草原人并不算很多。”

他只需要把这件事情上奏给皇上,朝廷自会处理。

之后也就没他什么事了。

常济和长吁一口气:这皇家的事情,他们这种人可不敢随意插手......

危机

常济和这边都能想明白的事情,京城那边当然早就有人想明白了。

顾时晏从皇帝的寝宫里走出来,轻叹了一口气。

这事,他早就发现了,当时他就觉得不对劲,特意派了人去查:那赵王府果然有猫腻!

随后他就马不停蹄的禀告了皇上,并且在与江祈安通信的时候随缘与江祈安说了一声。

“顾大人慢走。”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亲自把他送到门口,眼底的意味不言而喻。

顾时晏轻点头,慢慢地向翰林院走去。

“顾大人果然深得圣心,这个时候了,父皇还愿意见你。”黎元华迎面走来,意有所指道。

顾时晏仿佛被惊到了,连忙行礼道:“赵王殿下说笑了......”

两人在原地打着太极,黎元华有些不耐烦,但他很好的掩饰住了。

只可惜早就被顾时晏察觉了,他心里一阵好笑,最后也没有再跟黎元华客气,随意找了个借口就告退了。

等顾时晏走远后,黎元华眼底的恨意越发明显,好一会儿才把眼底的汹涌压下去。

嘴角又习惯的带上三分笑意往前走去。

只可惜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皇帝依旧不见他。

“父皇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不愿意见我?”黎元华已经连续来了几日了,可一次都没有见到他的父皇。

外界都传言,他的父皇快要驾崩了,可是没有亲眼见到他还是不放心。

都怪那些没用的废物!

虽然成功刺杀了父皇,可那些废物也都被当场绞杀了,一个都没有逃出来。

害得他都无从得知父皇的真实病情。

当然,他不会承认的是,在下达命令的时候,他就说过了:一旦被伏,当即就要自尽。

大太监依旧是一脸和善,似乎带了一层假面一样,说出来的话无懈可击,“殿下息怒,陛下刚刚见过顾大人,现下已经歇了。”

黎元华勉强维持着嘴角的笑意,这才不甘心的离开。

回去之后摔了一地的瓷器。

“该死的阉人!”

......

现在整个京城的氛围都格外的紧绷。

就连寻常的百姓都有所察觉,去集市上买菜的时候都不敢太过讨价还价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