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89)
李云霄颔首,缓声说道:“当年任枫城县令的正是如今的户部左侍郎,陈向明。
当年,枫城在雪灾之后,爆发了一场时疫,由于一开始只在城外的一群乞丐中出现,陈向明一开始并没有在意。
等时疫蔓延至全城的时候,陈向明才发现已经压不下去了。
当时沧州的雪灾已经被止住了,如果枫城再爆发出时疫的话,那么他陈向明的官位也就到头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猜了。
显然,陈向明为了仕途,为了隐藏枫城的时疫,一把火把全城的百姓都烧死了。
江祈安现在的心情已经不是简单的震惊能形容了。
等全都说完之后,李云霄才算是松懈了一会儿,他这段时间就是去跟踪那陈向明去了。
这些年,他也断断续续的搜集了许多关于陈向明作恶的证据。
但是这些远远不够,这些所谓的证据,最多只是让陈向明被贬官而已,根本不足以撼动他。
因为,陈向明背靠的是大皇子一脉,他的女儿是大皇子的皇妃,并且在去年已经为大皇子生下了长子。
想要离间他们二人,根本就不现实。
而大皇子身为长子,本朝有规定:皇子必须要成家立府了之后才可参政。
因此,大皇子是目前唯一一个参政的皇子,偏偏皇帝交给他的几件事情,他又做得很不错。
已经有许多大臣暗中看好他为太子了。
李云霄把这些都告知了江祈安。
也是希望江祈安能够想清楚要不要参与进来。
毕竟,就连李家都没有人愿意帮他,不是不敢得罪大皇子,而是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点小事而去与大皇子交恶。
要知道,李家扶持的是三皇子,但是皇子这么多,如果现在就扳倒了大皇子,那么剩下的最显眼的就是三皇子了。
所以,在三皇子还没有参政之时,李家是不会参合这些事的。
这也是江祈安第一次听说这些事。
果然,皇家无小事啊!
但是,江祈安并不会因此而退缩。
不是为了与李云霄的交情,而是为了那些被无辜烧死的枫城百姓。
若是江祈安不知道真相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他当然要让这件事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玉箫兄,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李云霄也是没有想到,江祈安居然在听说了这些事之后,还愿意帮助自己。
于是他立即就把自己所了解到的事情,事无巨细都告知了江祈安。
随后又道:“现在朝廷上主要分为三派,一个是以李家为首的世家,还有以王家为首的所谓清流寒门一派,再一个是将门,不过他们一般是忠于皇上的中立派。”
所以,其实朝堂上主要还是两个派系在打架。
就连当今皇上,也是被世家裹挟着登上了皇位。
正是因为如此,李家才会在三皇子没有成长之前而选择蛰伏。
江祈安想,皇帝应该也知道朝上的这幅场景,所以才会放开科举,就为了扶持起自己的人。
见江祈安了解了朝堂的形势,李云霄又说:“所以,大皇子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的。”
这也是李云霄为什么会想到江祈安的原因。
因为只有江祈安是不属于任何一派的,再加上江祈安自身的优异,李云霄可以肯定,只要他进入了皇帝的眼中,就一定会被重用。
江祈安当然也想明白了这一点,但是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李云霄确确实实的在自己发烧倒在贡院的时候救了自己一命,所以江祈安并不想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与李云霄告别之后,江祈安回到自己的厢房内,一直在思索着李云霄与自己说的话。
尤其是枫城一事。
许阅川就是枫城人,或许当年许阅川的父母提前得知了即将遇难,提前把许阅川送了出去。
只是没有想到会让许阅川辗转到了暗市那样的地方。
想到许阅川,他最近拜了京城的一位擅机关术的老头为师,每日都跑去他师父那里学习去了。
那老头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历,随随便便在路上见到许阅川之后,就要收许阅川为徒。
一开始,江祈安以为那老头只是为了找个冤大头给自己养老。
就连许阅川也是这么想的。
直到那老头小露了一手,展示了几个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小物件,瞬间就把许阅川吸引过去了,非要拜那老头为师。
江祈安当时见了也是大为震惊。
在后面证实了,那些东西的确出自老头之手后,江祈安也没有再阻拦许阅川那颗想拜师的心了。
距许阅川说,过几日他就要随师父远行去了。
江祈安虽然有些不舍,但也为他感到高兴。
江祈安在麓溪书院的时候也曾看到过许阅川眼底的落寞与羡慕。
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许阅川,因为许阅川一直是很开朗的样子。
而现在,许阅川终于找到了自己所擅长的事情,就连江祈安也是才发现许阅川这方面是天赋。
到了晚间,许阅川难得回来与他们一起用晚饭。
看着许阅川说起自己又在师父那里学到了什么时,眼底的光,江祈安欲言又止,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许阅川真相。
别烨最是敏锐,他早就发现了江祈安有话要说,但他并不是好奇之人,只是一直沉默的吃饭。
许阅川一向粗神经,这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开窍了,很快就发现了江祈安好像有话要说。
“祈安,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