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92)
如果江祈安自己没有那个能力,那些人可不会同意让江祈安压过自己家的子弟。
“不过,祈安你以后可得小心了。”
皇帝这一手,也断了江祈安投靠其他两派的可能性。
江祈安也想明白了这一点,不过他也没有打算要投靠其他的势力。
不说他的身份不可能真正的被那些人接受,就说这个时代终究是皇权社会,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会允许自己的权利被瓜分的。
他们虽然都在暗中扶持某一个皇子,可是谁也不能确定,下一个统治者会不会容得下他们。
不说远了,就说当今,当年不就是被世家所扶上去的吗?甚至还立了李家女为后,可现在还不是在竭尽全力的打压世家?
想来,就连李家人都没有想到,他们当年倾尽整个家族扶上去的皇帝,会在站稳了跟脚之后就变了副样子吧......
而且江祈安本身是没有后台的,他能参加科举都还是仰仗着皇帝,如果江祈安不知道当今皇帝的雄心也就算了,既然他知道了,并且从目前来看,这位皇帝的确是个有能力的,他怎么也不可能放弃这么一个大金腿而选择其他人。
“玉箫兄不必担忧。”
李云霄见江祈安明白了,也不再多说了,两人又聊起了乡试之后的鹿鸣宴。
本朝乡试放榜后,会设鹿鸣宴,取自《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意,本来这场宴会是可以见到主考官的,但是后来被皇帝发现许多学子都会被提前拉拢走,也因此不允许官员参加这种宴会。
因此,这个鹿鸣宴就变成了学子间的相互讨教。
不过,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乐于前往。
虽然不能巴结到朝廷大官,但是可以结识同榜的学子啊!
而且在鹿鸣宴发生的事情,是会被上面的人看在眼里的,万一他们表现优异被看上了,以后可少走了几十年的弯路啊。
抱着这种心态的学子并不在少数,因为科举是真的可以跨越阶层的,但是想要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单单只是考上是远远不够的。
......
很快,江祈安与李云霄就被邀请至鹿鸣宴上。
刚一落座,就有人围了上来。
大家对江祈安格外的好奇,不止是他解元的身份。
总有人会怀疑江祈安的才学,他们固执的不肯相信江祈安一介商户能力压他们。
王铭早就到了,他作为王阁老的孙子,并且王阁老还是清流派的领头人,尤其得这些学子们的心,当然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他们这一个个的都是人精,自然也从王铭的话里发现了他对江祈安的不喜,所以就等着江祈安来。
“听闻江兄颇有文采,如今正是桂花时节,不知可否有幸一睹江兄的笔墨?”
说话的是一位想要讨好王铭的学子,他这话一出,不管是有心或真心的,都附和起来。
李云霄有些担心,他自然是知道江祈安不擅作诗,有心想帮他,刚想说话就被王铭打断了。
“是啊,咱们这江解元可是文采斐然啊,就不要谦虚了!”
王铭也是回去了之后才知道江祈安之所以被点为解元,是皇上插手了。
一想到江祈安是捡漏了,他就格外的不爽,要是没有江祈安,那么这解元就一定会是他!
江祈安也知道,自己这是被针对了,至于是谁?他轻轻地瞥了一眼王铭,看到王铭正摇着他那把扇子,挑衅的看着自己。
江祈安没有理会他,而是起身拱手道:“在下不擅于作诗,既然诸位一定要听,某便拿一首前人的诗作来应个景了。”
于是,江祈安便取了桌上的一张纸,在上面缓缓写了一首自己曾看到过的一首诗。
众人凑近一看:的确是一首佳作。
先前喊话的那位学子,见大家都在称赞那首诗写得好,本还想要江祈安自己写出一首,但先前江祈安也说了自己不善写诗,他若是再说就显得咄咄逼人了。
于是,他只能闭上了嘴,隐在了角落里。
之后的宴会就很顺利了,因着有江祈安拿出那首诗的开头,大家都开始作起了诗。
等到这场宴会接近尾声的时候,王铭将酒杯给放了下来,两眼迷蒙地走到了江祈安的面前。
“江祈安,你别以为你可以一直这么运气好,等着瞧!”
说完这句话,他就被一旁的小厮给扶了出去。
江祈安正与李云霄在交谈,听到王铭说了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也是觉得很奇怪。
李云霄与江祈安对视了一眼,等到王铭走远了之后,李云霄才说:“你别在意他说的话。”
江祈安当然不会放在心上,王铭这种人的心思全都放在脸上了,并不可怕,比起王铭,他更怕那些善于伪装自己的人......
乡试就这么结束了,但是科举却还在继续。
江祈安打算在京城置办一处房子,留在京城等着明年的春闱。
李云霄得知江祈安的打算,也表示了赞同。
李云霄在京城是有几处房产的,就是地方偏了点,本想借江祈安住一段时间的,不过被江祈安拒绝了。
江祈安是想着,反正自己迟早是要在京城定居的,他到时候还想把家人给接过来,当然还是有自己的房产比较好。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想要在京城买一套合适的房子竟然这么难。
离得近的要么就是太狭窄了,要么就是太贵了。
而稍微环境好些的,却是在接近郊外去了。
要不怎么说京城居不易呢,许多官员都是全家人挤在几间小小的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