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人的小少爷(34)
“全养的你爹钓的?”
关执坐他旁边石凳上,点头,“他爱钓鱼,天天往河边、野塘边跑,钓了大鱼就煮了,小鱼就放池塘里养着。”
说着伸手往前指,“那有个莲蓬,要不要吃?”
家中的莲蓬一有好的就被摘来吃了,也就被层层莲叶掩盖下可能幸存一两只。
凉釉每回都很佩服关执的眼力,他待这儿这么久都没注意到那边有个莲蓬。
“吃。”
那莲蓬离岸稍远,伸手够不着。
关执道:“我拉着你,你试试?”
关执的办法很简单,也很考验两个人。
他拉着凉釉的手,抵着他脚,然后凉釉整个人除了关执拉着的手,几乎没受力的地方,手伸长探过去。
在莲叶中穿梭,指尖够到莲蓬杆,一点点使劲挪腾,最终将莲蓬杆握在手中。
“摘到了、摘到了!”
凉釉被用力一拉,撞到了关执怀里。
手上举起莲蓬,笑容满面,“看。”
关执低头看着他,也笑着,“尝尝你摘的。”
凉釉刚刚摘莲蓬都不敢多呼吸,脸都憋红了,此刻点点头,想坐下剥莲蓬,看着近在咫尺的衣服,眨眨眼,回神了。
刚刚洗漱完的关执身上飘着澡豆的清香,扑满鼻,凉釉睫毛疯狂上下扇动着。
关执看了他半天,看够了,轻声笑着松开手。
“这莲蓬再过一天就老了,幸亏我们摘了。”凉釉坐石凳上埋头剥莲子。
关执闲适地坐着接受他的投喂,点点头。
两人正说这话,关父扛着渔具、提着木桶就回来了。
凉釉忙打招呼。
关父笑着点头,走过来给他们看他的收获。
“今天钓了条鲫鱼。”说着,拿手往桶里拨弄,在一众小鱼中,一条两三斤大的鲫鱼格外突出。
凉釉探头看,嘴上很捧场地哇了一声,“真大。”
关父不太爱说话,此刻乐呵呵地点头,“今晚拿来炖嫩豆腐,你尝尝,特别甜。”
说着,将木桶里的小鱼捞起来放到池塘中去。
等晚上吃饭,凉釉一眼就看到桌上正中央摆着一碗奶白的鲫鱼豆腐汤,撒了葱花点缀。
在流水中长大的野鲫鱼,熬的汤特别的甜,凉釉边喝边点头,鱼肉也很细嫩。
关父笑眯眯地让每个人都盛汤喝,端着自己的汤碗看着大家。
尤其觉得凉釉的反应让他高兴,自然的欢喜表情在凉釉脸上很明显。
“喜欢就多喝点,他啊,天天就知道钓鱼,我们总是煮,吃腻了。”关母看了关父一眼,笑着对凉釉说道。
凉釉点点头,这汤确实是很鲜甜。
饭吃过半,关父忽然说:“明天关屠户家小儿子娶媳妇儿,你要不要去?”
关母忙点头,补充道:“他上门邀请的时候特意说了,你有空就去喝杯喜酒。”
关执看了凉釉一眼。
凉釉明日还要在这儿待一整天。
“我去喝一杯就走。”
村里差不多年纪的人都是小时候的玩伴,虽然后来离家多年,没什么交集了,但是既然在家,去祝福一下还是应该的。
凉父点点头,没说什么。
现在关执和大家不一样,其他人都有些不知如何靠近他,但是都对他带着些许崇拜,他能去,和大家拉近点距离,对他也是有好的。
一个村里生活嘛,总不能太疏离。
第20章:闲谈
“你一会儿吃什么?我去喝杯酒,一会儿就回来。”
“随便吧,你……”
屋内的交谈声不大,关执交代着凉釉好好吃饭。
小七在门口站着,脸上已经没有前两天的惊恐难受了,脸上挂着笑,一直留心着屋内的动静。
脚步声往门口传来,关执走了出来。
小七微微弯腰,待关执离开,抬头看他,目中毫无感情,只有势在必得的坚定。
抬脚进入里屋,“少爷,要现在叫膳吗?”
“叫吧。”凉釉侧卧在榻上,手上缓缓地抚着骨头顺滑的毛。
关执去喝喜酒了,凉釉便放肆地和骨头便吃边玩。
骨头的饭盆在凉釉脚边,凉釉吃得清淡的东西就往它碗里放一块让它尝尝,“今天你主人不在,给你吃点不一样的。”
给它的块头很小,骨头一口没太尝出味道就没了,但是它还是很高兴,侧身挨着凉釉吃。
凉釉这边吃得无拘束、自在,关执那就太过于热闹。
一群人探究的目光时不时往身上扫,看过去就是各个热情笑着,关执便淡定地和同桌的人喝酒。
他一过来就被村长拉过去,桌上全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谈着村里的事、喝着酒。
“前几日我看村里人把种菜的地扩大了,下半年还得靠关执了。”村长笑着说,眼中带着试探。
“粮食还是要为主,不然得不偿失。”关执没说太多。
他在城中开了几家惠民铺,卖的都是农家日常要吃喝用的,村里人有什么想卖的,拿去铺里,只要是正常品质的,关执不多挣钱,按收购的最高价收下。
因为这儿,村里人各种需要换银钱的东西都直接去店铺里换,不需要多操心,钱还不少。
同桌一位老者撸着胡须,粗声粗气地说:“要我说,城里人就那么些,每日需要的新鲜菜也不会变多,种那么多菜,最后都烂地里了。”
菜这种东西,吃的就是新鲜,种多了,最后哪里消耗得完。
村长连连点头,“是是,德叔说得通透,还是得和大伙说一声。”
关执垂眸喝酒,没再参与话题。
他此刻只想着此刻凉釉该是在吃午饭了,吃到喜欢的菜脸上该是多开心,骨头越来越黏凉釉了,这两个凑一起,他轻易插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