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她只想当咸鱼(68)
在心里暗骂了句萧随后,容华将目光瞥向一旁,不再看他,反倒饶有兴致地赏起了院子里的菩提树。
萧随:“……”
脸皮够厚,还知道欲擒故纵,看来皇后那边没少在她身上下功夫。
萧随懒得再耽搁时间,提起衣袍,另一只脚跟着跨过门槛。
前方的人一走,容华自然不用再“赏树”,理了理衣襟,抬步向前走。
孙嬷嬷走在后面,将前面两人的暗潮汹涌尽收眼底。
她按下纷繁的心思,敛眉跟着进去了。
佛堂外间。
吴氏身穿素净衣袍,手上挂着串紫檀木佛珠,坐在太师椅上,正闭着眼睛默念经文。
听到动静后,吴氏缓缓掀开眼皮。
“儿子携新妇,拜见母亲!”说话的功夫,萧随便要向吴氏行跪拜大礼。
身旁的人一点动静也无,萧随余光瞟过去,看到的竟是一张含羞带娇的脸。
???
萧随不自觉地皱起了眉。
出嫁前,容老夫人曾给容华细细讲述过萧家族史,以及历任永定侯夫人的事迹。
吴氏出身世家大族,年轻时美名远播,与老侯爷更是恩爱异常。
容华一度以为,这样的人当是风华绝代。是以见到太师椅上满头银发,目如枯井的吴氏,容华颇为震惊。
要知道,吴氏今年还不到四十!
为了掩饰住自己的失态,匆匆瞥了一眼后,容华状若娇羞地低下头。
听到萧随出声,容华顶着一脸的娇羞,与他一道行跪拜大礼。
“儿媳容华,拜见母亲!”
伴随容华磕头的,是佛珠掉落在地上的“吧嗒”声。
吴氏直起身子,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难得带了些波动,此刻正一瞬不错地盯着跪在地上的容华。
视线在容华和吴氏之间转了几圈后,孙嬷嬷眼里的犹疑渐渐散去。
檀香时不时飘散过来,室内静的仿佛能听见银针落地的声音。
萧随若有所思地瞥了眼容华。
容华跪着,看不见吴氏的表情,但看到掉落在地的佛珠手串,也知道吴氏反应不太正常。
许是鼻尖萦绕的檀香让她想起吴氏是礼佛之人,又或者是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挑不出错。等了许久未听到吴氏喊她起来,容华挂上得体的笑,抬起头。
一抬头,看到吴氏脸上来不及收起的表情时,容华明显一愣。
那是一种很矛盾的表情。
像是遇上久别重逢的故人,激动里面带着克制,带着难以置信……似乎,故人很久以前就从世上消失了般。
在容华抬头后,吴氏彻底看清她的脸,搭在扶手上的手一用力,整个人腾的一下站起来了。
“老夫人!”
孙嬷嬷眼疾手快,捡起地上的佛珠,走到吴氏面前,挡住了后面容华和萧随探寻的目光。
“您的佛珠。”
孙嬷嬷细心地将紫檀木佛珠挂在吴氏手上,吴氏回过神来,重新坐下,搭在扶手上的手却在轻颤着。
她清了清嗓子,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般,用再寻常不过的语气道:“起来吧!”
吴氏态度转变之快,着实令人惊愕。莫说容华,便是萧随也是一愣。
容华一边起身,一边下意识地用眼神询问旁边站着的萧随。
别人不了解吴氏,作为儿子的萧随不可能不了解。
这一切,与眼前的女子有关。容家一直植根京都,家底早就被他查的一清二楚,母亲的反常与容家绝没有关系。
只能是……
萧随再次看向容华,两人视线在空中相遇。
四目相对,猝不及防。
一个带着审视,一个带着询问。
反应过来自己在干什么后,容华不动神色将目光移开,暗怪自己糊涂,居然觉得萧随会给她答疑解惑。
原本容华还想知道吴氏为什么会这样,现在……
罢了,她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即可。至于其他的,她懒得费心思去想。
想通后,容华一派轻松地从丫鬟手中接过茶,双手端着,恭恭敬敬地请吴氏喝茶。
萧随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甚至没有漏掉容华脸上细微的变化。
皇后她们倒是挺会挑人。
前一刻还满腹疑问亟待解答的样子,被他盯着看后,转瞬就能装作若无其事……这让他想起了凌烟阁王政通那次。
这女子惯会骗人。
喝完茶后,孙嬷嬷将原先准备好给新妇的礼物呈上。
吴氏开口道:“这是给你的。望你们二人日后能同心同德,相互扶持。”
等了会儿,见吴氏没再开口的意思,容华应了声是。
不知是因为到了诵经时辰,还是别的原因,吴氏下了逐客令。
“你们回去吧。”说完这话,吴氏转身时又看了眼容华。
容华不懂吴氏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得以不变应万变,一切按照礼数来。
她恭敬道:“那儿媳明日再来拜见母亲!”
吴氏脚步一顿,片刻后道:“不用了。晨昏定省反倒误了我吃斋念佛,你们忙自己的,不用整日来我这里浪费时间。”
容华倒是没想过吴氏会这么开明,居然连晨昏定省都给省了。
一想到日后能像在漪澜院一样,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容华高兴地想原地蹦跶两下。
这可比她预想中的好太多!
“谢谢母亲!”容华唇角弯起,露出浅浅的梨涡,真情实感地向吴氏道谢。
看着容华的笑,吴氏有瞬间的恍惚。
孙嬷嬷捧着经书立在一旁,这个看看、那个瞅瞅,最后提醒道:“老夫人,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