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原回声[破镜重圆](36)
她没有办法对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产生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一开始只是让陈令禹多多关注一下黎芝娴,有什么情况及时汇报。
关注久了,陈令禹发现黎芝娴其实很有趣。
她喜欢读外文原版的书,一看就是一整天;也许是她小时候随父母走过的地方太多,她的作文总是很有特色,虽然会被语文老师批评“不符合老师要求”。
黎芝娴还喜欢发呆,喜欢一个人慢慢悠悠地走,当所有人都在急急忙忙向前的时候,她会跟一道解不出来的数学题战斗一晚上,哪怕其他作业都不写也不愿意抄。
总是被人推向高处的陈令禹,忽然从黎芝娴的身上悟出了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他发现黎芝娴才是走在他们最前端的人。
于是他开始向黎芝娴靠近,从和她聊最近上映的电影开始,慢慢开始跟她一起在放学后并肩走一段路,后来会特意在排座位时把她安排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再后来会给她打水、陪她买早餐,和她争论这道题到底该怎么解。
有时候黎芝娴也会想,自己真是脆弱。
一个特别的关注就能让自己防不胜防,缴械投降。
某一天放学下了大雨,黎芝娴没有带伞,陈令禹把伞给了她,自己却淋着雨跑了。
少年的身姿修长,在雨里也是那么轻松愉快。
那一刻黎芝娴觉得有些悲哀,她抬头看着倾盆而下的大雨,想着雨滴从天上摔下来也一定很痛。
再往后了一段时间,黎芝娴偶然听闻了陈令禹被选中数学竞赛的事情。
那天是周五,不需要上晚自习,黎芝娴照例逃了下午最后一节的体育课。
陈令禹则去操场上打球了,他中途满身大汗地回来拿水,见黎芝娴独自坐在教室里看书,便对她说:“我这把快输了,42比60,隔壁班的太猛了,你为什么不去上课?大家都在操场上玩游戏。”
黎芝娴没回答,只问他:“累不累?”
“不累,你等我打完,然后我去找一趟老师说竞赛的事情,我们就可以去你想去的那家咖啡店了。”
只是那天陈令禹去找老师以后很久都没来,黎芝娴也是一个人去的咖啡店。
也就是那个周末,两人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陈令禹说,他在回教室的路上见到了负责英语比赛的老师,他觉得黎芝娴的英语水平很厉害,可以去试一试,但老师却觉得名额已经满了不好再换人。
于是陈令禹软磨硬泡了好久,所以才回教室晚了,而黎芝娴早就不见人影了。
“如果你这样下去,我们以后读大学怎么办?”陈令禹第一次对黎芝娴说这么直白的话。
但黎芝娴却说:“陈令禹,你还没想明白吗?我想要的不是竞赛,而是可以一个人待一整天的咖啡店。”
在那个年纪,两人都不会为对方考虑,只想着自己。
第二十章
好像就是从这天开始,咖啡店还是英语竞赛成了两人必不可协调的东西。
陈令禹认为黎芝娴不应该放弃学业,她可以拥有更好前途;而黎芝娴却不愿意为了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掉一层皮。
也因此,两人对彼此的感情心知肚明可又从来不说出口。
就这样僵持着,他们还是会一起做题、一起读书、一起看电影、一起放学走一段路聊聊天。
但是他们也会分开做很多事。
陈令禹会为了升学准备很多的比赛,黎芝娴则会看心情决定上或不上一节不重要的晚自习;陈令禹吃饭时也在背演讲稿,黎芝娴则是回味刚刚读到的一句名言……
有时候也会爆发争吵。
比如黎芝娴因为逃课被骂的时候,陈令禹会劝她,就算不喜欢学习也不要逃课。
黎芝娴却觉得陈令禹并不能真正理解她逃课的意义,实际上,她并不怕被学校处分甚至是退学。
争吵的时候,陈令禹也会急,他甩下一句:“如果和你谈恋爱我应该挺累的。”
黎芝娴也呛回去:“我也没让你和我谈吧?”
于是一语成谶。
他们俩自始自终都没谈过。
后来分别了以后也有后悔过年轻气盛。
一个不愿理解对方,一个不愿为爱放弃自我。
但这也正是证明当年他们不合适的证据。
直到后来,黎芝娴家遭变故,她为了边煦也为了自己,只能选择不断升学,这时候她才明白了爱人与自我的关系。
直到后来,陈令禹学业事业飞升,忙得脚不沾地,又有父母紧催,他才明白了一个属于咖啡厅的悠闲下午是多么地珍贵。
只是醒悟太晚了,黎芝娴身边已经有了一个愿意理解她的边煦,她只能把自己的幡然醒悟用在她和边煦的未来上。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但现在又重逢了,这才是最令人尴尬的。
*
火炉底下燃烧着,不多时就烧没了,成了一团灰烬。
黎芝娴走过去添柴加火。
屋里一下又热了起来。
陈令禹醉意不减,觉得难受,走到窗边拉来了一条缝,让风顺利进入屋内。
“还是开一点窗吧,有些闷,你不冷吧?”
黎芝娴摇摇头:“不冷,你开吧。”
两人突然相顾无言。
陈令禹看起了手机,问黎芝娴:“后天你有空吗?能送我去机场吗?”
全天下没有谁比黎芝娴更闲。
她答:“当然可以,你买了机票了?”
“买好了,我助理今天买的。”
“你怎么不跟我说,我给你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