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是懂什么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
赵光辉不介意现场教学,只他看出这个大学生就是在逗静静,所以没怎么附和,随他们聊了。
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陈仙柳领着静静去买年糕。
中午回家先炒母女俩吃的分量,母女俩在家吃完炒年糕,出门前再炒爸爸的份。
吃炒年糕了,陈仙柳看女儿吃得香,问女儿一个问题:“妈妈不会折纸兔子,也不会和唐阿姨一样画兔子,静静还喜欢妈妈吗?”
今天上午看女儿把几个信封当宝贝的样子,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己好像除了长得好看,什么都不会,没有一技之长,之前上班干的都是流水线的活,没任何手艺。
静静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我最喜欢妈妈啦!”
说过最喜欢妈妈后,静静问妈妈,她也不会折兔子不会画兔子,什么都不会,妈妈还喜欢她吗?
在静静眼里,妈妈最厉害,比爸爸厉害多了。
小朋友都知道反问了,陈仙柳听了女儿的反问,脸上不自觉露出笑意:“就算静静什么都不会,妈妈也最喜欢静静了。”
赵光辉不知道妻子经历了什么,回家做个午饭,回来心情很好的样子,他吃炒年糕的时候不由问发生什么。
陈仙柳没瞒着丈夫:“我今天中午自卑呢,发觉自己什么都不会,问静静还喜不喜欢妈妈,静静说最喜欢妈妈了,反问我,她也什么都不会,我还喜欢她吗?我也说我最喜欢静静了。”
“什么啊,你不是最喜欢我吗?”赵光辉吃女儿的醋了。
陈仙柳:“静静两岁前最喜欢你了,行吗?”
静静听到两岁之前,问妈妈,她两岁前做很多坏事让妈妈不喜欢吗?
“是做了很多坏事,可多了,爸爸妈妈睡觉的时候,你大哭起来不让爸爸妈妈睡个好觉,天天尿床,爸爸妈妈白天干活,晚上还要被你闹腾,给你洗尿布。”
静静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肯定不是她,噘嘴否认自己没做过这些事情。
陈仙柳不是很想孩子纠结这些事情,眼神示意丈夫闭嘴。
丈夫嘴巴没闭上,专心吃炒年糕,不说话了,她开始转移话题,不让静静去想以前的事情。
终于把静静糊弄过去后,她问丈夫,她和静静不在的时候,有没有学生来买东西。
他们不是进货来卖,而是直接帮印刷厂卖,从当中获取些利润。
前阵子丈夫就是一直忙着谈这事,最后总算是争取到机会,交了押金,把货拿来卖了。
赵光辉在大学附近溜达,逛了好几圈,才定下现在这个摆摊位置,没有大学的保安门卫在附近,没有“竞争对手”的门店,又有固定大学生路过。
他们的目标客人就是大学生。
“没,你们离开之后就没人来买了,最多看一眼,看完很快走人。”
陈仙柳:“在这附近也不能吆喝,只有你一个大男人,确实没多少人会愿意来买,只能用笨办法了。”
第21章 第 21 章
陈仙柳说的笨办法就是让女儿去送信封。
他们不会让静静走太远,给静静划了个范围,在他们视线范围内送信封。
静静送信封是有效果的,真有学生愿意过来买纸和笔记本。
女儿明天要去幼儿园,没法靠小朋友宣传,到时候只能写个比较显眼的牌子放摊子前。
他们不是卖吃的,虽然真有印刷厂顶着,也是在冒险边缘试探,但凡被劝阻,之后一定不会再在附近摆下去,换个地方摆。
吃过午饭,静静暂时不困,继续她的送信封事业。
他们选择摆摊的路段不缺大学生路过,有嘴甜的小朋友送信封,总会成功吸引来几个大学生。
等静静犯困了,陈仙柳把静静带回家睡午觉,赵光辉依旧守着摊子。
下午三点多,静静睡醒后回来,赵光辉直说这个摊子没静静不行。
陈仙柳:“确实是没静静不行,今天晚点收摊吧?天黑之前再回家。”
签了协议,有时间限制,这批货长期积压在手里绝对不好受,总想赶紧卖完。
“嗯,等晚上七点多再回去。”
静静并不讨厌送信封,相反,她很喜欢这个工作,对她来说和玩游戏似的。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唐历月带着文文回家,今天体检完待在医院磨时间,这会儿才回家。
见到静静还在送信封,唐历月萌生了个想法。
她想让文文也送信封。
陈仙柳不介意:“文文愿意就成。”
文文不愿意,抵不住妈妈不停耍赖,他拿了个信封,扫视路过的大学生。
他的选人标准也是要“一下子”就能看到。
静静倾向找比较“亮眼”的女大学生,并不一定要好看,可能是好看,可能是皮肤比旁人白,可能是头发比较多的“炸毛”大学生,总之是人群中比较显眼的。
文文的选人标准并没有静静的“浅显”,所以挑起来比较慢。
唐历月在不远处看着儿子,从刚开始的激动到后面变成无奈:“我看他不是在挑人,他是在挑刺。”
“感觉文文在仔细观察路过的人。”陈仙柳不是很忙,就和唐历月聊了两句。
她们聊天的时候,文文终于有了动静,他总算是要把信封送出去了。
看到儿子选中的人,唐历月心里不禁感慨,这就是灵魂感应,某种意义上的“志同道合”吗?
文文挑选了一个在人群里不算显眼的男大学生,没把信封交给人家,却是把人家带回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