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看文文练字写字,也对练字提不起兴趣,她更喜欢画画涂颜色。
三个孩子都有事情做,唐历月恍惚以为自己是开了个兴趣班。
打住!
兴趣班可没有现在这样岁月静好的感觉。
一直到下午五点,陈仙枝来接两个孩子,唐历月把两个孩子涂过颜色的线稿送给他们。
居然能带回家,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意外之喜。
在孩子们翻看一天成果的时候,唐历月对陈仙枝说起:“明天也让孩子过来吧,直到仙柳他们夫妻回家。”
“你不嫌麻烦就好。”
“不嫌麻烦,孩子们都很乖。”
约定好之后,陈仙枝带两个孩子回家,离开前,两个小朋友再次道谢,谢谢唐阿姨把画稿送给他们。
两个孩子离开,唐历月顿时有种回到现实的无力感,瘫坐在沙发上,什么都不想干了。
今天高效率工作带来的后遗症发作了,果然什么精力就对应什么工作量,太高效率是在预支精力。
明天估计不会有今天这般高效了。
文文看到妈妈的状态,一点不意外,这才是他妈妈赶稿的状态,今天下午认真到不像话。
唐历月有气无力:“你记得和爸爸说,妈妈有在认真工作。”
文文:“妈妈自己说。”
他不要当传话筒了。
“妈妈自己说,爸爸也不信啊,爸爸对妈妈的信任已经快负数了。”
“行吧。”妈妈今天确实有在认真工作,他帮忙传话也没什么。
第33章 第 33 章
爸爸妈妈回来前, 静静白天待在唐阿姨家里,晚上在大姨家睡觉。
几天下来,积攒了不少“画作”, 被爸爸妈妈接回家后,她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画作”拿给爸爸妈妈欣赏。
回家路上已经对爸爸妈妈表达过思念之情了, 现在只想让爸爸妈妈来欣赏作品。
不光有涂色作品, 还有静静自己的原创作品,自己画线稿, 自己上色。
赵光辉陈仙柳夫妻俩本来心情低落,身体也疲累, 见到女儿的“大作”, 心情都不低落了,陈仙柳问女儿:“最近是不是有去唐阿姨家?”
好几张线稿一看就是出自唐历月之手,可惜被自家闺女“毁”了。
静静点头,她已经连续好几天, 每天都去唐阿姨家里画画了, 今天爸爸妈妈回来, 她上午去唐阿姨家,下午在大姨家等爸爸妈妈。
女儿的原创作品很好认,赵光辉翻出来:“静静,你写错字了。”
静静原创作品有两张, 其中一张是一家三口手牵手, 一家三口后面是爷爷奶奶。
五个火柴小人,小人头顶写了字。
爸爸是爸, 妈妈是妈, 爷爷奶奶也都是单字,标注着爷、奶。
文字字迹稚嫩, 应该是唐历月写下来,静静模仿着写到火柴人头上。
陈仙柳看过去,确实是写错字了:“静静两个字对静静来说,笔画太多了,孩子写成青青也能理解。”
女儿现在才幼儿园,不会写名字没关系,知道自己叫赵娴静就行。
赵光辉:“是静静写成青青的问题吗?右边最小的火柴人怎么是我,我不应该是左边最大的吗?”
画面里牵手的一家三口,最大的火柴人头顶写着妈,中间第二大写着青青,最小的那个写着爸。
“静静专门给自己,给我和奶奶画了头发,你还要自欺欺人吗?”
爷爷和爸爸就是两个光头。
静静明确指给爸爸看,最小的就是爸爸。
她拿出另外一幅原创作品,另外一幅没有文字说明,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唐阿姨愿意教她字怎么写,她自己都不想写。
写字对静静来说比画火柴小人难多了。
没有标注,静静仍是能指出谁是谁,人最多的这幅,没画她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画了大姨一家,画了唐阿姨一家,还画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好朋友。
赵光辉:“不行,画得不对,重画,要把爸爸画成最大的。”
“不要!爸爸就是小孩子!”静静拒绝。
妈妈偶尔是小孩子,爸爸一直是小孩子,当然要把爸爸画成最小的。
陈仙柳笑话丈夫:“女儿说你年轻呢,不好吗?”
“哪里好了,把我画得比真正的小孩子还小,我生气了啊。”
爸爸现在就是“装腔作势”,静静已经习惯了,没有要再画一张的意思:“画画要灵感!我没灵感了!”
赵光辉不可思议:“什么?灵感都出来了,你知道灵感是什么意思吗?”
“忘记了!”静静理直气壮。
她记得灵感一词,忘记唐阿姨怎么解释灵感的意思。
不想理爸爸了,静静让妈妈帮忙,把她房间的字画弄下来,换成新的贴上去。
除了画最多火柴人的原创画要等开学带到幼儿园给朋友们看,别的都贴墙上,她自己慢慢欣赏。
陈仙柳不是很想忙活这事,支使丈夫去。
正合静静的意,没有比爸爸用起来更顺手的贴画人选了,前面她拒绝了爸爸的请求,没法直接喊爸爸给自己贴画,妈妈吩咐了,爸爸就得听她的话帮她贴。
小朋友立马换了副嘴脸,让爸爸快点给她贴画。
“好好好,就知道欺负我是吧!”赵光辉故作委屈。
“我去躺会儿,晚点洗澡,你们父女俩都要洗,贴完画就准备洗澡。”
赵光辉:“静静拿上扇子,爸爸贴画的时候给爸爸扇风。”
“我找扇子。”静静很快找扇子去了。
这时候父女俩很是默契,一致转移话题。
陈仙柳无奈,洗个澡要他们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