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有的, 她实在不可能有,编也不可能编出来, 她就从别的地方找补, 找一些她有,文文没有的来补。
她家有商店,文文家没有!
如果静静拥有一条尾巴,早翘上天了。
没法在文文面前炫耀, 别提多难受。
在自家开店之前, 她写给文文的信还算正常, 开店后就忍不住想要嘚瑟了。
考虑到唐阿姨可能会看,静静重新斟酌写给文文的信,因着是用铅笔写的,方便擦改, 就是擦改太多次, 容易让文文以为她用张废弃破纸应付他。
不是废纸,她写得很费力才把纸写废了。
最开始给文文写信确实想应付文文。
唐阿姨收到她那么多信, 没有一张属于他, 他羡慕了怎么办?
干脆也给他写一张好了。
静静抱着敷衍应付的心态写,写的时候想到文文那张脸, 都没写完,她就开始找错别字,绝不能让文文寻到一丝错处。
因着写得很费力,她不允许文文没看过。
阿姨说看完了,静静特意拉着阿姨走慢几步,小声对阿姨说:“阿姨,你再告诉文文,我会检查他是不是真看了我写给他的信,下次见到他会问他,我给他的信里写了什么,如果他答不上来,我就要把他抱起来了。”
她是认真的。
她记得之前把文文抱起来的事情,不是她预谋已久,是情绪到位……简而言之,一时冲动啦。
抱起来的时候她在哭,陷入自己的情绪无法自拔,后面回忆的时候才想起文文的神情,想起他的惊慌失措。
想到抱起文文,她不尴尬,尴尬的是自己哭成那样。
她知道文文肯定尴尬的,那几天或许被她的拥抱折磨得吃不好睡不好,恨不得把记忆消除。
明知道这对文文来说是噩梦般的记忆,静静偏要折磨他。
唐历月听到后,眼睛发亮:“阿姨一定帮你转达。”
她可太愿意转告了。
“阿姨,最好说一声哦,我怕你就想看我把文文抱起来,故意不说。”她多少是知道唐阿姨的恶趣味。
之前天天和阿姨看电视,了解到阿姨真实性格喜好……她推测出来,阿姨非常有可能故意不告诉文文。
唐历月恍然大悟:“对哦,我怎么没想到这招?”
她很快笑开:“一定会转达本人,相比故意隐瞒不说,我觉得还是特意说明,让文文脑子里的弦绷紧最好。”
这样就不会忘掉静静,能记静静一辈子了。
没准晚上做梦都能梦见自己被静静抱起来的样子。
静静满意了,确实要让文文把弦绷紧。
...
终于熬到放暑假,刚放假的半个月,静静每天空闲下来就做暑假作业,把暑假作业做完,专心看店。
到了八月,她才决定出门,去大姨家住一周。
玉竹哥哥下半年就是初中生了,她前两天跟着玉竹哥哥去图书馆看书,去摘树莓,第三天去唐阿姨家了。
文文不在家。
本来就不是冲着文文来的,知道文文不在家,静静心里哼了哼,专心陪唐阿姨聊天。
唐历月也没心情理会儿子在不在家,心里苦闷,找静静吐苦水。
作为一个尚未满十周岁的孩子,静静耐心听阿姨吐苦水,顺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她的观点自然是站在阿姨角度说的。
阿姨没错,错的是叔叔。
阿姨说自己忙着工作,连续五天没出门,文文来丢垃圾做饭扫地,衣服之类的等叔叔回家,叔叔来洗,因为除了工作,什么也不做,连门都不出了,被叔叔骂一顿。
静静猜测没严重到骂的程度,只是天气热加工作,阿姨心烦气躁,稍微重一点的语气都会被她放大。
甚至语气不重,叔叔只是提醒阿姨一句,阿姨暴脾气就上来了。
她太明白了,看店一段时间,她遇到过不少客人,有些客人正常时候很正常,烦闷的时候一点就炸。
在她一个小孩子看来都很小的事情,却容易让本就烦躁的人更加烦躁。
“静静,如果是文文这样对你,你会不会很生气?”唐历月突然问起。
静静不知道阿姨怎么突然扯到文文了,按照阿姨的话来想象:“想不出来。”
她和文文关系也不好啊。
怎么拿他们俩类比朝夕相处的夫妻呢?
他们俩能类比的肯定是冤家,如果是冤家关系,日常嫌弃对方,没错也会给挑出错处才是常态。
夫妻之间经常挑错处,嫌弃对方是不对的。
既然这么嫌弃,当初就不该结婚。
自己自讨苦吃,怨怪谁呢?
在静静眼里,叔叔阿姨完全不是互相嫌弃的关系。
他们的相处方式和她爸爸妈妈完全不同,恩爱程度却不会输给她爸爸妈妈。
唐历月又问,静静的爸爸妈妈感情很好,不会吵架吧?
这事上静静有话语权了:“我爸爸妈妈也吵架,尤其是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长了,比叔叔阿姨还要长吧?
现在我家里开店了,爸爸妈妈还是天天待在一起,吵架的时候都是爸爸先道歉的,爸爸不道歉,妈妈就不理爸爸了。
偶尔吵得很凶,妈妈说要离婚把我带走。
我爸爸妈妈离婚的话,我肯定跟着妈妈的。
爸爸没家暴没出轨,妈妈就是不喜欢他的一两个狐朋狗友。
只是因为狐朋狗友吵起来,爸爸没犯大错,所以爸爸妈妈吵成什么样,这些年都还好好的。
爸爸很会哄妈妈,妈妈说当年就是被爸爸哄骗才和爸爸在一起的,爸爸的性格不是妈妈的理想型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