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入猎户家的小美人(43)+番外
他那黑漆漆的亮眼睛里都是忧色,不掺半点假,如怨如慕。
这般同友人说来的交心之语,在他口中倒像是情人互诉衷肠一般。
吴长庚霎时心乱如麻,他像是舌头一时被人拔了去,说不出一言,只闷头吃着饭。
周慈青也觉着方才的话过分亲昵了些,好似在剖白情谊一般。
有哪个古人会这般直白放肆地说出这些话来,长庚哥想是被他唬了一跳呢。
他也埋下了头,正儿八经地吃起饭来。
吴长庚一碗饭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就见了底,去添饭时,他问周慈青:“如今你攒的钱有多少了?”
不去提及方才之事,便是叫它掀篇了。
想是除非那钱能在县城里买套宅子,否则定是不能轻易花出去的。
周慈青也不再深想,兴冲冲地同吴长庚说起来:“可算是问我了,憋了好久都不能说给你,倒是郁闷得紧——我如今攒了十两黄金啦。”
他原是想掰着手指细算,吴长庚给他夹了一块鸡肉,便只得吃了再道:“这钱还是头半月的呢,往后只会更多些。”
吴长庚瞧他满脸的喜色,心里也跟着欢喜。
周慈青又皱眉深思:“不过这钱算得上是提早拨给我,苏家余下的钱财还要生产更多的脂粉,还有我之前提及的纸呢。”
他又松了眉,说:“我就好像那空手套白狼,出人出力都是苏家的事,我则是个甩手掌柜。”
吴长庚摇头:“话不能这么说,若不是你的主意,他们如何能赚到那些钱?且你费心又费力,这便是你应该得的。”
周慈青笑道:“苏员外是个厚道人,我才信任他的,现在看真是没选错,也是长庚哥你看人准呢。”
他这张嘴是被人盖了章的抹了蜜,好听的话不要钱地砸来。
吴长庚便是同他相识已久,却也难免为他的话而心喜。
他吃着鱼汤里的酸菜,忽地道:“这鱼是你买的吗?”
周慈青笑道:“半天不问,我还当你不在意呢。回来时,我瞧见村里几个小子们在河里边儿捞了鱼回来,便在他们那买了两条。”
吴长庚也只与他说些闲话,并未多问,他还道:“你可莫要下水捉鱼。若是真想去,也得唤上我,或是同人结伴。”
虽说村里那河不深,春夏还有人常常去河里洗澡,可仍有溺毙的风险,吴长庚不愿周慈青涉险。
周慈青都应了。
二人如此过了好几日,这田地都翻了,还沃上了肥,过不了两天便要撒种了。
这几日里老李头还来找上了周慈青,说的便是这农具改良一事。
此事无非是村里不少人见吴长庚干活利索轻省不少,便动了心思,乡里乡亲一问便知是从何传来。
老李头便问能不能将改良之物用给村里人。
周慈青自是应了,这年头又没个专利保护的法子。
且那农具改良得简单,别人瞧上两眼便会了,皆是学就学了,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便是一句招呼也不打都是有的,如老李头这般还特地前来同他说上一句,已经是有良心了。
他笑道:“没什么关系,自去做吧。”
自此,周慈青在吴家村的声望比以往更甚,连带着吴长庚在村里头都受欢迎不少。
往日都是别的人避着他走,如今见了,还要打两句招呼才使得。
周慈青比他更甚,出门在外还能得些人家地里中的蔬菜果子,鸡蛋腌菜也是有的,似上一回吴小虎下河捞的鱼,都有给他捎上的。
他每每都推辞不绝,只得是接下他们那些吃食,诚心道谢。
第22章
日映朝霞, 绿树清溪,秀柳周垂。
田连阡陌,绿雾缭绕,农家子皆在耒耜之勤。
着一身布衣长衫, 头戴方巾的中年男子穿花度柳, 走到这连片的田野之中。
他拂了拂自己蓄的短髯, 忽听得一阵朗朗读书声。
“我莫不是听错了?”男子诧异看向自家老仆。
老仆摇摇头:“大人, 我斗胆说上一句。我虽是上了年纪, 可这耳朵也并非全然失聪,还是听得真切,此处却有读书声。”
男子赞道:“想来是我朝文运昌隆, 便是连这田家乡间都能听那读书声,不可谓不是天佑我朝。”
老仆连声赞道:“大人说得是极。”
可他们来了这封陵县后, 挨着拜访, 对乡里人劝课农桑,也不单单只是经了这一个村子。可没有一个村子是如这一小村那般文气兴盛,蔚然可观。
他二人往前走了一段路,慢慢从树林子里走到连片的草地处。
牛羊成群,还有猪狗的叫声。
垂髫小儿脆生生地诵读, 牧童吹着手中的竹笛, 遥遥传出几十里。
这一幕不自觉地叫中年男子静了心,他慢慢走了过去。
恰是不巧,只听得一声锣鼓之响, 不少孩子们便驱着牛羊归去,只余羊倌留下。
杨松云在一旁喊住个半大的孩子, 瞧他那湛湛目光,灵动又狡黠, 还不失警惕地望着他,便知是个聪慧的。
“这位小郎君,莫要害怕,我们不是什么坏人。”杨松云微微一笑。
他生得磊落光明,说话温润如玉,不带半分獐头鼠目之态,极易取信于人。
这孩子虽是放松了些,却还是嘴上不饶他:“拍花子可不会说自己是拍花子。”
杨松云:“……”
跟了他十几年的老仆就在一旁忍俊不禁。
杨松云道:“此地可是你们的地盘,来往皆是你们乡里人。若是有什么事,喊上一声便是了,还怕上什么呢?”
孩子又催他:“你若是想问什么便问吧,我还要赶着去私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