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马大妞进城记[六零](21)

之后买了些糕点又买了一些香肠就回家了。

到了家把那些脏兮兮的碗洗了一下,仔细看看,她不懂年代什么的,不过通过手感和视觉观察,看出来有三只碗不错,一个是她上辈子认识的釉里红团龙茶碗,下面有两行大清康熙年制白色的瓷碗,上面有着红色团龙图案,与脑海中一模一样。另外两个应该是一对万寿无疆寿,底字乾隆年制。

她不懂真假,不过三毛钱也不贵,留着吧。倒是那套茶杯,她看着是好东西,还是成套的,品相极好,这个也要好好留着。

这些瓷器可能是古董,现在不值钱,再过两年更是好多都毁了。摇了摇头算了她也管不了那么些,东西直接放厨房收好,缝纫机和收音机都要拿回去,有点麻烦,缝纫机是可以放在箱肚里的,下边的架子可以卸开,大妞找来钳子,一点点卸开,然后找绳子将下边架子和箱子一起捆绑起来,再用布包上。

东西买好了她也差不多了,在自家又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大妞找了车带着东西去了火车站,找了寄存包裹的地方,将带回去的东西先寄存,自己拿着装着山货糕点的包裹出了车站,车站往东走是一片二层小楼房,这是铁路家属楼。

按着记忆中找去,七号楼三楼口,二楼。

叨叨叨——

“谁呀?”屋里一老太太问。

“二奶,是我大妞。”

“哎呦,大孙女,快快进屋。你爷早上还念叨说你这阵子准来。”门没开就听着一老太太欢天喜地的声,开了门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个不高,满头白发梳成一个嘎达揪,一丝不乱,圆脸笑的满脸褶子,老太太一把搂着大妞“我大孙女来了。”又拍了拍她胳膊,“冷吧,快进屋上炕。”

大妞笑呵呵的看着小老太太“二奶挺好的吧,我二爷呢?”

“你爷去老何家下棋去了,等会我给你叫。”

“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山货,还有我妈给你俩做了两双棉鞋。”

“大老远的拿着老些东西,在车站咋没找你叔,给带回来。”小老太太笑道。

“没有,也不沉。”大妞说着将东西放到一边。

老太太拉着大妞进屋,家属院都是两间屋带厨房和卫生间。没有客厅,一间大屋一间小屋,虽然住在楼里可也搭了炕,东北这边没有炕冬天受不了。进了大屋,老太太就要给大妞拖鞋,大妞赶紧自己脱了“二奶我自己来。”

“赶紧上炕。”说着又上旁边隔着的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个小灶,填上点煤块,把上边热水壶拿下来。

找了个茶缸子倒上热水又往水里放了一勺白糖,拿过来放炕边上“你爷和你爸妈都好吧?”

“好着呢,二奶别忙活。我又不是外人。”

老太太看着她稀罕的不行,“大妞越长越好看了,都是大姑娘了。对了我给你叫你爷去。”说完就往外走。

没一会就听到楼下棒棒棒敲门,有隐约说话声,不一会一个老头就进了屋。

第15章

“大妞来了。道上还顺利吧。”二爷是个瘦小的老头,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过腿脚十分利索,快步进了屋。

“二爷。”大妞笑呵呵的。

“你爷咋样,每顿还是一大碗饭?”

“嗯,身体还是很硬朗,能吃一大碗饭,每顿一两小酒。”

“你等我一下。”小老头说着从柜子里掏了点东西,出了门。

过了一会二奶奶先进来,“我刚才让人给你叔送信了。让他们晚上过来。”

“我大姑咋样?”二奶生了三个孩子,大姑是老大,下面两个是叔叔,小叔三年前调到辽东铁路局了,工作关系没有什么时间回来。大姑是家里老大,平常照顾二爷二奶更多。

“肖敏生孩子了,她婆婆没时间照顾,你大姑就过去了,孩子三个多月了,肖敏上班了,更脱不开身了。”二奶奶说着脸色不怎么好。

“肖敏那个婆婆,真不是我说,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大伟多好的孩子,她就看不上,反而看到小儿子,她那个小儿子最会偷奸耍滑,儿媳妇就会嘴上说。幸亏不在一块过不然大伟和肖敏得被欺负死。肖敏生了闺女他妈嘴上不说,生了孩子就看一眼然后就走了。”

“我大姑受累了,不过她肯定特喜欢。”大妞知道自己大姑最喜欢小孩。

“那倒是,稀罕的不行,天天抱怀里,还把你大姑父支棱够呛。”

说话这会功夫,二爷爷就进来了,手上拎着一个网兜,直接进了厨房,一会端着一个搪瓷盆,里面放着冻秋梨和冻柿子,都用凉水泡着“吃梨,这家梨最好吃。他自家冻的,不是熟人还买不着呢。”

大妞看着盆子里上边浮了一层冰,用手敲一敲,“这冻的太结实了。”

“在炕上放着一会就好。”小老头说着盘腿上炕。

晚上二叔一家回来了,二叔家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结婚,老二今年十八。

“你大哥跟嫂子今天去他老丈人家了,因为提前说好的,就没叫他。”二婶子对着大妞结实。

其实大妞对二爷爷这边亲戚其实关系一般,主要很少接触。

“没事的二婶,是我来的太突然了。”大妞摇了摇头。

“嗨突然啥,来这就跟自己家一样,别客气。”二婶子一脸笑意,瞥了炕上放着的冻梨还有炕头盘子里放的柿子。嘴角一撇。

大妞扭过头对二爷爷说“二爷,这次跟我回去呗,今年过年回去过,都两年没回老家过年了。我爷都想你了。”

“这次先不回,等年跟前的,我和你二奶一起回。就是你等我电报,赶爬犁去接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