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靠卖药材发家(113)+番外
翌日,顾君谦穿戴好过来寻东河曦,准备今日带他去外面好好逛逛。
年节前的上京城很是热闹,各种杂耍,小食,有趣的玩意儿,应有尽有,比之东河镇那边可要热闹许多。
还可以带小曦去茶香楼听说书,那里的说书先生在上京城都极为有名,说的话本子也很有意思,想来小曦定会喜欢。
还有桂兰园的唱戏班子。
东河曦刚起床,正在墨书的侍候下洗漱,听见顾君谦过来找他,便让人去叫他进来,“长风哥早。”
“小曦早。”顾君谦见他在洗漱,便在一边等着。
东河曦坐在铜镜前让墨书为他梳头,一边问顾君谦,“今日我们先去哪里玩。”
昨晚两人分开时,顾君谦便与他说过今日会先带他在皇城内好好逛逛,年后再带他去北城逛。
“我先带你去福膳楼用早食,那里的早食味道极好,之后再去玩。”顾君谦等他插好发簪,便过来将他身后散着的头发理了理。
“伯母他们那边可有招呼过?”东河曦虽然不喜欢人情世故,但并不表示他不懂。
顾君谦走了数月回来,想来伯母他们是很想多与他聚聚的。
“说过了,娘叫我今日多带你出去逛逛,还给了我不少银票。”说到家人,顾君谦脸上的笑容又深了些。
东河曦也不禁笑了一下,起身拉过他的手,“走吧,可不能辜负了伯母的心意。”
“好。”
墨书墨砚与笔润砚安跟在两人身后。
福膳楼在安武大街也有一栋分楼,过去也就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乘坐马车便就更快。
一行六人到得福膳楼时,门前客人已是络绎不绝。
福膳楼的早食极为出名,因着还可以外带,不少有钱人家也都会派遣下人出来买,尤其是福膳楼的百花粥,极为得各家夫人公子千金喜欢。
但百花粥福膳楼只有早食时才会售卖,如此想要吃的人便就会早早过来。
因此每日早上福膳楼的客人都极为多。
有些是过来在楼内用早食的,有的是下人来买了带走的。
东河曦六人下了马车往进走时,吸引了许多人的视线。
或直接的,或隐晦的,全都往顾君谦身上落了过来。
里面有纯粹好奇的,有看笑话的,也有怀着恶意的。
顾君谦一律无视,露出的半张俊美无俦的脸上带着和煦的笑与东河曦并肩往楼上走。
领路的小二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并没有因为认出顾君谦的身份而有任何异样。
进了包厢,东河曦好奇的靠在窗边往下看,对于方才察觉到的那些视线,他半点没有放在心上。
只要不舞到他面前来。
“这安武大街不愧是供武将们居住的地方,兵器坊真多。”
顾君谦点了几样吃食,听到他这话,笑着道:“安武大街与文清大街在皇城内都极为有特色,安武大街因着武将们,兵器坊便多,文清大街因着居住的多是文官,便多是书铺。”
东河曦问道:“那我们今日去哪里?”
想来这两条大街也不会有多热闹。
“用过早食,我们便去长岭街。”
第79章
长岭街就位于皇城入口处, 正好与北城接壤。
长岭街上人口混杂而居,有富贾,有官员, 也有普通百姓。
店铺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要说整个上京城哪里最为热闹,那必定非长岭街莫属。
这里不仅汇集了上京城所有的货品种类, 更是汇集了整个天武朝的所有货品。
都说在这里,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虽说其中可能有夸大的成分在,但长岭街是整个上京城货品种类最多, 最为热闹的地方, 却是不假的。
而长岭街也不愧其名, 其长约有三十余里,这还不包括商铺与商铺之间形成的小巷弄。
从安武大街去往长岭街,大约需要一炷多香的时间。
东河曦与顾君谦用过早食之后, 便就直接去往长岭街。
这一路过来,街道两旁的店铺已经在门外挂上红灯笼,也有家中拮据的书生在街道旁的空地处支上小摊有偿为人写对联。
也有百姓摆着地摊卖自己做的适合年节用的喜庆物品。
越是接近长岭街,便就越是热闹。
虽还不到人头攒动的地步, 却肉眼可见长岭街上处处都是喜庆热闹的氛围, 这里处处张灯结彩,空旷的地方早已被各种摊贩占据。
卖糖葫芦的, 做糖画的,吹糖人的, 捏糖人的, 炙肉的,什么胸口碎大石, 喷火,吞剑,叠罗汉等等。
还有小戏班子寻了个空旷的地方开始露天唱戏。
不说那些店铺,光是街道两旁便已是吃的用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东河曦六人早在街口位置便就已经下了马车。
虽说长岭街作为上京城的特色街道,道路宽敞,三辆马车并行都不成问题,但年节前的人委实太多,若是路过尚且还好,可若是想在长岭街逛着玩,那便就不适合乘马车。
东河曦并不是第一次参与如此热闹的场面,上一次的丰收节他与顾君谦在县城便就参与过一次。
但整个国家的都城到底还是不一样。
哪是小小的安宁县城可比的。
今日长岭街热闹非凡,东河曦一行人进入其中也并未太过引人注目,不过是偶尔被人好奇的打量几眼。
东河曦拉着顾君谦,这个摊上看看,那个摊上逛逛,墨书墨砚与笔润砚安紧紧跟在两人身后。
“这小娃娃雕得可真精致。”东河曦两人站在一个卖木雕的摊子前,摊主是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摊上摆着各种木雕,小人,小动物,小花,小房子,小农具,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