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靠卖药材发家(153)+番外
彼时东河曦一干主子正在一间酒楼包厢用午食,这一路过来,偶尔他们便会聚在一起用食,但并不多。
今日就正好聚在一起,东河曦也是想到回去之后要种的蔬果,便想起了去年雷叔从番邦那里买来的番薯。
他手里的那一袋可是一个都不曾动,就等着今年开春育芽了拿来种出来。
要知道番薯耐旱,产量高,耐储存,还饱肚,在饥荒年,这可是最好的果腹之物。
他都没舍得吃,没成想那位二皇子倒好,竟是全部吃了。
他就说,为何来上京城这些日子,年节的时候也是见了不少人,却是从未听人说起过这件事的只言片语来。
原来番薯早就被吃了。
东河曦便给他们讲了一下番薯的好处,“哪怕是贫瘠的土地,只要种植得好,亩产也比小麦水稻高,若是有经验丰富的农人侍弄,亩产最少也能到千斤。结果便被你们吃了。”
当然,他是往少了说的,若是给他种,只会多不会少。
也不知那番邦还有没有番薯了。
听雷叔的意思,番邦也不是很重视番薯,嫌人家产量不高。
产量不高为何不找自己的问题?
看看是否是自己的种植有问题?
第103章
镇安侯一干人全都被他说的话震惊住了,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纵使他们出身皆富贵,不曾体会过饥饿,不曾为食物烦忧过, 但依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每年户部都在哭穷,无粮无银。
工部总在想方设法的改良农具,就希望能给粮食增产。
还有司农司, 哪年不是向陛下要大量银钱去研究种植技术?
但自建朝以来, 除了温暖的南方每年的粮食产量因着地理环境的原因有所增加以外,北方,甚至是边关, 还常有折子上奏粮食不够, 产量不行。
且一旦闹饥荒, 干旱,那便是无数人丢失性命。
原因为何?还不是因着粮食不够?
若是粮食多了,家家有余粮, 何至于会有饥荒,还会畏惧干旱?
朝廷不知每年在这上面费了多少人力钱力,但成果却是并不尽如人意。
每年司农司巡查全国的农耕时,都会特意关注那些经验丰富的农人, 就希望有人能给粮食增产, 哪怕亩产多几十斤那也是好的。
但是没有。
可眼下他们听到了什么?
那个香甜软糯的番薯竟耐旱不说,亩产比小麦水稻还要高, 且经过经验丰富的农人伺弄,亩产能达千斤?
亩产千斤, 这是何等概念?
这可是如今粮食亩产的三四倍。
镇安侯等人尽皆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顾君谦都没忍住愣住了。
周围的下人们也跟着愣住。
主子们没吃过苦,但他们这些下人却是有人经过饥饿的, 甚至有些人便是因着家乡闹饥荒才卖身为奴的。
可如今他们听到了什么?
亩产千斤的粮食?
这世界当真有亩产千斤的粮食吗?
镇安侯还好,但李御医与吴御医却是有些颤抖了,两人看着东河曦,抖着嗓子问道:“东河小公子,此言可当真?那番邦进贡来的番薯当真能亩产千斤?”
镇安侯兴许还体会不够深刻,但李御医与吴御医却是很能体会粮食的重要性。
两人年轻时,没少因着珍稀药材亲自去山里寻找。
自然他们便也看到许多人食不果腹,一些人活到老也不曾吃过一次精米饭,许多人因着缺少粮食而卖儿鬻女。
可他们不知太后寿诞他们吃到的那一块番薯,竟是能亩产千斤!!
东河曦吞下嘴里的食物,点头,“自然,我说谎骗你们又有何意义在?”
就知道这些人会这般激动,番薯的产量他还往少了说,若是说出真实的亩产,怕是要吓死这些人。
当然,因着这个世界的种植技术,亩产自然是达不到末世时的六七千斤的,但亩产千斤就已经是很吓人了。
要知道现在的小麦水稻,上等田地也不过亩产四五百斤,那还是精心伺弄下,一般的也就三四百斤左右。
众人一时无语。
镇安侯等人心疼,心里大骂二皇子。
都是那个混蛋,若不是他拿去煮了。
亩产千斤的粮食啊。
顾君谦此时声音沉稳的道:“遣人去番邦看看,说不得那边还有。若是速度够快,还能赶上春耕。”
虽然他也被小曦说的话给震住了一下,但还是很快回神。
此物并非找不到,既然番邦能拿来进贡,便代表那物是在他们那里能找到的,既是如此,那便遣人去番邦。
众人听到顾君谦的声音回神,对啊,他们与其在这里心疼那些吃掉的番薯,不如赶紧遣人去番邦寻找,说不得还能赶上春耕的尾巴。
纵使不行,那也可以等到秋耕,总归今年是能种上的。
若是东河小公子所言为真。
众人心里一时火热。
顾君谦的话落下,笔润等人便相继出声表示他们愿意前去番邦寻找番薯。
镇安侯便道:“如此我们便一人遣些人去。”
倒不是想领这个功劳,而是不想打消了大家的积极性。
且去的人多了,说不得能多弄些番薯回来,如此一次也能多种一些,留的种也能多一些,待得明年,便就能让更多人种上。
顾君谦几人相继应了下来。
“行,那便依侯爷所言。”
“听伯父的。”
东河曦就在一边看他们速度的将事情提上了日程,笑着摇了摇头。
他也没说他那里的可以拿来留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