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靠卖药材发家(29)+番外
东河曦坐在特意请人打造的宽敞马车里,墨书与墨砚的哥哥墨琪及风阿爸陪在一边,墨砚与墨书的兄长在外面驾车,墨书的阿爹以及墨琪的夫君则与小冬七人分驾另外三辆牛车。
出了海安府城,外面则又是另一番天地。
如今正值五月,外面绿意深浓,道路两旁的田地里还能见到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的农人。
离得海安府城越远,路上能见到的行人便就越少,村庄也时而才能见到。
更多的则是枝繁叶茂的树木花草。
没有丧尸,不用担心变异动植物突然窜出来。
花香也是清新好闻的。
东河曦自出了海安府城心情就一直很好,脸上总是带着笑意,车帘敞开着,外面的广阔天地全都能收入眼里。
他的好心情也感染了陪在一边的墨书墨琪与风阿爸。
三人即使手中干着活,也都是面带笑容的,不时看一眼他。
手中的动作便就更快了。
墨书是个活泼的性子,做了一会儿针线活便就放下往外看,“小公子,你说我们得多少日子才能到东河村?”
东河曦也不知道,倒是外面墨书的兄长雷疏朗接话道:“若是小公子不着急,我们可以慢慢走,大约需要两月有余的时间。若是赶路,则一月有余便就能到。”
雷疏朗无论是跟在东河臻身边,还是随自家阿爹跟在老爷身边时,都是惯常在外面跑的,虽说都只在海安府城周边的几个府城,但稍微换算一下,便也就能估算出大概的时间来。
墨书转头看向东河曦,“小公子,我们不赶路的对吧?”
“嗯,不急着赶路。”东河曦点头,他们又不急着去东河村做什么,刚好趁着这个时间,他可以比照着书里说的看看这个世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再则,这一路过去,他还能顺便收集点这个世界的种子跟植物。
***
六月初,随着时间往后,天气也越来越热。
天武朝大部分地方处于南方,夏季多是湿热的天气。
沧州府城便就正好位于南方,因此越是往那边走,天气便就越湿热。
东河曦一行人慢慢悠悠的赶路,如今也不过刚出了海安府的地界,昨日才进入到云江府境内。
而越是往南方走,空气里的湿热便就越浓。
这会儿一行人正行在官道上,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不到正午,温度便已经很灼人。
即使道路两旁都是枝繁叶茂的高大树木,那浓绿的树叶也遮不住炙热的空气。
四辆马车尽量靠官道旁的树荫下走。
雷疏朗在外道:“正午我们应该能到下一个镇子。”
墨书有气无力的趴在车窗上吹着点点风,“比海安府城可热多了。”见自家小公子气定神闲的拿着一本书翻看,一点没有感觉到热的样子,墨书虽然这些日子已经看习惯了,这会儿也还是难免觉着羡慕,“我要是如小公子这般不怕热便就好了。”
东河曦见他原本活泼好动的性子因着越来越热的天气,整个人都蔫了下来,放下书本,想了下道:“到了镇子,墨砚便去买几棵槐树苗回来,要带着盆的。”
在外驾马车的墨砚应了一声。
墨书好奇道:“小公子,买槐树苗作甚?”大槐树还能有些用,槐花能做糕点,槐花蜜也很清甜,但槐树苗有何用?
东河曦卖了个关子,“届时你便知道了。”说完便就继续拿着书翻看。
墨书好奇得不行,但也知道自家小公子不说的,他是如何也问不出来的。噘了噘嘴继续蔫巴巴的趴在车窗上吹着那点可怜的风。
东河曦勾了下嘴角。
好心情持续到马车将要行到一处两旁皆是密林的路段。
东河曦放下书,双眸里泛着冷光,淡声吩咐道:“墨砚疏朗停车。”
第21章
马车停下,后面跟着的三辆牛车便也就相继停了下来。
墨砚与雷疏朗没有问为什么,反而是警惕的看向前面的密林。
道路两旁皆是高耸的古树,宽大葱郁的树叶支到了官道上,遮住了上方的阳光,从这边看过去,那段路幽深无光,像是藏着野兽,就等着人闯入被吞噬。
墨砚原是没有这样的警惕性,他少时陪在三少爷身边,后来发生小公子那件事后,便就被正君遣到了小公子身边侍候,平日里也不用出海安府城。
他有在茶楼的说书先生嘴里听到过山匪强盗,也在话本上读到过赶考的书生学子被拦路抢劫,还有老爷与正君便就是被山匪所杀。
海安府城到云江府城这一路过来,因着两府治理有方,倒是没有见到过山匪,但在各个城镇歇脚时,他从那些行商的嘴里听到过,有些地方并不太平。
因此即使没有遇到过,这一路过来他也怀着警惕性。
眼下小公子声音冷淡的叫他们停车,又是在如此的路段,由不得他不多想,不警惕起来。
雷疏朗惯常在外面跑,一听东河曦在此处叫停车,便就心里有数了。
阳光撒得肆无忌惮,蝉鸣闹得人心烦气躁,树林里不时响起几声清脆的鸟叫。
空旷的官道,荒无人迹,再配上道路两旁耸入云天的古树,无端叫人滋生出一股心慌来。
马儿不时咴咴一声,再踢踏一下马蹄,后面三头牛也不时你一声哞,我一声哞。
清风吹过,捎带着一点凉意。
密林里的枝叶也被吹得哗哗作响。
三辆牛车棚顶满满当当的物品在道上投下扭曲的阴影。
东河曦起身出了马车,淡声吩咐,“墨书把门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