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夫郎靠卖药材发家(315)+番外

作者: 花落倾语 阅读记录

老太太笑看他一眼,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墨书松了口气,没想到阿娘阿爹没关注这个,倒是没防老夫人突然关心了起来。

东河曦听着两人的话挑眉,他记着头前还在听来汇报的方婶子提起墨书与雷疏朗的亲事。

墨书就不消说了,整日跟在他身边,自己想要寻一个心仪之人那是万没有可能的,倒是雷疏朗,在镇子上接触的人多,该是能有更大的几率遇到中意之人。

谁知人心里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该如将那几间铺子的生意做好,半点旁的心思都没有,以至于方婶子时不时就要念叨两句。

不过方婶子也只是念叨两句,倒没有说旁的。

毕竟她这个当人阿娘的也是整日里在忙着,分不出时间来给人相看人家。

东河曦这会儿听到自家祖母跟墨书的话,才想起墨书的年纪跟他一般大,也是到了该要相看人家的时候了。

放在一般人家,墨书这般年龄的哥儿,怕是娃都生两个了。

当然,之于他来说,十九岁还很年轻,放在末世前,那还是在象牙塔读书的大学生,即使是在末世里,十九岁就找寻心仪之人的也是少数。大家都在挣扎着求生,今日不知明日事,谁也不知道明日出去基地还能否再活着回来,朝不保夕的,在这种时候,大家基本上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看中了直接就进行最原始的运动,能谈情说爱的不是异能等级高,就是在基地有身份地位的。

这一世若不是长风哥当真哪哪都符合他心意,他也不会这般年轻就与人谈情说爱。

所以对于墨书几人,他基本上都没想起过这件事来。

几人一路小声说着话,大多是老夫人问,东河曦与顾君谦在一边回答,老太爷间或也会插话问两句。

两位老人问的大多是关于村子里的一些人和事。

他们当年抱着出人头地的心思离开村子,一走便就是三十几年,当年熟悉的村子早已变得陌生。

可谓是沧海桑田,面目全非。

村子里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在时间的消磨下,怕是都认不出一两个来。

两位老人便在尚未进村前,向东河曦与顾君谦打听起事情来。

东河曦虽每日大多数时间都在晨曦院温养种子,很少去村子里走动,但每日里方婶子都会来向他汇报当天的事情,无论大小,这些事情里,总是会夹杂着与村子里人相关的。

毕竟他的家业越铺越大,光是田地就大几百亩,光是耕种就不知需要多少人。他也不曾为此专门去买人来做事。

每每需要人了,都是从就近的村子里,尤其是东河村雇佣人来帮忙。

一来他不想再花钱建房,二来也是想着能多帮一下村子里人。

除却少数那么几个偷奸耍滑的,大多数人都还是勤劳肯干,踏踏实实的。

他也不介意多帮衬一点,这对他也没有一点损失。

因此方婶子就会对他说一些跟村子里人相关的事来。

再则就是顾君谦,他也因着东河曦的原因购置了不少田地,虽然因着本身的关系多会雇佣丽水村的人,但他也并非没去了解过东河村的人和事。

毕竟与东河曦相关的,他都会去了解一下,以备不时之需。

因此他对于老夫人与老爷子的问话,回答得也很是清楚,有些事甚至比东河曦还要来得了解。

这会儿天热,田间地头都不曾见到什么人,一路过来自然也就没人见到他们。

五人挑着树荫走,一问一答,方拐过弯进到村里,便就远远见到大槐树下围坐着一群人。

村子里的大槐树是棵上百年的老树,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参天大伞,树叶繁密完全足够遮挡住阳光,坐在这里反倒是比呆在屋子里要来得凉快一些,因此树下常有村子里人坐着边聊天边做事。

今日也是如此,天上火球高挂,气温眼见的高,但这温度半点影响不到大槐树下的阴凉。

所以这会儿大槐树下也坐了不少人。

有的在纳鞋底,有的在缝补衣衫,有的摇着蒲扇,有的在编竹筐。

还有小孩子们,一个个撅着腚趴在地上咋咋呼呼的也不知道在玩甚,还没进村就听到他们那高亢清脆的声音。

有人面向村口位置坐的,抬眼不小心瞥到东河曦几人,有些惊讶,赶紧出声招呼,“曦哥儿,顾少爷,咋选在这时候来村子,可是有啥急事?”

在他们看来,东河曦家家大业大,又有那般多的下人侍候,真要有事也该是下人来村子里知会一声便成,闹得人主子这般热的天出来,这怕是有啥大事急事。

说话的人嗓门大,才出声就吸引了边上一圈村里人的注意。

大家也都跟着看过来,并且在心里寻思着这是有啥事值得人曦哥儿来村子里。

反倒是一边的东河老爷子跟老夫人并未太过引起人注意。

毕竟是三十几年没回来了,当年青春年少,如今归来已是古稀老人,除却熟悉的亲人可能一眼看出两人身份,旁的人怕是并不能一下子认出两人来。

大多见他们二老穿得富贵,只以为是东河曦家啥贵客,连正眼仔细看都不敢,遑论是认出两人了。

东河曦记忆力好,槐树下的人大多都认得,先一一跟熟悉的人招呼完,这才回刚说话那人,“奎婶子,没甚急事,就是带祖父祖母回村子里来看看。”

“啥子?”

“祖父祖母?”

东河曦的话刚落,大槐树下的东河村人就炸开了锅。

曦哥儿的祖父祖母,那不就是东河民跟白莹?东河全的二弟?东河贤媳妇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