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臣贼子(257)

作者:张参差 阅读记录

他知道自己命数将尽,索性疯癫彻底,挑衅地看着李爻。

李爻没动,他再如何铁石心肠,心底依旧在某个角落深藏着爷爷给过的温暖。

大祭司笑着向赵岐迈出一步,却看着李爻:“你们先帝为表敬意,将战马的腿骨打了圈,套在镯子上一起送你了,对不对?”

“你住嘴!”

赵岐爆喝,“嗖”一箭,正中大祭司心口。

但激动之下,偏了些许。

大祭司吃痛,笑容抽搐:看来这小崽子真起了杀心。

“但他送你这玩意之前,你家发生了什么事?”

“别说了!”

第三支箭擦着祭司的脖子飞过去。赵岐慌乱下,手抖得不像样。

祭司毫不在意第几箭被射中,不错眼珠地看着李爻的眼睛。

可他看不出对方的情绪波澜。

“你爷爷坠马摔断了腿对不对?那不是马骨,那是你爷爷的腿骨!”大祭司尖声狂笑,他相貌本是和蔼的,此时却狰狞出人间至深的恶意,“我曾与你爷爷几面之缘,这般算来你是故人之后,他一生刚毅,竟为你委曲求全至此,而赵家,将他比作牲口!你看看,你们效忠之人如何待你?!你想过吗,他诛心之举为了什么?”

景平猛然看向李爻。

他早觉得晏初镯子上的骨头圈不大对劲,怎么竟然……

可李爻还是那副沉静的表情,只是半眯起眼睛,似乎在问大祭司:说完了?

情绪太冷。

冷得不像活人。

大祭司以为能看到晋军神话的暴怒、嘶吼、委屈、迷茫、癫狂……

但什么都没有。

他全没想到这年轻人的心冷硬至此,现在的李爻没有人性,像个背负使命的神。难以想象,是什么噬心熬骨的经历磨没了他“人性”,又以神性填充。

大祭司失望。

他知道李爻不会给他更多时间放肆了,把心一横,直冲赵岐而去。

也就在这时,“嗖”地一支弩/箭,夹风带电——衣裳边缘只有发绳粗的引线应声而断。

他左手跟着一轻,心知大事不妙。

再看李爻,面无表情地喝道:“拿下!绑了吊到城上去,一刻时间敌军不退,就杀了祭旗。”

第121章 工具

众所可能周知, 两军阵前不讲敬老,大祭司被晋军升旗似的吊在城头。

黄骁生怕对面羯人眼瞎,在老头子身边点了无数火把, 若是风再大些能把老头烤了。

而大祭司的数名随身护卫由于祖上积德, 被放出城, 报信去了。

大祭司在城头鬼叫:“不要退兵!报仇!十多年的冤枉!赵晸在西门!要看见他的尸体!”

这喊声自己人听没听见需画问号, 反正城上晋军听清楚了,只得又把老头儿塞了嘴。

好在丧心病狂这种重症煽动性强,却不会轻易传染, 去而复返的羯军还有一息理智存在:

一来信安城实在是易守难攻, 防御如铜墙铁壁,他们只要离城池近了,火油弹、投石、毒箭便一起招呼;

再者也实在不好眼睁睁看着老头被砍了祭旗。

于是羯人鸣金收兵了。

辰王只身一人闯出去找女儿,看见蓉辉时身上已经中了四五支箭。

雨丝纷乱, 硝烟和火光杳渺出不知是人间还是地狱的溟濛,父女二人隔着尸山血海相望, 看不清彼此脸上到底是雨水、泪水、还是血水。

蓉辉张了张嘴,没喊出声先哽咽了,她策马向父亲奔过去, 辰王却只向她笑, 无声地说出句:好好活着。

跟着, 他不再看女儿, 调转马头朝已经撤退的敌军阵尾冲过去。

霎时如冷水迸进热油里, 激烈又转瞬趋于平静。

蓉辉嘶喊着去追, 被身边一众护军拦住。

他们不明白王爷发什么癫, 只知道要护住主将。

蓉辉怔怔。

她懂得。

父亲在为她争取一线生机,身为亲王, 反心没有那么容易一锤定音,“为国捐躯”死无对证,之后她还能活。

可这样活下去又有什么意思?

她不喊了,眼泪无声地流。

这一刻父亲待她的种种如前尘旧梦,通通被现实撕得粉碎,再也拼不回从前美好的模样。

-

战后乱事琐碎。

辰王到薨逝都是殉国的皇族。

他尸身被收敛回来时,已经支离破碎没法看了。

李爻在尸身前默默矗立——恩怨能一笔勾销吗?

他阖了阖眼,终归对他难行军礼,只是叉手躬身,算对多年旧交的礼别。之后,他着人按照亲王仪制安顿好辰王的尸身,又忙其他事情去了。

有李爻在,事情再繁杂也有条不紊。

郡主、皇子得以安顿,将军们各自整点战况上报,他能缓一口气时,暗道好半天没看见景平了。

定神片刻,才又想起个片段——

开城门野战是短兵相接,必有伤亡,刚刚景平跟花信风被军医抓壮丁时,还是他打发人家赶快去尽心尽力呢。

李爻俊眉微抬,自嘲地想:真是忙糊涂了。

他打算去伤兵营看看。

小庞这时端着温水进帐子:“王、王、王爷,您、您擦擦……”

这小磕巴,景平还没把他彻底治好么?

李爻哑然而笑,让小庞帮他把板甲卸了,身子骨一下轻松不少。

小亲卫话说不利索,手头倒很麻利,洗好手巾递给李爻。

李爻伸手去接。

就一晃眼,他看见左腕上的黑镯子明晃晃地招摇着烛火光。

顿时,他五脏六腑像被重盾狠狠怼上去。

大乱之中,他听了大祭司所言,不等事态爆发出来,便机械化地压下了所有会影响他判断的情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