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臣贼子(309)

作者:张参差 阅读记录

越来越多的臣子附议。

就连苏禾也道:“陛下,此政推行下去,可解诸多隐患,老臣本不该将未核实的流言传于朝堂之上,但既然论及,便向陛下通禀,臣与尚书令近日收到消息,因为征兵政令下发,秦川、蜀中、幽州多地出现流民、匪乱……”

听见“流民”、“匪乱”赵晟眸子闪了闪。

“正好,”他将竹报平安的腰佩往御案上一放,“邺阳出发,此去燕北关路过幽州,朕去亲眼看看流民有多少、匪乱有多少,若真有一并打发了去!”

绕一大圈又回来了,满朝文武皆无语。

李爻阖了阖眼:你爹要是还没投胎转世,就该半夜现形,把你一招带走。

但生气归生气,皇上一意孤行并没超出李爻预判,且他知道,阵前先锋的帽子八成是要扣在他脑袋上。他已经开始盘算,怎么忽悠赵晟转悠一圈回来得了。

正在此时,常健出列了。

老将军还朝述职,被封了骠骑大将军,此后没在朝上说过话。

这会儿他端正行礼:“陛下,老臣愿做识途老马,为陛下引路开道,担先锋一职。”

所有人都意外。

赵晟皱眉端详他:“老将军在鄯庸关阵前晕厥,如今身体已经好了吗?关北天寒地冻、路难行,将军还是在朝内修养吧,莫让百姓说我朝中无人,”言外之意是你撑不住岂不是给我撂挑子么,“晏初……”

“陛下,”常健打断赵晟,躬身道,“托陛下洪福,臣身体好了。陛下挂帅,康南王不可随行。若朝中有陛下稳坐,王爷南征北战自然无妨,可若二位同去北地,万一……”他将“其他外敌有异动”换了个说法,“邺阳为枢心要地,需得留人看家。”

赵晟铁了的心晃了晃,他也担心自己“千古一帝”未当成,挂帅亲征不得凯旋,还闹得硝烟四起。

岂非成了天大的笑话。

“有理,那便这样定下了,择一吉日,大军随朕北上。”

话说到这,他又沉吟片刻:“嘶……老将军提到‘枢心要地’倒是另有一事,朕总觉得邺阳风水不好,若是凯旋,咱们商量商量迁都之事。”

群臣:……

李爻无可奈何,回头看常健。老将军向他微微点头,算是心照不宣地帮衬。

常健顾全大局之余,也是私心感谢李爻收留常怀的情谊。

这年冬天很冷,立冬的大雪之后,又下了几场小雪。道路结冰,街政司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冰雪铲净,消停不得两日,又要重头来一遍。

御驾出征这日,依旧是在下雪。

为防马蹄打滑,街政只得将垫道的细沙土改成长毡,朱红从宫门内一路过中街延展出城。像一条吐露的血痕,将素裹的邺阳一道劈开。

赵晟骑在马上,乌溜溜的铠甲描金,帅盔上是真武天尊,天尊背后的旌旗做成盔缨,精巧、威严、不失天家庄仪。

满朝文武送御驾到城关口。

城楼上站满了人。

看热闹的百姓被金吾卫拦在外围,都城的温度都像骤然升高了很多。

军鼓长号在御驾踏出城关的一刻骤然响起,嘹亮长鸣、振奋人心,直破九重天。

李爻在城楼上遥望如蜿蜒长蛇的队伍渐行渐远,期盼皇上受不得苦,招摇一圈赶快回来算了。

“担心他?”下城楼时,景平悄悄问,帮对方紧了紧领口风毛,免得风雪灌进去。

李爻知道他找茬呢,仗着长袍宽袖的遮掩,在他腰上不轻不重地揉了一把,低声笑道:“担心他捅娄子。”

这天傍晚,雪更大了。

宫里没了尊位,仿佛一下子缺点什么。

有人松心,也有人慌心,还有牛鬼蛇神要伺机而动——一匹快马,从左相府后门疾驰出城,追着北征大军而去。

与此同时,豫妃在宫里百无聊赖。

快晚膳时,福禄来了。

他每次来都与豫妃单独叙话片刻,宫人们习以为常地退去外间。

“娘娘有点儿不高兴?”

豫妃别有深意地看他,没说话。她暗使手段报复辰王成功,又在赵晟那里比李爻棋快一招暂时化解了危机。

之后,一切似乎都平静下来,她反而觉得无聊。

有时她会怀念帮衬辰王算计的日子,暗笑自己是个贱骨头。

想得多了,她心思也会偏转到情意上。

以辰王的机敏,事败与大祭司对峙时,必然知道是她反水了。

但不知为何,他竟然到死都没把她捅出来。

他是成王败寇、不屑计较了吗?

还是他待自己除了利用,另有一丝真心……

可惜他已经死了。

她心里发空,这答案她永远不会知道了。

更甚,即便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娘娘,”福禄见她不说话,低声道,“陛下离宫,奴才寻机护您离开吧。”

豫妃愣了一下,笑道:“我能去哪呢?我身中之毒只有五年的解药,在此了却残生罢了。”

“奴才在秦川、江南备下了小院子,没人知道,娘娘择一处,起码这些年能得逍遥自在。更甚,娘娘既有那毒的解药,奴才便能寻高人依法炮制新的,路未到绝处。”

话语间满是处心积虑的牵绊。

“你……”豫妃疑惑道,“何时准备的这些?”

“娘娘,陛下已经疯了,奴才不想您每日额顶悬刀地伺候,才暗中在内侍庭制造机会推扶摇上位,分去陛下对您的牵恋,陛下近来离城,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您别留在宫中了……”

豫妃展眸,见对方眼里藏着难掩的情切,心道:这世间待我最真的,居然是个太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