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臣贼子(368)

作者: 张参差 阅读记录

人摔、兵器落,短促的杂乱声过,幽暗的空间重新陷入死寂。

哀牢大门外转出几道黑影。为首那人将一支细如鱼骨的金属针笛揣进怀里,再去戍卫身上摸出钥匙,直奔牢房最深处。

这牢幽深至极,顶到头是个独牢。

关着个破衣烂衫、头发花白的人。这人听见有脚步声,只睁开眼睛、望着昏黄灯火打亮的甬道,不动声色。

铜钥匙的撞响声音在哀牢深处环响,明显极了。

黑衣人打开牢门、解开那人脚镣,低声道:“章大人,外面变天了,苏相着小人放大人出去。”

章遮行刺赵岐失败,被关在内侍庭哀牢。他以为很快就得吹灯拔蜡,但并没有。好几天过去,他像是被遗忘了,平安无事。

他跟送饭的小太监搭话。

起初小太监不愿跟他多说,但他曾是大理寺卿,言谈气度不凡,比哀牢最大的官儿都有官样儿。小太监知道他是谁,渐渐也就乐意跟他闲话两句。

章遮这才知道外面闹出天大的乱子。

他心底的死灰还余丁点星火,伺机复燃——乱中生变,或许有生机。

是以他一改头几天等死的心态,该吃吃,该睡睡。顿时觉得这人呐,一旦心中存有希望,伙食都莫名好起来了。

他问小太监是不是新帝登基要大赦天下?

小太监没听说,只说上面安排什么,他们便送什么过来。

他甚至偶有怀疑,有人在外面帮他关照了什么。

确实有人关照,贺景平还养着他有用呢。

眼下他的“希望”来了。

章遮站起来,活动活动腿脚。

黑衣人递上干净衣服:“苏大人说,让您行暗杀之事实在是难为了,眼下只要您帮忙把城外的事情搅乱,替您报净身之辱的约定依然算数。”

章遮眼里泛滥着恨意。

文人心底存着宁折勿弯的劲直,只是这口骨气从来没用对地方。他接过衣裳,在人前不吝地换过,将头发重新梳理好,迈步便往外走。

黑衣人的下属见章遮离开,低声道:“头儿,救了他能换咱们被抓的兄弟们自由,现在大功告成,撤吧。”

“你带人撤吧,沿途截杀郑铮的买卖损在李爻一人手里,我与他胜负未定,咽不下这口气,我要会会他、保住咱们道儿上的金字招牌。”这头领正是放蜘蛛偷袭官军、截杀郑铮未遂的杀手首领。

属下拉着他不放:“李爻还在北关呢。”

头领笑道:“他会回来,且乱生机遇,咱们借机立功、给弟兄们讨件官衣穿,就不用过刀口舔血的日子了。”

属下几人眼睛亮闪,映着火光,低声道:“那我们随大哥一起!”

时至五更。

赵岐独自在御书房,没留人伺候。

他看完景平拟定的民权令,对天下大同的构想心怀期待。

说实话,他的帝位名不正、言不顺,但无所谓——他对李爻敬重又倍感抱歉,“民权令”这种破陈出新的法案在父皇手里不可能推行,而今他居位一天,便要尽责一天,做个像王父一样百姓为先的上位者。

即便后人骂他忤逆不孝。

赵岐拎得清,凡事不能什么都想要。

他一点也不困,越想越兴奋,手边放着李爻边关大捷的战报,想将民权令的构想写给他知道。但贺大人嘱咐过,尽量莫让王爷阵前分心。

这么一想,笔又顿住了。

就这时,门外近侍通报一声,疾步进门,沉声道:“陛下,太靖阁走水了。”

“什么!”赵岐惊而起身,出房门果然见太靖阁方向隐有火光,浓烟一团一团滚上天, “怎么会这样?父皇呢?快去救!”

他情急之下乱了称谓。

“陛下,禁军和内侍庭护卫已经过去了,但……那火或许是陛下自行放火。”近侍答。

“孤……”好几天了,赵岐还不习惯称呼,顿挫片刻改口,“朕去看看!或许?父皇还至于不想活了吗!”

近侍忙拦他:“陛下,太危险了!”

一波未平,又有侍卫疾步来报:“陛下,先安殿无故走水,那里是纯木结构,今日风向又不好,火烧起来很猛。大火被带向后宫方向,陛下暂时安歇在御书房,莫要回寝宫。”

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情。

赵岐察觉不对,沉吟一瞬:“让花卿立刻入宫,通知禁军各将领戒备,”他站在御书房门前观远处火势,再次嘱咐,“着内侍庭高手快去救父皇,不容有万一!定要保全父皇无损伤。”

他转脸回屋。

闹出这样的事,方才的欣喜一扫而光。

“你还念及父子亲情,一再让人救朕,为父听了实在欣慰。”后窗处突然有人说话。

当然是赵晟。

他居然是趁乱翻窗进来的。

赵岐心一哆嗦,脚步顿挫。他身边的小太监是才跟着新帝的,人挺机灵,眼前爷儿俩一个皇上、一个太上皇,大眼瞪小眼的要起冲突。

他没大声咋呼,扭身要偷偷出去叫人。

可刚转头,一道影子拦在他面前。

对方也穿着侍人衣裳,跟小太监算是熟脸儿——福禄公公平时不言不语,待人总是和气的。

可眼下福禄嘴角裂出个冷笑,低道一声“对不住”,捂住小太监的嘴将他推抵在墙上,一刀扎心,干净利落。

血花被压在伤口里,分毫不溅,显然是杀人的熟手。

赵岐回头大惊:“叠淘!”

叠淘一命归西。

赵岐陡然回头,看向父亲。

赵晟冷笑:“翅膀硬了?敢向你爹怒目而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