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徒儿总想弑师(124)

作者:乌兮子 阅读记录

马背上颠簸,入冬了,迎面呼啸而来的晚风有些刺骨。

“吁——”

长长的打哨声伴着马儿的响鼻,消散在夜色里。

许祎不在山下,陈渊海直接骑马上山,牵马入院,把马拴在树上,这树已掉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

不远处,一点寒梅暗香。

已经很晚了,门还半掩着,沈长清好像料到他要来,于是给他留了门。

窗户关得很严实,缝隙被纸好好糊住,却还是有丝丝缕缕的风灌进去。

门里很暗,听许祎说,自打沈长清卧床以来,不知道为什么总不愿意见光。

屋里点了蜡烛,放在很远的桌案角落,沈长清藏在阴影里,模糊了面容。

许祎就坐在那张桌子前,手里拿着草纸,正看着什么东西。

陈渊海凑过去看,上面是一些简单的字,还配了图。

再仔细辨认,就知道是些常用字,认得这些了,看个账本就没问题。

沈长清轻声道,“看够了就过来吧,把门关好,屋里生了炉火。”

陈渊海跨一步带上门,再转身,往沈长清床前走。

及到近前来,才看见他在昏暗里,还在仔细绘制地图。

笔握得很稳,背挺得很直。

哪怕都这个样子了,给人的感觉也永远是可靠的。

“北边战事频繁,朝里没有半点消息,京中暗线说看见圣旨连下十三道往益州去了,颜平莫不是想征用唐梨酒的私兵?”

陈渊海没有答话,唐梨酒来过信,太子殿下要唐家那小子保密,唐梨酒却是个大嘴巴,不经意间就让他瞧出了破绽。

那些圣旨冲着国师来的,太子殿下拦下圣旨,就是不想让国师回去那虎狼之地。

然……陈渊海很清楚一件事情,他是国师的人,不是太子的人。

更清楚的是,国师究竟是怎样的性格。

他其实也不想让沈长清去犯险,最起码……让他多恢复两天。

所以他没有主动提起,可如今沈长清过问了,他就不能再隐瞒。

他知分寸,明事理,不意气用事,私情都压在心底,所以他成为三河的总管。

“圣旨上只有一件事,让您尽快回京。”

沈长清手顿了一下,脸埋在暗处,看不清神情。

“是吗”,沈长清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悦,“颜华池是真的出息了。”

“我让唐梨酒带着太平教去益州帮忙,他就这般帮颜华池胡闹?”

“是”,陈渊海暗道,国师生气了,都直呼其名了,唐家那小子要倒大霉了。

沈长清却没再说什么,神色也没什么变化,“这边的事交给你我放心,我明日就下山,后续我不再过问,有什么情况你们自己拿主意。”

“嗯”,陈渊海很快应了,这些手段其实对商人来说,都是比较常用的,他早已得心应手。

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沈长清的身体,但他并不劝。

陈渊海很清楚,沈长清柔软温和的性情下,深藏的是怎样的说一不二。

他的退让,仅仅是觉得没必要计较,不是什么大事,容忍一下也没什么。

但他一旦做了什么决定,就很少有人能改变他的意思。

所以陈渊海从来也不劝什么。

陈渊海把后续的事跟许祎交代了一下,然后搬了木椅坐在沈长清榻前,有一搭没一搭陪沈长清闲聊。

沈长清一边答话,一边不停写写画画。

那是北域疆图,从哈尔到天山,画了红圈,这一圈,就是胡虏年年侵扰之地。

从天山一路南下,有四座城池被打了叉,这四座,就是往年不曾被劫掠,今年新增的。

“胡人的举动有些反常”,沈长清用黑笔画了一条弧线,“联系北域的人,让他们带这条线上所有百姓往内地迁居。”

陈渊海看过去,大吃一惊,“这条线……有一州四十七城!您……”

“迁居”,沈长清抬头,重新强调了一遍,没有过多解释,“等外贸的人回来,找个小掌柜问问,最近北方诸国有哪些跟胡人走得比较近,胡人的大可汗新的宠妾是哪个国度的。”

“您是认为……?”

第74章 他必须习惯隐忍

“我问你, 天齐底蕴如何?”沈长清平视陈渊海的眼睛。

“胡人再怎样侵扰,也不敢过天山,因为那是天齐的底线。”

沈长清耐心解释, “如今它不光越了雷池, 还在继续南下, 你觉得有几种可能?”

“那些蛮子要入主中原!”陈渊海其实隐隐有猜测, 只他此前一直觉得不可能。

天齐,已经三千年没有打过大仗了。

而胡虏骑兵个个凶神恶煞膘肥体壮。

除了边塞守关将士, 天齐士兵在蛮夷眼中恐怕与纸糊的没什么两样。

“我猜北域各国还不知道我下山的消息”, 沈长清叹息, “他们的野心,千年来从未有一刻消停, 如今按捺不住了。”

“我想, 他们大概是这样说服大可汗的:长清君千年不下山, 说明他早就死了, 天齐隐瞒这个消息数千年,让我们跟孙子一样伺候它给它上供, 你能咽下这口窝囊气吗?

“我们诸国联手南下, 天齐养尊处优惯了, 必能打它一个措手不及。”

“胡人身处落后的大草原, 没有条件让他们去学习, 他们的思想会很简单, 只知道蛮干,所以你们叫他们蛮子”,沈长清轻轻眨动睫毛, “但我从来不这样叫,说到底, 他们也算是天齐的子民,他们是长生天的儿子,得天独厚体质比中原人强一些,因为常年放牧防着野兽,在骑射和勘察等方面要比中原人强很多。

上一篇: 二臣贼子 下一篇: 庶女进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