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徒儿总想弑师(143)
“米酒不醉人”,颜华池抚开沈长清的手, “别管, 就要喝。”
沈长清松手, 却没缩回去, 转而攥住徒弟衣袖一角, “华池……”
他看不见少年仰头的动作, 却能听见那喉头滚动的声音,那唇角许是淌了汁液下来,一滴滴滑入结实胸膛
“华池……”他攥着那袖子不松, 微微拽拽,再拽拽。
“您这是在跟徒儿撒娇吗?”颜华池把杯子换到右手, 左手探下去,搂住沈长清盈盈一握的腰肢,“不听,没用,别管,就喝。”
在沈长清皱眉之前,颜华池左手继续往下,然后手指曲起,轻轻挠了挠。
少年低声,“让您也尝尝/欲/火难耐的滋味儿……”
“不像……”
“不像话”,颜华池与他同时发声。
“大逆不道、没个规矩,华池啊,你怎就这般放肆,这般没脸没皮?谁惯的你,嗯?”
沈长清就沉默。
“谁惯的啊?”他笑眯眯的,脑袋一点点凑近沈长清,“为什么不敢说话?为什么不敢看我?”
沈长清很快掀开眼皮,“是我……”
那语速实在飞快,颜华池便凑更近些,“听不见。”
“是我……”深吸一口气,沈长清将手中袖子攥得更紧,手指指腹泛白泛青,手背筋骨分明。
沈长清另一手想摸摸颜华池脸,却忽然想起来还在宴上,便于半空停顿。
温热的小手捉了他的腕,拉着他的手,贴上自己的面皮,“还惯吗…”
“惯……”是一声叹息,“惯你,好像已经成为习惯……”
于是那笑容便真切了几分,颜华池将两盏酒壶推到一边,“好,这皇宫里的酒口感反正着实不怎样好,徒儿陪您喝茶吧。”
“嗯……”沈长清松开手指,忍不住笑了笑。
好像几千年到头,也没有这两天的笑颜多。
沈长清想,他其实是一个不拘言笑、不讨喜欢的人。
年幼的时候,没有机会让他玩乐,甚至连诉求都该压缩到最低最低。
他是一个不该出生的人。
年少时,夫子对他严苛,一举一动该怎样做,笑起来该弯几分弧度都有定律。
然后便是起兵。
他无甚野心,只是颜柏榆要去做,他也就跟着反了。
那时候要操心的事情又太多,那些一刻不停的生死离别让他一天比一天更沉默。
后来呢?
好像,也从没有什么开心的事。
于是淡然了一辈子,把自己的人生都过得无所谓。
临到快走了,才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正常人。
喜怒哀嗔啊,这东西很难得吗?
于他是难的吧,他就是一个老旧的木偶,有人需要,他就动一动笑一笑,没人需要,他就在角落里蒙上厚厚的灰尘,枯朽尘封的心只会等待下一场阳光下的木偶戏。
听着人们说,长清君怎样怎样的时候,他心里不会有一丝波澜。
好像那个长清君,叫的不是他自己。
这漫长终于快走到尽头的一生,大部分都是灰暗的。
许是苍天垂怜,最后一段路上开了点洁白的小花,墨绿的藤缠绕上干枯的老树,老树不会再生新芽,可这青藤的花,已足够他走得无憾了。
眼角缓缓滑过一颗泪珠,而沈长清一无所觉。
会不舍吗?曾经是不会的。
可偏偏,夕阳映照下,那朵泛金的白花,叫他有一点点眷恋了。
没有来世,没有余生,活着的时候甚至没有自我,有的只是将心血榨干,化作春雨撒向人间。
人间送他的这朵花啊,大概是唯一明明摆摆着,愿意属于他的东西吧?
酒过三巡,话叙得差不多,颜华池收好圣旨,换好腰牌,即刻就要走马上任。
北域局势,刻不容缓,再耽误不得了。
沈长清站在城墙上,听着马蹄远去,颜平于他身侧伸出一臂,“走吧老祖宗,寡人扶您。雏鹰啊只有离开巢穴,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
沈长清轻轻点头,将手搭过去,下城墙的台阶多,不慎摔了不要紧,若叫颜平看出端倪就不太妙了。
“只怕等着他的未必是磨刀石”,沈长清慢条斯理道,“你走慢一点,这么急,赶着去找死吗?”
“老祖宗这心偏的……”颜平撇撇嘴,“平民的待遇都比朕好。”
“颜家本自平民中来,属于众生之一”,沈长清沉声道,“只是他的后辈总是忘记这一点。”
“我为何这般待你,你心里没有数吗?”
“朕怎么了”,颜平嘟起嘴,“朕已经足够勤政爱民了。”
沈长清没说话,只管往下走。
“相较而言”,颜平补充。
“广福三十三年”,沈长清平静道,“史载。”
“天降异象,南阳大灾,瘟疫带走了四千人命。广福帝气急攻心,驾鹤西去。”
“有传言人心可解病灶,于是乡里竞相易子,剖心而食”,沈长清忽然站住脚,“颜平,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大疫之后,太医院到南阳,不曾见到一个活着的病人,南阳县令甚至却连一具尸首都拿不出来,没有病例给他们分析,最后他们只能无功而返。”
“朕怎么知道呢,这事不是皇兄管的吗?可能都被那些愚昧迷信的贱民吃了吧。”
“南阳其实没有瘟疫”,沈长清忽然冷笑,“南阳是闹了鬼,那鬼到处散播不详,县令则配合传着谣言,死的那数千人,去往何方,用做何处,为了何种目的……”
“颜平”,沈长清抬手,从颜平小臂上移开,前面已没有台阶。
“司天监说的那些话,是你指使的。是你坐实颜华池灾星名头,然后亲手将昭阳送进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