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徒儿总想弑师(28)
“朝廷的人还来吗?他们什么时候来?”接过碗的是个抹着艳红唇釉的女人,她犹豫了一下,直接把碗给了后面的姑娘,“他们若不来,这点药其实也无济于事。”
“我们最后都会死”,女人的话让众人都沉默了,但她接着道,“我是被玷污了身子的人,活下来也会受尽冷眼,而你们多撑一天,也许就只是一天,便能生还。”
沈长清深深皱眉,难抑眼底心痛。
“请开城门,朝廷的人,已经来了。”沈长清快步上前与那汉子交涉,“我身边这位,就是来接班的新任州郡。”
那汉子还在踌躇,如今颜华池任命诏书还未下达,难以自证身份。沈长清只得掏出太祖令,他高声道,“我乃初代国师,医药粮草已经在来的路上,工部不日便到益州,沈某恳求诸位坚定活下去的信念,沈某……不胜感激。”
汉子的坚强,在知道后援即将到来的这一刻,终于绷不住了。
“益州州牧,钱开承,见过长清君!”汉子抬手抹泪,揩了一胳膊鼻涕,“开门!快开门!我们有希望了!”
“是长清君……是沈仙人来救我们了!神仙下凡了,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悲郁的氛围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的希望!
沈长清向着众人拱手,“承蒙厚爱,但与你们并肩作战的,将是我的弟子,你们的州郡,素秋。”
“沈某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解决。”
益州之患,起因在宣河,水利有工部,疫情有太医院,起义者的招安及诸多事宜,则需要颜华池来统筹安排。
而他,要深入益州腹地,那里的灾情更加严重,那里的危机更加凶险。
小凶已成,内地必将殍尸遍地,流血千里。
与诡异不同,小凶的鬼域自成一方天地,进入其中,一切与现实无异,诡异好似观望别人的梦境,但小凶……
是直面自己的不堪。
甚至于,会渐渐改变了认知,遗忘了自己是否在梦里,从此迷失自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这一次,他绝不能带颜华池。
“华池,他们的命就寄托在你肩上,你务必小心行事”,沈长清最后交代了颜华池一句,“等我回来。”
第17章 水清无鱼,有我没你
沈长清独自一人往流散的人群逃出来的方向逆行。
钱开承眨了下眼,那位仙人就已出现在百米开外,再一眨眼,沈长清就不见踪影。
“仙术……这么神奇的吗……”
身高八尺的汉子挠了挠后脑勺,看向颜华池,“素公子最好扯块布做面罩,别粘上什么不好的东西。”
颜华池目送沈长清消失,神色一转,那周身气质瞬间就变了。
沈长清在时,他光华内敛,沈长清不在,他锋芒毕现。
颜华池轻轻抬手,一根小小的墨绿藤蔓自他掌心抽条,藤蔓上没有刺,是柔软的叶片。
叶片散开,飘进众人的额头。
颜华池笑,“这仙术如何?”
那根藤蔓枯萎了,小孩子停止了啼哭,发烧的人只觉脑袋前所未有的清明。
“这术法啊,师尊管它叫移花接木”,颜华池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这藤蔓遭了瘟,替你们丢了命,你们得好好谢谢它才行。”
不明所以的百姓立刻感激涕零起来,钱开承因为站得近了,才察觉到不对。
素公子手上的伤口……怎么愈发狰狞了……
像是纳了毒素,这血紫过了头,就发了黑。
藤蔓只是媒介,那么,是谁收容本该属于他们的负累?
钱开承肃然起敬,下定决心要好好协助这位为民着想的州郡大人。
“既然诸位疫病已退,就请离开益州”,钱开承看着百姓出了城门,吩咐守卫看好关卡,对颜华池道,“益州府暂时不好过去,请州郡大人将就一下,移步到那边帐中交接公务。”
沈长清并不知道他徒弟干的好事,他这会正一心往宣河赶。
越往里走,这空气反而越干燥了,没有想象中水淋淋的场景,也没有看见尸体。
益州最繁华的城池,是益州府所在的太宁城。
那里嘈杂声依旧,宣河绕城静静流淌,夜色倒映进水中,于是地上便蜿蜒了璀璨的星河。
城门开着,来往的百姓穿着古朴的服饰。
太宁没有宵禁,这是个不夜城。
阑珊的灯火星星点点坠在树梢,桥头,还有姑娘公子手中。
一儒生手执书卷,头戴纶巾,笑问,“客从何处来?”
沈长清回之以一笑,道,“从外面来。”
“外面?”儒生摇摇头,“我看你是用功过了头,读成书呆子了。什么里面外面,你从外面来,那这里是哪里?”
沈长清低头,自己已然也着了灰衫,手上捧的正是与那儒生一样的书。
“这里,是我的梦”,沈长清翻了翻手里的书,熟悉的记忆涌上心头,他喃喃,“柏榆,这也是你的梦。”
崇德元年,太祖与国师求学于润宁。
后来润宁改了名字,如今叫太宁。
——柏榆,沧海桑田,我们终究再见。
——在梦里。
“长清,你没发烧吧?说什么胡话呢?”
彼时他们正当年少,穿着学堂统一的灰衫大褂,颜柏榆褂子最上头的盘扣头儿被他弄散了两颗,他紧了紧自己衣领。
“没发烧就回去帮我把扣子缝了,不然明日夫子再骂我衣衫不整,我就说是你害的!”
“嗯”,沈长清应了一声,顿时收获了好友的探究目光。
“你还会应人?平日里不是总跟个锯嘴葫芦一样闷不吭声么,难不成你真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