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徒儿总想弑师(68)
但他到底是忍住了笑意,走回原先的位置,拿起桌上的茶杯,挑了个离徒弟远的地方,走过去坐下捧着茶,一边喝一边看戏。
看了一会,见谢三财还是不起来,料想是这人钻了牛角尖,没明白徒弟的言下之意,颇有耐心开解道,“行了,地上凉,谢教主还是赶紧起来吧,牛驼山伤天害理,沈某不会放过它,至于颜平——”
“他挡了我徒儿的路,我这个做师尊的,总是要替华池扫清这些障碍的。”
沈长清的神情温温和和,说出来的话可一点不温和。
“他要是不识趣,沈某就只好请他死一死了。”
谢三财在某一个瞬间,忽然觉得这师徒俩简直一路货色。
不愧是一脉相承的失心疯。
怎么说呢……就……活该他俩天生一对。
疯得厉害点的那个朝轻点的那个招招手,似乎完全忽视了谢三财。
“坐太远了…师尊最好过来点。”
那人笑眯眯的,屈起两指敲了敲身旁的椅背,“自己过来,或者,我过去。”
第41章 若你肯入宫为后
沈长清没理, 对于自家徒弟时不时抽疯这件事情他已经习惯得不能再习惯了。
良久,他斟酌了一下字词,委婉道, “你们……上山后的情况如何?”
等听谢三财讲完, 沈长清出了会神, 隔了好一会才回道, “谢教主还是操之过急了。”
谢三财走过去,挨着沈长清坐他右边, 和早就溜到左边的颜华池一起, 三个人围成一个小圈。
“以我之见, 不必跟他们硬碰硬,从内瓦解便可”, 沈长清认真分析给两人听, “牛驼山目前的首领当家做主已有多年, 他的铁血手腕必然引起内部很多人的不满。”
“由于胡万镇压他们太多年,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故此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此时, 我们需要给他们一点希望, 一点……让他们能看到胡万下台的希望。”
沈长清并没有明说, 但谢三财又怎么会听不懂?
此前定有人反抗过, 但都被胡万无情镇压, 这就使得剩下的人被震慑住了, 只得无奈听话。
那么,如果现在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人,他不需要有能够碾压胡万的实力, 只需要让牛驼山的一部分人看到他有超越胡万的可能,就可以让牛驼山内部分裂成两个派系, 从而加剧内耗。
沈长清看得很明白,这个事情只能他去做。
整个太平教现在只有他和四当家没有正式跟牛驼山打过照面。
问题是,怎么合理地加入牛驼山,又不让胡万起疑心。
沈长清这一想,就又沉进去了,他考量的东西很多,从如何打入内部,到后续怎样收买人心都想好了。
虽然想的不少,但其实也就须臾功夫,沈长清抬眸扫视两人的脸,谢三财倒没什么意见,唯独颜华池像是不高兴又不好说什么的样子。
沈长清便向他投去温和目光,轻声,“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沈长清凝视着颜华池,所以也能清晰看到自家徒弟面容上的情绪变化。
那人眉毛似乎是皱了一下,眼底闪过寒光,转瞬即逝。
“直接灭不行吗?”颜华池猝然开口,把每一个字都咬得很重,“我一人一夜足矣。”
于是沈长清也跟着皱了眉,却还是尽量温声道,“不行,你那法子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为师不同意。”
说到这里,沈长清想起来,自己分明早已帮徒弟驯化了阴水,可如今这荆棘又是怎么回事?
沈长清眉头越皱越紧,然后忽然豁然开朗。
好像确实是不太一样。
从徒弟影子里流出来的,和从他身体里钻出来的区别太大,似乎并不同源。
为什么前者似棉花一样柔软,后者却长了会反主的刺呢
颜华池身上的谜团有点多,沈长清一时也理不太清,索性作罢,等往后再问也一样。
他认认真真跟徒弟讲着道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胡万此人阴险毒辣不择手段,硬来你会吃亏。”
“为师去跟他周旋”,沈长清努力想说服徒弟,“我毕竟有经验一些……”
从前他跟着太祖打天下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潜伏在敌营过。
那一战还未开始,沈长清就提前策反了敌方至少四成的兵力,颜柏榆不费吹灰之力便把敌人将领头颅挑于马下。
颜柏榆能得天下,不仅因其智勇双全,更重要的是其会用人。
最早跟着颜柏榆的开国元老,每一个都处在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上,大展身手,为太祖平定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国之后,那些人又各司其职,大兴改革,吏治从此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若是颜柏榆,此时早已同意让他去了。
因为无论何时,颜柏榆都会相信他,相信他能办好事,相信他能平安归来。
为君之道,用人不疑。然世上君主多只参透了一半,只知道不怀疑,却不知道信任。
不怀疑与信任是不一样的。
不怀疑是不猜疑所用之人是否会背叛。
信任是相信他有胜任这些的能力,然后放心把事情交给他去做。
颜柏榆会担心他的安危,却不会阻拦他一展宏图与抱负。
但颜华池不同,沈长清眼见着徒弟又弯了眉毛,挑眉笑,“外人在,徒儿不好说,但想必您自己心里清楚。”
目光落点在他胸口,对应着他背后的伤。
沈长清眨了一下眼,很突然的,就有点心虚。
他垂眸,长长的睫毛盖住下眼睑,“我没事……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