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的课被我上了(158)
两人也没有跟苏怡客气,尤其是顾清洲,直接戴上围裙就进厨房帮苏怡的忙。苏怡从一开始就把顾清洲当作了家里人,也不会那种虚假地推辞,两人在厨房里有说有笑的,配合得还十分默契。
开放式的厨房,坐在外面的苏峙能清楚听到厨房里的声音,看着这两个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人,心里别提多么温暖了。
花好月圆。
人团圆。
然而,在苏怡家里有多开心,第二天踏上回港上的路时,苏峙心里就有多不舒服。
他是矛盾的,是纠结的。
一方面,他自然渴望着家庭的温暖。可另一方面,想起以前的种种,他自然是无法释怀。
顾清洲看出了苏峙的犹豫,一手开着车,一手拉着苏峙的手。苏峙回握了一下,就松开了,示意顾清洲好好开车,自己没事。
四个小时的车程,顾清洲已经很熟悉这里。但恰好国道上修路,下了沂河桥后,导航显示让顾清洲从一个小学附近绕一下路。
港上镇说是个镇,但地方并不是很大。下面村又多,考虑到孩子们上学的问题,除了一些大的村庄有自己独立的小学之外,其他附近的都会统一到港上小学上学。所以,本来学校是建在镇中心的,后来在苏峙上五年级的时候,就搬到了偏南的地方,可以距离其他村更近一点。
港上是有名的银杏之乡,有一座非常出名的银杏湖,这个小学就靠这个景区很近。
顾清洲按照导航的指示左拐右拐,遇到的都是小路,所以开起来比较仔细一些。
也正是因为慢慢悠悠地开,让顾清洲看这附近的景色,是越看越熟悉。
要说之前还有些印象,这一次,可是全部都记起来了。
“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来过这里?”顾清洲问。
“我知道啊,你不是来找我的吗?”苏峙也想到了什么,准备先装一装傻。
“谁说那事了,不过你下次再那样乱跑,我肯定不会找你!我是说我上学的时候,跟朋友来过这里。喏,就是那个小学。当时我们好像是想去银杏湖的,不知道怎么就走错了。我还记得,那天的雨下得非常大。我们俩找个小商店避雨,就听见一群人在打架。”
“你都不知道被打的那个小男生有多么厉害,拿个板砖就要往人家脑门上拍。”
“哦?是吗?那后来呢?”苏峙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
后来啊,后来雨停了,但苏峙心中的雨并没有因此停下。虽然那个大哥哥把几个人都赶走了,还要带自己去医院看伤,但他手上的那块砖依旧握得紧紧的。
他知道,没人能保护得了他,只有他自己。
“好了小朋友,他们都走了,把砖给哥哥好不好?你要不去医院的话,咱们找个地方,我帮你处理一下伤口?”
已经成年的顾清洲,站在还上小学的苏峙面前,真的就像一个大人在哄小朋友。
雨还在下着,打在头顶的雨伞发出噼啪的声音。苏峙抬起头,看着蹲在自己面前的顾清洲,最终点了点头。
附近有家药店,好友进去买了碘伏棉签和创可贴,顾清洲在外面的椅子上帮苏峙擦着脸上和身上的泥水。
有个地方破了皮,擦的时候,苏峙疼得咧了下嘴。但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一句疼,甚至连眼眶都没有红过。
“他们为什么打你?”
“抢了我的东西,我想要回来。可我打不过他们,只好拿板砖。可拿了板砖也打不过,只能挨打。”苏峙的话没有什么起伏,就像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
顾清洲给苏峙擦手的动作忽然就停了。
不用猜,面前这个孩子的家庭一定不幸福。这是顾清洲听到那些话时,内心最直接的想法。
“如果不想挨打,那就努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强大的人?”
这时,好友买好东西正好从药店出来。顾清洲接过他手中的棉签和碘伏,小心地拧开蘸了蘸。又小心地,仔细的,一点一点地按在了苏峙脸上的伤口上。
“对啊,强大的人。你看看这个哥哥,”顾清洲指了指自己的好朋友,“他是学体育的,他的愿望是当一名体育老师,看看锻炼的一身肌肉,这就是强大的人。”好友也很配合顾清洲,举起自己的胳膊给苏峙展示自己的肌肉。
“体育老师?那哥哥你呢?你也是学体育的吗?”
“我不是,”上好药后,顾清洲又轻轻地给苏峙吹了吹,然后接着说:“我呀,可不像这个哥哥这么厉害,所以还是需要他的保护的。”
“所以啊,我还是很希望你可以成为一名勇敢的人的!”
记忆中的雨停了,两人的回忆也到此结束。
“那如果那个小男孩现在就出现在这里,你还能认出他来吗?”苏峙问顾清洲。
“怎么可能呢?都快十年了。”顾清洲看着右边,路越来越窄,他开得更加小心翼翼。
确实,那个时候的顾清洲应该刚上大学,还戴着眼镜,打扮上也土土的,跟现在的顾清洲简直就是两个人。所以,苏峙根本就没有认出来顾清洲。如果不是偷偷看到他房间里自己当时留给他的纸条,也不会知道顾清洲就是当年救了他的那个大哥哥。
当时,顾清洲给他处理好伤口后,又去了一旁的商店给他买了吃的。当时他的右手因为一直握着板砖,留下了几道深深的痕迹,让他的字写得歪七扭八。
“谢谢你,大哥哥,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你口中勇敢的人。”
前面有修路挖的一条小沟,镇上的人为了方便车辆经过,依据大部分车的距离,放了两块厚实的铁板起到了临时桥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