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酲(147)

作者:晕晕雀子 阅读记录

“……”

齐灏南拿她没辙,朝酒保多要了一个杯子。

对方看他的眼神活像情敌,到嘴的鸭子飞了。

他恍若未觉,径直给她满上。

芙提照单全收,一股气倒进胃里。

齐灏南看得头痛,“现在可以说了?”

“再给点。”她扶着脑袋,还笑得出来,“嘿嘿。”

他们是傍晚才到达苏黎世的,见证了一场醺红落日,都不似眼前她绯红的脸蛋美艳。

可被这小混蛋骗了半瓶,也没能从她嘴巴里撬出什么话来。

站在孤零零的瘦弱街道,偶尔开来的汽车没有一辆能够载他们。

齐灏南背着吉他,芙提背着自己疲惫不堪的身体。

突然她就在绿灯面前蹲下来,面对斑马线感到迷茫。

鸣笛声和风声里,齐灏南听见她小声说。

我还是太年轻,太理想主义了。

以为爱、陪伴是永远的,是无限期的。

当它分解、被割碎,露出它会消失的本质和保质期时,我的主义,顺带着我一起崩塌了。

他知道,这话芙提不是说给他听的。

而是说给自己。

老式打火机的释放会有金属摩擦的声音,他中指上带着的骷髅戒指和细长烟支在漆黑夜幕里,都会发光。

说了什么人生大道理?齐灏南自己都忘了。

只记得芙提抬起头,又问了一个问题。

“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会变。”

“大家都会变的,你也是。”

“倘若我说我不会呢。”

“那你自讨苦吃。”

“我想留下来。”

“没人能留下来。”

第102章 回忆

“记得吗?”

齐灏南靠在一旁的铁杆上,单手插在兜里。这个视角看芙提,只有小小的一只,仿佛一个掌心的大小,就能把她全部握住。

“那时候你在匹兹堡拍戏,我去找你。”

“记得啊。”她只是醉了,又不是失忆了,“那时候还是冬天,我说想吃烤红薯,你居然只买了一个回来,还要和我对半分。”

他气笑了,“拜托,大小姐,我说了只剩一个。”

何况在那样的地方,找一个中国式的食物,何其不易。

芙提不说话了,拍拍膝盖站起来。

蹲了太久,眼前发黑,头脑却很清醒。

“打个车回去吧。”

齐灏南掏出手机,拨的却是乐队成员的号码。

那头接的很快,他说得也很快。在美生活这么多年,齐灏南的英语流利得堪称母语,还带着纽约的口音,芙提只能拼凑出几个词,例如“来接我们”、“借车给我”。

他挂了电话,就问,“明天一起出去玩?”

这样的话在过去,她的耳朵听过无数次。

像无数次他抱着吉他要来她家练琴一样,秦懿昧着良心夸他,芙提蒙着被子想睡觉。

太熟悉了,又好像很遥远。

“好啊。”

反正也是一个人来的。

他们站在路口等待救援。

芙提突然问,“从中国到匹兹堡要多久?”

齐灏南想了想,“问这个干什么?”

“没什么。”

一直到上车,芙提没再说话。

齐灏南看着她上楼后才驱车离去,浑然不知上一秒才答应他明早出发,今天早点休息的人,一进门就瘫倒在地上。

芙提的十指深深地插进乌发里,眼睛盯着铺着波斯地毯的地面。

绒毛好像都扎进她的眼睛里。

涩疼又难忍。

酒精还留在胃里,翻涌着酸意扰乱她的神经。

放在一旁的手机却在她最不愿意面对现实的时候亮起,黎慈的回复就像是一柄长刀扎进她的喉口。

“她叫段望舒,是段总的女儿。”

好像叫人突然吞下一块厚玻璃,还不准嚼碎。

百度百科能搜到照片,却搜不到一点有关于她和段昱时的关系。

她早该猜到的。

那样相似的眉眼、气场,那么多的意外、巧合……段昱时在附近的出现,段望舒凝视她时的打量,这一切。

这个曾经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被她祝愿过、并渴望着能够见上一面的人,在三年后的某一天里,竟然已经和她意外相遇了。

并且离她这么近。

一种无力的宿命感涌上心头,带着冰冷的刺骨痛意,攀着脊椎在提醒她什么叫造化弄人。

芙提擦了擦眼泪,已经看不见黎慈发来关心的对话框了。

她脑子里全是那天误入了房间后,一张张被自己捡起的机票。

被划掉了目的地,却还是能看见降落地点。

段望舒的人生履历,除了家庭关系几乎都能查到。她确确实实在美国定居过许多年,却一直都留在拉斯维加斯。除了工作或度假,几乎不会离开这座城市。

可段昱时的航班却五彩斑斓。匹兹堡、波士顿、圣安东尼奥……他都去过。

最常去的是纽约。

而芙提在那里住了整整三年。

她当时不敢细看,视线匆忙掠过,把所有疑问装进肚子里。

可每一张都从她的手指上经过,她又怎么会拼不出机票上的姓名。

最后的“时”字,心声还未念出拼音,就被她胆战心惊地压回书页里。

好像没有完整地看见这个名字,就能推翻呼之欲出的事实。

这个房间里,一样的衣品,相同的气味,无异的字迹,谐音的姓名,都不能证明什么。

那本《了不起的比尔盖茨》封面印着的名人画像仿佛在嘲笑她的自欺欺人。

可原来她姓段。

答案已经不能再明显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