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尽春和(143)

作者: 希戎 阅读记录

傅雪尽眼睛一亮,立刻给方顺英打电话。

“英姐,我拍完《观沧海》拍什么?”

“拍完《观沧海》你不是要休息吗?”

“是吗?那你没给我物色下一部戏了?”

“……我倒是想。”

方顺英忽然吞吞吐吐,“问题是……”

“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萧总说要给你休息一段时间。”

言下之意,没有得到萧和宇的允许,方顺英完全不可能擅作主张给傅雪尽接工作。

傅雪尽后知后觉,想起来自己正需要时间,和一个不会跟她结婚的男人,谈一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姐!”

周杳不客气地推门而入。

傅雪尽回神,先结束和方顺英的通话。

“噢,那就到时再说吧。”

“你一个人躲在这里干什么,跟谁打电话呀?”

傅雪尽无奈道:“你不知道先敲门吗?”

然后,出乎傅雪尽的意料,周杳“噢”一声,鼓起腮,老老实实转身走出休息室,带上门,敲了两声。

傅雪尽微愣,“……进来。”

周杳再次推门而入,傅雪尽打量她一眼,就像在看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奇怪的人。

周杳似乎明白傅雪尽的疑惑,在她对面坐下来,一本正经说:“我现在要当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傅雪尽摸不着头脑,半信半疑道:“真的?”

周杳反客为主摘了桌上的葡萄,边吃边说:“你没发现我现在真的变好了吗?”

傅雪尽幽幽捧场道:“是有一点礼貌了。”

周杳挑眉道:“没错。以前我就是在学你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样子,现在不学了。”

傅雪尽:“……”

周杳继续说:“上回在训练的时候,刘总来看了一下,就给我提了建议。她说我长得也还行,有辨识度,笑起来也是讨喜的,就是风格搞错了。她看得出来我在学你,说我的姿色不足以支撑我学你的德行,所以我才会出道至今都没什么水花,人缘也不好。”

莫名其妙变成文明礼貌的反面,目中无人、嚣张跋扈,傅雪尽沉默了。

“她说我可以试着多笑笑,打造一个随和、亲切、可爱的形象。所以,我就开始改变我自己,不学你了。时间虽然不长,但很有效果。昨天的开机仪式之后,我多了几千个粉丝,都在评论里说感觉我变可爱了,又叫我妹妹,又叫我女儿。”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杳的笑容终于有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天真灿烂,带着夏日的清透和明媚。

傅雪尽哭笑不得,点点头,“那就好。”

周杳盯着傅雪尽的脸,一字一句说:“之前我真是蠢,以为学你,就也会像你一样大红大紫。我妈也是这样教我的。还好这回碰到刘总,她提点了我。”

看到周杳变得积极向上,傅雪尽也是替她开心,欣慰道:“那你可得好好谢谢刘总。”

周杳点头如捣蒜,又犹犹豫豫问:“姐,你说……我有没有可能可以签到海纳?”

傅雪尽微微惊讶问:“你想签到海纳?”

周杳果断点头,“我肯定想啊!你看人家刘总的能力,再看他们那两人……他们哪有什么能力?就是靠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不说,我年少无知的时候,他们不仅不保护我,还把我推给郑绍钧,让我要嫁给他。”

说到此,周杳明亮的眼睛变得黯淡,“我现在学聪明了,我知道郑绍钧根本不会娶我,就是把我当成泄欲工具,玩腻了就扔掉。他们其实也该是知道的,但还是把我推给郑绍钧。我被郑绍钧甩了,他们就骂我不争气。”

傅雪尽垂眸,在她得知周杳跟了郑绍钧的时候,她在心里唾弃周传宗和蒲漫卖女求荣,对周杳也有一丝同情。

不过那时的周杳还没开窍,无知得很,真以为自己会嫁进郑家,也会名利双收,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而傅雪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因此同情归同情,她没有多管闲事。

“我已经受够了。姐,我现在的目标很明确,我就想当大明星,自己风风光光的,像你一样。我不想再被男人玩弄了,我也不想再和他们两人捆绑在一起,不然……”

周杳心知肚明地揣测道:“我不知道以后他们会不会把我推给别的什么男人……”

傅雪尽听得直发愣。

连周杳都知道要自己风风光光的,不想再被男人玩弄,而她自诩比周杳聪明,却明知萧和宇只想玩弄她,还顺流直下。

这一刻,听到周杳还在说“像你一样”,她不免心虚了起来——

她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好榜样。

“姐,你能不能帮帮我?和风应该是不会要我,但是海纳,刘总那里,你能不能帮我说句好话呀?刘总很喜欢你的,你要是能帮我说句好话,她可能就会签我了。”

周杳把希望寄托在傅雪尽身上,她相信刘晓慧会给足傅雪尽面子,因为她听说了——整个《观沧海》剧组,傅雪尽权力最大。

傅雪尽可以指定导演,指定男一号,指定摄影……

“姐,你干嘛不说话了?”

“啊?噢,知道了。我会推荐你,能不能成就……”

周杳喜出望外,“肯定能。”

“也不一定。”

“你都不知道刘总有多喜欢你,说到你,根本就停不下来。”

“……不是她说我目中无人、嚣张跋扈吗?”

“对呀,但人家那是在夸你,还说我东施效颦呢。”

“……”

见傅雪尽不信,周杳自顾自说:“刘总说你能大红大紫,不是因为你的性格,是你的相貌、身材、气质,又说什么你这样的姿色就该有这样的性格。还说什么美人也分两类,一类是傅雪尽,只有一个,可遇不可求,一类是其他人,要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