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许愿糖(98)

作者: 红心柚子核 阅读记录

--

“我后来才知道,我和黄北星走了以后,老师又喝了不少酒。”宋知遇缓缓地弯下腰,用双手掩面,“刘自秋的学生送他回去的时候觉得他状态不太对,但他害怕担责任,硬着头皮把老师匆匆送回家后,就立刻离开了。”

从孟士安回到家,被吵醒的札秋池发现他不对劲,再到救护车到达。

这中间耽搁的时间太长了。

“我一直在想要是我当时坚持回去接他,是不是老师就不会离开。”

他明明知道老师酒量不好,明明知道老师一生钻研学术,没有办法圆滑地拒绝别人的劝酒,明明知道老师为了那个挂靠名额再不愿意喝也会喝……

“不是你的错。”姜郁眼眶红了,“没人能预料到这种事情的发生。”

“是,我知道。”

道理宋知遇都知道,但他还是没有办法停止自责。

“我那天喝了酒以后很困,老师让我不用去接,我就睡觉了。”

如果他没喝酒,没睡着,他起码会打几个电话确定老师有没有平安到家,起码能第一时间发现他的不对劲。

那日早晨,宋知遇赶到的时候孟士安的遗容已经整理好了。

黄北星跪在遗体旁哭得不成样子,札秋池抱着她给她擦眼泪。

札秋池没有怪他们。

她说人各有命。

起码孟士安离世的时候是开心满意的,他会觉得自己为学生争取到了名额,两个他最喜欢的学生都可以继续跟着他读博了。

“要是不想让你们老师走得不踏实,就别自苦。”札秋池握着他们俩的手如此说道。

孟士安和札秋池没有子女,一众学生帮忙张罗葬礼的一切事宜。

出殡那天,孟士安的骨灰是学生们轮流捧的。

札秋池说在古代的传统里,骨灰盒要由长子或者长孙来抱,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既然她和孟士安无子无女,那么就由学生们来捧。

孟士安一定也希望他的学生们继续他的研究,将他一生的心血延续下去。

……

后来,孟士安手下的研究生们被分去了学院的其他老师门下。

宋知遇被挂在副校长名下,副校长专注行政工作之后就不做项目了,他让宋知遇去了另外一位年轻的小导那儿做课题。

黄北星被刘自秋要过去了,让她做一些横向的课题,尽管她不太愿意,但也没有办法拒绝。

原先孟士安的实验室被另外的一位姓齐的老师接手,原本以为课题会继续研究下去,但寒假过后,宋知遇他们回去以后发现实验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孟士安带着他们熬了几年做的所有实验模型都被搬走了,他们调试过无数次的仪器和设备被换了一批,数据库也被格式化了。

“齐明德说这个课题进度太慢,没有继续的意义。”

课题进度确实停滞了一年半,但在孟士安离世前他们刚找到了突破口,准备深入下去。

几个博士师兄师姐正准备寒假后和新老师聊这个方向,谁知道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大家几年的努力就全都没了。

“大家那段时间都很迷茫,努力了几年的东西一下子被清零了,就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了。”

虽然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导师门下,但几乎所有人都还盼着能有机会将那个项目继续做下去。

他们想把项目做出成果,想给天上的孟士安看。

但没有机会了。

“后来齐明德在顶刊发了一篇论文,模型和数据是从孟老师那个课题里扒下来的一个板块,他整合了一下就中了顶刊。”

宋知遇还是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看到的,宣传栏里只写了齐明德一个人的名字。

回去后,他搜了文章来看,发现这篇论文的署名里没有孟士安,但署名的最后一个是苏榆。

除苏榆外,剩余的作者中也没有当初孟士安课题组的任何一个学生。

齐明德在毁掉孟士安几年心血的同时,盗用了孟士安和一众学生的成果去发顶刊。

原来孟士安的学生们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气不过,大家赌上前途将事情联名举报闹大,一定要给逝世的孟士安一个说法。

几个月后,那篇文章的署名权最终得以更正,盗用他人成果的老师也被处罚。

“苏榆是被分到齐明德名下的,他从一开始就知道齐明德想用孟士安的成果发文章,但他没参与,也没阻止。”

苏榆家里有病人,家庭条件也不好,为了家里人的病,他博一读完后还休学过一年打工筹钱。

导师拿不能毕业的事儿压着他,他就算不愿意也没有办法。

这么多年举全家之力供他读书,他舍弃不了即将读到手的博士文凭,他和他的家庭也实在是耗不起了。

有些导师会认为这类家里有负担的学生是软柿子,怎么捏他都不会还手。

是以,哪怕苏榆一再表示自己不想参与,到最后导师还是将他的名字加到了文章署名里,加刚入学的研一学生后面,在像是嘲讽。

其实苏榆才是署名的十几个人中对那篇文章贡献最大的人,宋知遇和黄北星当年进入项目组的时候还都是苏榆手把手教的。

宋知遇将目光落在公司宣传册上,他指了指苏榆的照片,“他也挺愧疚的,一有空就去老师墓前,但师母和同门都不太愿意看见他。”

所以苏榆每次都会避开大家去扫墓的时间,自己偷偷过去。

宋知遇长出一口气,他擦了擦脸上的潮湿,故作轻松地看向姜郁:“差不多就是这样。”

他没想到那如同噩梦般的半年,如今居然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概括完了。

上一篇: 脱轨 下一篇: 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