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长公主她从军了(19)

作者: 风时玖 阅读记录

她小声地问:“你心悦我吗?”

苏鸿煊从身后揽住她,半晌没有回复。

叶宁竹抬头看着他,目光中有些期待。她知道苏鸿煊听见了,从他有些泛红的耳根便能确定。

“殿下说过,要把心思藏起来。”苏鸿煊说。

“是啊,我说过。”叶宁竹有点失落地垂下头,她竟不知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明明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无法回应,却还是忍不住想要窥探苏鸿煊的内心。

真是自相矛盾……

“我送你回去。”苏鸿煊说。

叶宁竹后退了几步,低声道:“好。”

二人一前一后走在城里,一个不回头,一个不上前。

如果她没有经历过前世的苦,今生大概也不会与苏鸿煊有所交集。可苏鸿煊这个人太好了,好到让她觉得,能与他相配的女子,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无瑕的人。

而她背负着前世的仇怨,也饱含了无数的私心。

第 11 章

前一晚的事,叶宁竹第二日一早起来就主动抛却在了脑后。她不希望这些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也不希望与苏鸿煊之间产生隔阂。

因着下了雪的缘故,战事便就更不可测了。原先他们认为,梁军先锋遭受重创,必当蛰伏良久方才有所动静,可眼下不确定性就太高了。

苏鸿煊命人加固了城防,却很难舒展开眉头。

叶宁竹看着,不知该如何帮他。她思索良久后,提笔写了封信,随后去找了苏鸿煊。

苏鸿煊正和军中副将一同商讨着战况,她并没有闯进去,但等在外面时被路过的人瞧见,朝她问了声“好”。

他的声音传进营帐后,袁副将走出来将她请了进去。

叶宁竹朝帐中将士微微颔首后,苏鸿煊问:“何事?”

叶宁竹扫视过在场的众人,她原是想要来求助于苏鸿煊,替她寻一个可信之人送信回京,可如今若当着众人的面提及此事,她的身份便瞒不住了。

见着叶宁竹迟疑,苏鸿煊明了道:“私下说,先谈正事。”

他将话题从叶宁竹身上牵走,继续同副将们商讨军情。

“敌军驻扎在此,与幽州之间来往的路只有两条,东西方各一侧。”苏鸿煊道。

袁副将道:“他们已然在东侧山谷吃过一亏,是否只会选择西侧大路前行?”

“未必。”叶宁竹听着,忍不住插嘴道。

袁副将带着求知的眼神抬头看向她,问道:“何解?”

叶宁竹走上前,在敌军驻扎的位置上点了点,另一只手撑着下巴思考,“我们会这么想,他们会不会也如此?”

如果敌军也有着和他们相同的想法,那么反倒东侧于他们而言,才是最安全的行驶路线。况且,如今下了雪,上山之路险阻,他们根本无法设伏。

“有理。”苏鸿煊道,“那便传令下去,严守两侧了望台,一旦发现动静立刻禀报!”

“是!”

商讨完战事,苏鸿煊遣散了众人,独独留下叶宁竹后问道:“找我何事?”

叶宁竹这才将写好的信拿出来说道:“我想以幽州现在的兵力,虽不知能撑多久,但到最后都需要求援。我写了信与皇兄,想让你替我寻一个可信之人。”

她的信不似苏鸿煊的奏章,只需要找人快马加鞭送入京城,她便有法子能让皇兄看见。

“好。”苏鸿煊果断应道,“入京以后,他该做什么?”

叶宁竹道:“京中有一桓月书院,纪太傅是书院的教书先生,他每隔十日便会入宫与皇兄论政。皇兄敬仰太傅,会派人亲自接太傅入宫,随性之外不会通过宫门查验。”

纪太傅的名声,苏鸿煊听过。他因不满朝中纠纷,告老离朝后在京中开了书院教书育人,但他总归是陛下的老师,就算是人不在朝中,也做不到对朝事全身而退。

苏鸿煊思索片刻,寻来了军中一位年纪适龄的小将,将方才叶宁竹的话原木原样地转述与他。

小将接了任务,立即收好了叶宁竹的信,火速置办好行囊后,快马加鞭离开了幽州。

……

没过几日,两侧的了望台纷纷传来消息,苏鸿煊下令全城戒备。

可这样大规模的戒备,引发不满的同时也会令百姓担忧受怕。城中大闹过一次,虽然被士兵们极力压制了,但逐渐靠近的敌方大军却使原本就压抑的氛围更加浓厚。

叶宁竹跟着苏鸿煊在城中巡视时,几个情绪激动的人扑到他们面前,哭喊道:“将军,请救救我们,我们不想死在这里!”

他们这一闹,周围的百姓立马跟在身后跪成了一片。

身后的士兵想要上前将他们驱赶开,却被苏鸿煊制止了,他声音沉重的说道:“请大家相信我,我在,幽州就在!”

“可是朝廷都放弃幽州,也放弃我们了!!”百姓哭喊道。

“是啊,将军!”另一人附和。

朝廷不仅不派援兵,就连百姓生存的粮食,军中的粮草,也都是苏鸿煊自己筹来的。他们早就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如何还能怀抱着希望。

他们这群人里,有老人,也有孩子,但更多都是些正值壮年之人。他们明明知道幽州的情况,也有能力带着家人离开幽州,可还是选择了依靠苏鸿煊。

因为怕死是人的天性,也因为苏鸿煊承诺过,只要他在,幽州百姓一定会安然无恙。

“我们只是想尽快离开幽州,求将军救救我们!!”

“求将军!”

这样一场大闹,扰乱人心不说,更是将苏鸿煊架在火上烤。答应了先送他们离开会引发其他人的不满,不答应又无法终止这场闹剧。

上一篇: 东宫倾枝 下一篇: 女配只想按剧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