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粉皮,炙烤过后的滋味和水煮的完全不一样,油香四溢,酥脆软糯,又很筋道,混着配菜和酱料,形成了酸、咸、辣的口感,真是美味。
她连吃了两大口,才说:“我哥的心思我们家没人能摸得准,如今他天天两点一线,在太学面对的又是一群男学生,哪有功夫去接触小娘子啊,他又不喜欢盲婚哑嫁。”
“唉,我看他真的讨不着媳妇了。”
她说的话很惆怅,但双眼是含笑的,看起来一点不像为哥哥着急的样子。
温仲夏开口:“我想可能只是缘分未到吧,缘分一来,什么都快了。”
“上哪儿去碰缘分啊?”一串烤苕皮很快就被杭妍吃得差不多,“最近他更忙了,经常在太学弄得很晚才回家,好几天没和我们一起吃晚饭了,我爹当官都没他忙,也不知道瞎忙什么。”
温仲夏烤着苕皮的手一顿,他这些天倒是常在天黑后来温记吃饭。
“太学嘛,最高学府,都是未来的栋梁,教书重中之重,自然就忙了。”徐袖笑道。
杭妍放下竹签,喝奶茶润了润口。
“反正是我娘操心,我不操心,我还怕他娶回一个我不喜欢的嫂子呢,像温姐姐和徐嫂子这么好的姑嫂关系,那是可遇不可求啊,我可不想以后成天和嫂子斗嘴。”
杭妍叹了口气,把在场几人逗乐了。
说她年纪还小吧,谈起婚嫁问题还挺头头是道的,说她成熟吧,那头发还没笄上去呢。
真是人小鬼大。
杭妍抬眸看了眼笑颜如花的温仲夏,心中暗想,如果娶回去的是温姐姐这样的嫂子,那她一百个同意。
转念又想,不行,她哥那又闷又倔的臭脾气,他不配!
这里谈得这么欢,也不知道太学里的杭博士有没有不停地打喷嚏。
温仲夏又烤了几个苕皮,金水、李田田等在场的人手一份,各个吃得心满意足。
其实伍婉娘今日来不是单纯来闲聊吃东西的,她是来传达父亲的意思,又想请温仲夏去伍家做吃食。
“我家有只商队再过七八天,要南下广州送货,这一去快则三四个月,慢则要大半年才能回来,所以每次出行前,我爹都会给大家践行。”
听到商队南下,温仲夏和徐袖对视一眼。
“以前有时去大酒楼,有时就在家里吃,这次我向爹提议让温姐姐来做,他同意了。”
伍婉娘开心道:“温姐姐,你送来的吃食我爹都爱吃,想来他对你的手艺是满意的,不然他不会点头。”
“当然没问题。”
温仲夏立刻答应下来,这段时间给伍家送吃食没有白费功夫。
这不,机会就来了。
伍婉娘又把具体的日子和要求细细说来,温仲夏一一记下。
雨已经完全停了,天空像是被水洗过一般,蓝得发亮。
临走时,她给伍婉娘和杭妍一人装了一小罐子她自己泡的酸萝卜和酸胡瓜。
“我是用的巴蜀那边的泡菜方法,捞出来直接吃就行,切一切也能炒菜,酸辣口的,夏天吃比较开胃。”
二人道了谢,喜滋滋地收下。
回到杭家,杭妍马上把泡菜送上自家饭桌,果然祖母和母亲都爱吃。
本来天气就闷热,吃上几口这酸酸脆脆,又带着丝丝辣味的泡菜萝卜和胡瓜,食欲蹭蹭上来了,饭都多吃了小半碗。
杭老夫人道:“妍儿,这个酸酸的萝卜丁我喜欢,下回多买些。”
“好,”杭妍脆声声应下,“那掌柜的说泡菜的花样还多着呢,祖母爱吃,我都买来。”
杭曜今日回来吃晚饭了,一口一根胡瓜条,他都不用问,就知道这是温记百味的。
前日他去温记吃饭时,温仲夏便给他上了一小碟下饭。
饭毕,听了一顿爹娘的絮叨后,杭曜照例回房,杭妍一路跟着。
“你老跟着我干吗?”
杭曜一进房便吩咐小厮去准备热水,他要洗澡。
“哥,你这些天是不是常去温姐姐那儿吃晚饭?我今儿去了,她都和我说了。”
“是又如何?我在太学忙完,顺道去吃个饭而已。”杭曜找出换穿的中衣。
“你中午在那儿吃,晚上又去,你这日子也过得太美了吧。”
杭妍羡慕地抱怨:“那你晚上怎么不知道带些吃食回来,有没有兄妹情啊?”
“想吃自己去买,你今儿不就去了。”
“我是去了,我还交了个好姐姐呢。”杭妍翘着小下巴得意洋洋。
“真希望这些姐姐不要那么快嫁人,能和我多玩两年,尤其是温姐姐,万一嫁人是不是不能开食店了?”杭妍陡然一惊,“那我岂不是吃不到她做的吃食了?”
杭曜被她这么一说,身体都僵住了。
杭妍并未察觉,喋喋不休地嘀咕:“温姐姐这么漂亮又能干,现在买卖又越做越好,今日又有人请她去家里做席了,万一中间认识个俊俏小郎君,情投意合,真说不准哪天就成了哦。”
她想起自己看过的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子,故事都是这么发展的,越想越觉得像是要发生了似的。
“哥,你觉得有可能吗?”
杭曜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没回应。
“哥?”
“哥哥?”
杭妍碰了他的胳膊一下,他才像是惊醒一般,干咳一声:“莫要在背后议论人家。”
杭妍奇怪:“我又没说坏话。”
杭曜拿好中衣:“你该回房了,我要去洗澡。”
说罢脚步匆匆地走了。
“莫名其妙。”
杭妍嘀咕一句,临走时一眼瞥见靠窗的书案上方有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