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想,温记百味的奶油蛋糕成了她们攀比的工具。
温仲夏得知后,意外又不意外,对于那帮有钱有闲的贵女们来说,以前比比衣裳,比比首饰,如今再比比吃食花销,再正常不过。
反正受益的是温仲夏,多多益善才好。
有了这份收入,温记百味的营业额蹭蹭上涨。
挣的钱多了,她也能做更多规划,比如第二家分店,计划在年内开起来。
现在是八月,要在年底前开的话,现在就得开始筹谋,最关键的还是员工。
成七娘和金水都是有庖厨功底的,继续教上几个月,到时候大差不差能独当一面,在她们两个中选一个去分店做主厨,另外还需要帮手。
还是得找牙人帮忙寻摸几个女孩,现在开始教,分店开起来就能派过去用,省的临时找不到人,手忙脚乱的。
“阿姐,这回能不能找个男孩子啊?”温孟冬嘟嘟嘴。
“为什么?”温仲夏正在和徐袖一起削柿子皮,这时节柿子下来了,买了一大筐,其实大部分还没熟透,表皮呈淡青色。
这种柿子还不能吃,吃起来发涩,要么把它密封起来催熟再吃,要么就做成柿饼。
温仲夏便想做成柿饼,小时候吃的柿饼,至今记忆犹新。
柿饼表面结有一层白白的糖霜,外表橙色内里暗红,轻轻扯开,里面还会流出橘红色的溏心果肉,吃起来又软又韧,甜滋滋的,和新鲜柿子口感完全不同。
温孟冬嘟囔:“家里全是女的,他们说我在脂粉堆里长大,以后会变成娘娘腔。”
“阿姐,娘娘腔是不是小白脸的意思?我不要,我要当男子汉。”
徐袖道:“莫要听你的那些同窗瞎说,你一点都不娘娘腔,就是小男子汉。”
温仲夏觉得好笑,一帮小屁孩连娘娘腔的具体含义都不知道,一个个装起小大人来了。
不过冬儿这个年纪开始真正有了性别意识,有这种反应也属于正常现象。
温仲夏放下手中的柿子,认真同他讲:“第一,你不要把娘娘腔看作一个贬义词,它和男子汉气概一样,只是一种性格,第二,和女孩儿们一起长大,和长成娘娘腔没有绝对的关系。”
“你只要好好读书,踏实做人,将来就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温孟冬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
他蹭蹭跑到走廊,墙壁上隔一段时间便会划一道线,记录他的身高。
他去比了比,惊喜地发现自己又长高了。
“阿姐,嫂嫂,我很快就要长成大人了,我要做男子汉大丈夫,保护你们。”
小孩儿窜个子速度确实快,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天天喝牛乳,补充各类营养,能不长高嘛。
小孩儿忘性大,一下子又不记得什么“娘娘腔”的问题,而是专注在想怎么能长得更快一些。
温仲夏就是要女孩子,女孩儿做事更心细,更能吃苦。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女孩儿太苦了,尤其是被卖掉的,她能救一个算一个吧。
削好皮,温仲夏把柿子一个个摊在簸箕上,踩着梯子,将簸箕放到青瓦上晒,正好这几天都是大太阳,晒足够了光照,柿饼才好吃。
这两天是太学一年一度的公试,和平时每个月都有的私试不同,这次公试的成绩将影响一部分学生的上升。
这算是相当重要的大考了,怪道提前几天这些学生来吃饭时便愁眉苦脸的,有些还拿着书边吃边看。
尽管这些学生进了太学,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算人中龙凤了,但面对考试,竞争依然激烈。
太学有私试、公试、上舍试,一层比一层艰难,上舍试考得好的学生甚至直接就有机会当官,一步登天。
而私试三次不合格,会降级,甚至被淘汰,哪来的回哪儿去。
温仲夏想想就替他们觉得压力很大,仿佛回到上辈子高考的时候。
于是决定在这考试的时间段,参与考试的学生来吃饭,打六折,还免费赠送一杯热奶茶。
学生十分欢喜。
不仅学生们累,博士、学正们也忙得够呛,要监考、批改考卷等等,忙得连饭都顾不得好好吃。
杭曜有两天没来了,都是派小厮来拿餐。
中秋那晚后,温仲夏起初还以为他可能会不好意思见自己,但第二天他还是照常来吃饭,只不过气氛有点尴尬,过了好几天才算表面恢复如常。
傍晚小厮来拿餐,杭曜和其他几个博士又要一起留下来加班加点。
温仲夏已经给他备好了。
小厮拎着食盒回到斋房时,杭曜等人正在对着学生的考卷做点评。
“博士,先吃饭吧。”小厮喊他。
杭曜继续看了一会儿考卷,才放下笔。
一打开食盒,一股浓郁的香辣味迅速窜了出来。
“我没点这个啊,这是什么?”杭曜奇怪,他明明只是点了道普通的酱烧鸡套餐饭。
小厮回答:“温掌柜说这是冒烤鸭,是新品,特地送来给你尝尝。”
“冒烤鸭?”
一旁其他的博士和学正,一闻到这股浓香,纷纷凑了过来。
“怎么我去温记订菜,没看到这个?真诱人啊。”
“初辰别小气,给我尝一块。”
“这么大一盆,初辰肯定吃不完,我们来帮帮你的忙。”
里面有比他资历更长的前辈,杭曜自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无奈笑笑:“大家来尝尝吧。”
温记百味的烤鸭,他们大多尝过,但泡在红油汤里的吃法还是头一回见。
一个大瓷盆里不仅有烤鸭,还有毛肚、牛肉、鸭杂、丸子、蔬菜等一堆食材,满满当当的,红油浓郁,表面铺着一层的辣椒和芫荽,看着就令人口中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