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的又圆又薄的一张张春饼,经上锅蒸熟后,皮薄如纸,软韧且筋道。因为形状似鳞片,还有个别称叫“龙鳞饼”。
老百姓通常喜欢在春饼里包炒合菜,所谓合菜就是用韭菜、豆芽、细粉丝,并着嫩鸡蛋一起炒,炒出香味。
这头茬的韭菜味道极鲜,豆芽脆爽,细粉丝软糯,焦黄色的鸡蛋刚炒出锅贼香。
冒着锅气的合菜空口吃就很好吃,夹上两大筷子往春饼里一裹,又软又嫩又香。
鲜,就一个字。
咬上一口春饼,这春天不来都不行。
当然温记出的春饼不只有炒合菜这么简单,可以包的食材多着呢。
温仲夏接连推出了京酱肉丝、香辣猪头肉、鱼香鸡蛋和酸辣土豆丝,还有招牌烤鸭,万物皆可裹春饼。
尤其是那道京酱肉丝,一经推出,反响热烈。
肉丝滑嫩,酱香味十足,满满的肉丝混着几条葱白丝,包在春饼里,一口下去全是肉,脆嫩的葱白丝带着丝丝辛辣味,又十分解腻。
几口啃完一个春饼卷,实在是太过瘾。
同样是卖春饼,温记在种类的丰富上比别家多太多。
不管客人是想吃素的,还是荤的;咸口的,亦是甜口的,都有,任君选择。要是还嫌不够味,温记还提供独家酱料,香辣、麻辣的等等,口感更多样。
香满楼那边自然也趁着这时节在卖春饼,他们磨破嘴皮子,利用打五折的宣传,确实拉了不少客人进来。有一位老先生刚坐下,便发出几连问:“你们这里的春饼有京酱肉丝吗?”
没听过,伙计摇头。
“没有啊,鱼香鸡蛋总有吧。”
“也没有,烤鸭呢?”
伙计再次摇头:“对不住客官,本酒楼没有那几道菜,本店的春饼配的是最经典的炒合菜,鲜着咧,保证好吃。”
这位客人屁股还没坐热,又起身往外走,“什么都没有,你拉我进来作甚?”
伙计追着喊:“客官,可是我们打五折啊,错过这几天就没了。”
“怎么,老夫像是缺那点钱的人吗,我出来就是找好吃的,要想省钱我不如回家自己做,比你家还便宜。”
那客人啧啧摇头,“还是得上温记去,老夫就惦记那口京酱肉丝的味道。”
伙计:……
五折都不行,还要往温记跑?
庞平气倒。
香椿煎蛋
一进入二月, 大地复苏的进程像是按了加快键,小草吐绿,嫩芽新生。不过气温上升还不太明显, 正所谓“春寒料峭,冻杀年少”①嘛。
早在过完元宵假期之后, 温孟冬就开始照常去杜先生那儿上课。
和分店相比,本店清净一些, 而且太学在旁边, 学习氛围也比西大街浓厚, 再加上离杜先生的家更近,方便上学。
种种考量之下,元宵之后温仲夏便让冬儿暂时先回本店和嫂子住。
小家伙一开始很不情愿, 舍不得和阿姐分开,双眼通红, 委屈巴巴, 搞得好像他们要分隔很远的地方一样。
温仲夏各种软言软语的讲道理和安慰,外加保证只要这边经营稳定后就回本店,冬儿这才乖乖点头。
小家伙确实有些分离焦虑症,不过孩子适应能力也不错, 回去之后,据徐袖说就头一天晚上窝在被子里抽泣了一会儿,说想阿姐,后来上了一天学回来,心情明显调整地差不多了。
最近这些日子,如果温仲夏忙得没空回去时, 徐袖就在本店打烊后,带着冬儿大晚上过来看她, 小家伙也不嫌麻烦。
开业二十来天,客人们从一开始只是觉得新鲜,到被花样百出的美味吃食彻底征服,分店渐渐也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客源,同时在不断扩大中,营业额稳中有升。
至于想要和温记打价格战的香满楼,一开始全场五折搞得声势浩大,加之派出一帮伙计去路口拉客,确实对温记的营业造成了一些影响。
不过温仲夏始终沉住气,接连推出几道新鲜吃食和甜点,生生从香满楼的手里抢回了些客人。
果然如她所料,香满楼的这次周年庆打折活动只坚持了五天便草草结束。
折扣停掉的第二天,温记的客人就猛地增长了一大波,甚至有客人当着她的面直言不讳就是为了五折的优惠,连着吃了好几日的香满楼,如今不打折了,还是温记的吃食更合胃口。
接连听到好几位客人如此说道,温仲夏始终保持礼貌的微笑,她也不会在背后拆同行的台,只说欢迎大家多多光顾。
不过香满楼那边就没有这么好的气氛了,庞平发现打五折效果并不明显,那些拉进来的客人活动一结束便走掉大半,并没有成为香满楼固定的客源,更像是占了一波便宜就跑,尤其是不少跑到温记去了。
庞平越想越觉得这回亏大了,愈发气得够呛。
他实在不甘心就这么认输。
绞尽脑汁,又想出个主意,温记不是隔三差五推出新品嘛,那他们也能推啊。
香满楼的厨子那各个也都有真本事在手上,是花了重金请来的,不比温记那几个小毛丫头强百倍嘛。
于是庞平下了新的指示,让那帮厨子在七天内做出五十道新吃食,不仅得好看、好吃,还得有创意,最好是市面上没有的,尤其是绝不能和温记撞菜品。
听到这个决定,后厨的师傅们差点想撂勺不干。
这个小掌柜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知道钻研出个有特色的新菜多不容易么,以为是过家家呢,还是说天上几时掉下来一本绝世菜谱啊。
再者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做出五十道新菜品,那谁还有功夫去做菜,酒楼不用开门做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