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片卤香味十足,胡瓜丝格外的脆嫩,那切开的溏心蛋微微流着黄,往汤底里浸一浸,带着汤汁一齐咽下,又嫩又清爽。
温仲夏做的这两碗面,还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蛤蜊丝瓜鲜菇汤
有人说吃拌面的最高境界是光盘, 卷着面条把酱料和配菜裹得一干二净,像是擦了一遍盘子似的。
长公主没那么夸张,但也差不离了。
她很喜欢燃面里的芽菜, 一点点夹着吃。
燃面重油,温仲夏另外给她配了一碗蛤蜊丝瓜鲜菇汤, 清淡不失味美。
丝瓜是自家菜地的竹竿上刚摘下来的,格外的鲜嫩多汁, 蛤蜊开了口, 肉质柔韧, 加了一小把鲜菇,汤底更鲜了。
喝上两口,嘴里的油腻一扫而空。
长公主意犹未尽, 望向对面荣秀的冷面,吃得七七八八, 看样子也很满意。
“味道很不错, 有赏。”
长公主虽然爱给人出难题,但只要一高兴了,赏钱很是大方。
温仲夏起身行礼道谢。
长公主又慢悠悠地夹起面前一碟泡椒凤爪中的泡椒,面不改色的拿来磨牙, 看得荣秀微微眯眼,好像辣着的是她。
“你这家店哪里都好,就是离我的公主府有些远。”
温仲夏道:“您只要派人来说一声,我亲自给您送去,不用劳烦您还跑一趟。”
“等送到都凉了,不如刚出锅的热气腾腾好吃, ”长公主道,“譬如这燃面, 八成都坨成一团了。”
“那也容易,长公主哪天想吃了,我可以去府上为您现做。”
“那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能得长公主青睐是温记的荣幸,民女求之不得,一点都不麻烦。”
长公主大笑起来,又道:“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法子,你赶紧再开一家分店,就开在我的公主府旁边,那样我抬脚出门就能吃到。”
这话连荣秀听了都挑眉,“长公主,您那边可是黄金地段啊,要在那里开店,我都知道不容易。”
长公主晃了晃食指,“非也,我相信凭温掌柜的手艺,开过去绝对立得住。”
“借长公主吉言,我再努力努力。”温仲夏没有透露自己其实有这个开分店的打算,因为事还没成,说出去有吹嘘之嫌。
正聊着,毛珍珠亲自带着伙计和一盒首饰匆匆赶来。
长公主和县主原本兴趣一般,她们什么样的首饰没见过,但看到盒子里的实物后,不禁眼前一亮,蛋糕、杯子形状的耳坠、项链,还有顶部是圆滚滚泡芙的发簪,一个个太可爱了。
对她们来说,面对华丽繁复的金银首饰,可能早已心如止水,反倒是这些独树一帜的小玩意儿更让人怦然心动,更何况这些首饰的工艺并不赖。
长公主兴致勃勃地对着镜子试戴了几样,便大手一挥。
“我都要了。”
寡妇怎么了,谁还没个少女心啊。
毛珍珠喜不自胜,紧忙谢恩。
庞家虽说是世家大族,但和长公主这种地位的贵人结交甚少。没成想,温仲夏短短时日便入了长公主的眼。
这可不只是单单挣了钱,长公主戴了她家的首饰,传扬开来,对毛氏首饰店的名声有极大的裨益。
荣秀娇生生道:“长公主,您全要了,都不给我留一两样啊。”
长公主哎哟了一声,“我这脑子差点忘了,说好抽中奖送你的,你看看,喜欢什么尽管挑。”
“县主喜欢的话,我马上让人再送一批过来。”毛珍珠道。
长公主打趣道:“这么一看,吃的戴的都被你们两位掌柜包圆了,哪天再来个穿的,就齐活了。”
“已经有了,”荣秀扬起唇角,“斜对面的伍家绸缎铺和温掌柜早就合作上了,去他们店里买绸缎就能吃到温记最新款的点心,我都去过好几回。”
“还有这事?”长公主看向温仲夏的眼神中再度露出欣赏之色,“温掌柜,你可真会做买卖,一网打尽啊,改日东京大商人的席位定有你的位置。”
“不敢当,不敢当,”温仲夏悠然一笑,“要多谢各位客官看得起,民女才能混口饭吃。”
长公主走的时候不仅包了糕点和一大包卤菜,还带走了一罐泡椒,说要拿回去当零嘴吃。
目送两位贵客的马车渐渐远去后,毛珍珠望向还在人马转轮处排队的客人,第五天的热度已经没有头两日那么高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坚持不懈地想要抽到那两项大奖。
毛珍珠感慨万千地开口,“妹妹,今儿长公主这单买卖,你帮了我大忙,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珍姐,我们既是朋友,又是合作伙伴,你好我也跟着沾光,你这么说倒显得我们生分了。”温仲夏莞尔一笑。
毛珍珠郑重其事,“话虽如此,但这个情我记在心里,以后只要你开口,我一定帮。”
联名活动结束后,全套首饰和三贯钱的奖品还在,毛珍珠便干脆继续搞了个回馈新老顾客的活动。
只要在首饰店内任意消费,便能继续抽,直到这两项大奖抽中为止。
这一招也是和温仲夏学的,现学现用,还真管用。
这两家首饰店从半死不活,一下子小有名气,毛珍珠日日亲自去坐镇经营,管理伙计,招待客人,还要帮着师傅们钻研新款首饰样式,忙忙碌碌,却也十分充实。
如今她再没有那种因空虚无聊跑去住寺庙的念头了,没空啊。
庞家也因为主母的早出晚归,渐渐发生一些变化。
庞老爷这几日总觉得不得劲,明明有娇妾相伴,但就是好像缺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