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251)

庞平还想着来找母亲商量个主意,没成想又遭到一波打击。

不过他可不会轻易认输,振振有词道:“男未婚女未嫁,只要她还没定亲,我就还有机会。”

毛珍珠笑道:“你尽可以去试试,要是你真成功了,为娘高兴还来不及。”

庞平被母亲激起了斗志,事不宜迟,人生大事,不能再拖。

他不想再等改日,掉头回了温记,想一鼓作气向温仲夏表明心意。

“我们掌柜的晚上回本店去了。”杨金花告诉他。

庞平当即坐上马车,催促车夫马上奔向横街的温记本店。

到达本店时,天色已黑,温记门口的两盏大红灯笼依然亮堂堂。

庞平坐在车内,迟迟没有动身。

他掀开车窗帘子,目不转睛地望着店内。

店内客人已不多,温仲夏就坐在靠近门口的一张四方桌上,只不过她的旁边是温孟冬,她的对面是杭曜。

温孟冬手执毛笔,正埋头在纸上写个不停,杭曜在一旁指导。

温仲夏单手撑着下巴,时不时也插一两句嘴。

兴许是怕小孩儿看不清,桌上点了两盏烛台,灯光明亮,哪怕相隔半条街,庞平也能看清温仲夏脸上明媚的笑容。

她从未对自己这般笑过。

温仲夏把小黄也带了回来,和另一只大黑狗一起趴在桌子底下。

嘿,这狗白天冲他狂吠,现在倒是老实得很。

看那小黄亲昵地挨着杭曜的脚,庞平心里骂骂咧咧,怪不得小黄突然转性,没准就是这个杭博士唆使的。

堂堂太学博士,背地里也是贼得很啊。

然而纵使庞平心中有千言万语,此刻也只能咽下去。

这个情景,这个氛围,他插不进去。

庞平心酸的发现,他真没那个脑子给温孟冬讲功课。

以前老爹成天骂他不读书没出息,他都毫无愧疚。

现在,他有点后悔小时候没好好念书了。

温仲夏并未察觉外面马车有人看了她良久才离去,她拿起小弟刚做完的一套试题,从头到尾默读了一遍。

“不错,写得很好嘛。”

上回杭曜拿来的一沓太学试题,温孟冬已做了三分之一。

杭曜只要有空,晚上就来给他批改、指导,小家伙进步神速。

温孟冬脆生生道:“是杭博士教得好。”

杭曜拿起他做的另一份试题,指着其中一道轻声解释:“看看这题,题目虽短,但做起来不易……”

温孟冬仔细听着,手上的笔没停过,笔记写得密密麻麻。

他们两个探讨试题,温仲夏也没闲着,看她的书,练她的字。

好半晌之后,才听到杭曜说:“大致就是这些,冬儿可听懂了?”

“额……”温孟冬用笔杆在太阳穴上划了两下,有些不好意思道,“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温仲夏一瞧冬儿纠结的神情,便知道他后半程没跟上。

老实说,她都听迷糊了。

杭曜柔声道:“无妨,我再给你讲一遍。”

“咕咕……”

温孟冬一把捂着肚子,嘿嘿傻乐起来。

“阿姐,我吃了晚饭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又饿了。”

温仲夏放下笔,笑道:“读书费脑力,容易饿,正巧我晚饭吃的也不多,我去做点吃的,杭博士一起吧。”

杭曜眼眸含笑:“麻烦你了。”

温仲夏想了想,笑眯眯道:“我们就吃干炒牛河吧。”

干炒牛河是这两天才教给丫头们的新品,这道菜很是考验厨师功力,几个丫头听到掌柜的要亲自下厨,都跑来围观。

炒河粉不能油太多,容易腻,油太少又会粘锅。河粉先煎一煎,再炒,火候要够大,这样炒出的河粉才能锅气满满。

除了鲜嫩的牛肉,豆芽和韭黄也必不可少。

只见温仲夏手握铁锅,大力翻炒几下,河粉一根未断,浓郁的香味飘散开来,丫头们齐齐惊呼。

掌柜的,不愧是掌柜的,这庖厨功底,她们几时才追得上哟?

温仲夏炒了好几份,盛出三碗出去,其他留给徐袖和丫头们分一分。

一碗漂亮的干炒牛河要每根河粉看着油润发亮,但碗底却没有一滴多余的油水。

河粉染上棕褐色,热气腾腾,爽滑筋道,牛肉滑嫩中带有一丝煎过后的焦香,豆芽和韭黄格外的脆嫩。

热乎乎吃上一大口,鲜香味美,别提多满足了。

小冬儿嗦完一碗炒河粉,劲头满满,试题拿来,继续干!

腐乳蕹菜、雪菜毛豆肉丝

“这篇字清冽优美, 刚柔相济,颇有几分魏晋神韵。”

“过奖过奖,小心我当真了。”

杭曜道:“我说的是实话, 相较于第一次看见你在招幌上写的‘温氏手抓饼’五个大字,你现在的字可谓是令人刮目相看。”

“怎么, 我以前写的字真就难看到令你至今念念不忘?”温仲夏微微眯了眯眼。

杭曜忽然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连忙找补:“不是难看, 是特别, 很特别, 故而念念不忘。”

好险,差点说错话,擦擦汗。

温仲夏轻笑出声。

温孟冬看着左右两边的大人你一言我一语, 对着阿姐的字帖讨论地热火朝天,半晌才开口:“博士, 我写好了。”

他把试题伸到杭曜面前, 睁着一双清澈无比的眼睛。

杭曜莫名心虚,自己明明是来帮冬儿指导功课的,可说着说着,他的注意力就跑偏到温仲夏的字帖上去了。

在小孩子面前心思不正, 实在愧为人师。

杭曜赶忙接过冬儿的试题,一本正经地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