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人群后面的韩夫人瞧温仲夏和长公主颇为熟稔的样子,脸色黑了几分,又怪董氏方才没有站上前,在长公主面前露脸。
董氏只是闷声回她:“儿媳知错。”
到了席间,众人依次按照事先排好的位置入座。
韩夫人的目光又盯着温仲夏,她径直往席位后排走去。
呵,果然如此,一个商女只配坐在边角位置。
然而温仲夏还没走到,就被县主身边的丫鬟叫住,又走了回去。
随后丫鬟另拿了把椅子放在县主身侧,温仲夏施施然坐下,而主位的长公主毫无意见。
从对面一排的末席,突然换到了头席。
韩夫人的后牙槽都要咬碎了。
“县主,我坐这里不太妥当吧。”温仲夏感觉在场的多道审视的视线在自己身上停留。
县主浑不在意道:“我现在是孕妇,又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你对这些比较了解,你坐这里帮我瞧着点。”
长公主也允了,温仲夏便安心坐下。
螃蟹宴,自然主食是秋季肥美的螃蟹。
长公主说了几句客套话,自己也等不及,让侍女给众客人奉上美食。
清蒸大闸蟹、腌醉蟹、蟹黄汤包、秃黄油拌面……
一道道由螃蟹做成的美食端上了桌。
客人纷纷被香气扑鼻的螃蟹大餐吸引住了注意力。
长公主率先开动后,众人也不客气。
“县主,螃蟹你可以吃,但螃蟹性凉,不能多吃,更不能饮酒。”
温仲夏提前给她声明。
冯夫人的两个大丫鬟一听,瞪着两只大眼珠子监督着。
县主哀叹一声,只好道:“那先给我夹一个蟹黄汤包,热乎乎的垫下胃。”
蟹黄汤包冒着腾腾热气,汤包褶皱密集,皮薄晶莹,顶部点着一撮橙红色的蟹黄。
“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温仲夏教了这吃蟹黄汤包的十二字秘诀。
旁边离得近的客人听了,跟着做。
蟹黄汤包提起来,整个往下坠,颤颤巍巍,里面的汤汁似乎马上要冲破开来。
赶紧用盘子接住,在顶部褶子处开一个小口,混着满满蟹黄蟹肉的汤汁流了出来,色泽金黄,赶紧凑上去小口慢慢嘬汤。
嘶,汤汁还微微烫口,一下子浸满整个口腔。
这口热乎乎的汤汁里包含着蟹黄鲜和肉汁香,鲜得直击天灵盖。
喝完汤,再吃里面大颗大颗的的蟹黄,丰腴油滑,蟹肉细腻柔嫩。配上劲道的包子皮,几口下肚,满齿留香,好满足。
腌醉蟹
席上不少客人没吃过蟹黄汤包, 吃的时候包子皮被挑破一个大口,里面的汤汁全部漏了出来,漏在碗里倒也没事, 就怕夹起来时,半道破口子。
韩夫人不小心就中了招, 她哪里想到这汤□□子那么薄,夹起时太过用力, 又没用碗接住, 汤包底部犹如泄洪似的, 一整个洒在桌子上。
汤汁顺着桌沿快速往下流,滴在她的裙子上,她惊呼一声, 手忙脚乱地用手帕擦拭。
一旁的董氏也赶紧帮忙收拾。
金黄油润的汤汁根本擦不掉,韩夫人今儿头一回穿的裙子落下斑斑痕迹, 算是毁了, 气极了。
要不是顾念着这是长公主的宴席,她早就起身开骂,现在只能咬着牙,低声斥责董氏没有眼力见, 不知道帮她夹汤包。
董氏弯着腰帮她擦拭,小声问:“娘,要不要去换一下衣裳?”
“换什么换,这又不是咱们家。”韩夫人开始后悔带她来,一点用都派不上。
幸好现在天色已渐渐擦黑,她的裙子是褐色的, 灯火之下,只要不盯着瞧, 不太明显。
尽管她的骂骂咧咧极力压着嗓音,但左右两旁的客人还是听见了,心中嗤笑:吃个包子都能吃得这么狼藉,真是丢人。
有位平时和韩夫人就不太对付的夫人故意惊讶出声:“韩夫人,您这是怎么了,没被烫着吧?”
她的声音说大不大,但正好席上的人都能听见。
长公主循声看过来,问起出了何事。
韩夫人在心中将那多事的女人骂了几句,起身向长公主弯了弯腰道:“回公主,妾身不慎打翻了汤包,扰了公主雅兴,妾身惶恐。”
长公主并不在意,还想让侍女去取套新衣裳来给她换。
韩夫人忙道:“多谢公主美意,只是一小点痕迹,不敢叨扰公主。”
长公主不勉强。
韩夫人坐下后,隐隐觉得在场众人都在看自己笑话,思索再三,她想给自己找回点面子,便又扬起嗓音恭维道:“公主,妾身还是头一回知道螃蟹能有这么多做法,每一道都无比美味,您府上的大厨手艺实在了得啊。”
长公主闻言笑道:“这可不是我的厨子做的,这些螃蟹美食都是出自温记。”
韩夫人顿时噎住,不可思议地看向那头的温仲夏,长公主办个螃蟹宴,竟时从她的食店订的吃食。
这个女人,到底给长公主灌了什么迷魂汤?
温仲夏这回自己虽然没做菜,但是接了长公主的单子后,她的食店老早就准备上了。
算起来,这顿螃蟹宴足足用了数百只最新鲜的秋蟹,店里的丫头们剥蟹肉剥得手酸,不过大挣了一笔,值!
席上有人紧跟着也出声夸赞东西好吃,“以前总认为螃蟹清蒸才是最能品尝鲜味的方法,今儿吃了这腌醉蟹,原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腌醉蟹和其他做法的螃蟹味道完全不同,掰开蟹壳,膏肥黄满,粘稠状,泛着油润的光泽。
捏着蟹壳轻轻那么一压,整个一团精华都被挤了出来,鲜香混着一股酒香,扑鼻而来,还没吃先香醉了。